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7233发布日期:2023-09-08 00:3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把手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


背景技术:

1、下肢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之一,影响着全世界近1/3的人口。据统计,我国约有1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绝大多数属于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北方寒冷地区,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具多。

2、传统的浅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经典术式,该技术成熟,操作简单,但存在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复发率高等缺点。针对传统治疗方式的局限性,目前新兴了一种血管腔内热闭合治疗方法,通过介入手术在患者病变血管位置放置发热装置,体外连接射频闭合发生器,可以将热量传递到血管组织,病变的血管受热皱缩,纤维层出现炎症变性以完全堵塞曲张的血管,达到治疗的目的,即使用静脉射频仪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但是现有静脉射频仪的把手存在着提手强度不够,容易发生裂纹折断的问题,并且其造型不美观、手握舒适性差、成型工艺复杂、加工效率和成品率低以及系列化扩展困难等因素也同样限制了静脉射频仪主体结构的发展。

3、随着国内高端医疗的发展,三类医疗设备的把手结构设计层出不穷。医疗器械的结构设计,第一个要考虑的是临床应用的人机设计;第二个基于电气安全方面的要求和电磁性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因此产品本身结构设计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活动量”。而小型医疗台式设备主要包括下面三种形式:一是采用铝合金型材经后续机械加工成型的仪器把手或压铸整体成型的仪器把手,但手握舒适性仍较差,针对电气安全方面的要求和电磁性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二是采用塑料整体注塑成型的仪器把手,可以部分改善手握舒适性,但仪器把手强度低;三是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型后进行二次包胶的仪器把手,此种把手结构强度高、手握舒适、造型美观,但加工工艺复杂,成品率较低,且铝合金表面具有不可避免的压痕。

4、如中国专利cn110260902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仪器用把手结构,包括把手,把手的一端为用于与壳体卡合的圆环部,把手能够相对于壳体实现转动,圆环部内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多个固定块,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形成卡位槽;限位压块,限位压块的一侧设置能够与卡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且限位压块能够与壳体配合;压片,压片设于限位压块的另一侧,压片通过锁紧件实现与壳体的连接,且锁紧件穿过限位压块和圆环部的凹槽设置,但是其结构强度相对较低,容易发生裂纹折断。再如cn205194338u一种组合式仪器把手,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中连接板及手柄,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之间通过组装方式与中连接板和手柄相连接,所述组装方式可以是卡槽卡接或螺纹连接。所述手柄由手柄芯和手柄芯外表面上的软胶层组成,软胶层上设置有方便手握的防滑纹。左连接板、右连接板、中连接板及手柄芯是由金属材料制备的,但是其特殊的设计并不能很好的与静脉射频仪进行组合。

5、针对现有静脉射频仪的把手存在的强度不够,容易发生裂纹折断的问题,以及不能很好的与静脉射频仪进行适配组合的问题,因此急需设计一款新式把手,以求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静脉射频仪的把手存在的强度不够,容易发生裂纹折断的问题,以及不能很好的与静脉射频仪进行适配组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以求在与静脉射频仪适配的前提下,实现提升把手的强度技术效果。

2、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包括外壳、钣金前板、钣金后板、钣金框、把手;

3、所述钣金前板、钣金后板、钣金框位于外壳的内部;

4、所述把手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

5、所述左把手的底部穿过外壳设置在钣金框左侧的把手凹槽中;

6、所述右把手的底部穿过外壳设置在钣金框右侧的把手凹槽中;

7、所述钣金前板设置在钣金框前方;

8、所述钣金后板设置在钣金框后方。

9、优选地,所述把手的底部设置有把手外框和把手中框;

10、所述把手外框与把手中框的直径大于把手的直径。

11、优选地,所述把手外框、把手中框之间的间距和外壳的厚度相同,所述外壳卡合在把手外框和把手中框之间。

12、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的拼接线位于把手的中间线处。

13、优选地,所述前壳和后壳的下侧均设置有散热小孔。

14、优选地,所述前壳和后壳底部下方均设置有脚垫槽,所述脚垫槽中装置脚垫。

15、优选地,所述前壳和后壳底部上方均设置有支撑块。

16、优选地,所述把手的前端设置有防滑纹和倒角。

17、优选地,所述前壳的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开槽。

18、优选地,所述前壳上设置有开关按钮孔和射频导管插口。

19、本申请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20、1、本申请设计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通过将把手底部放置到钣金框的把手凹槽中,并将外壳卡合在把手底部的把手外框和把手中框之间,实现把手与外壳的紧密固定适配,进而实现静脉射频仪在搬运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21、2、本申请设计的前壳和后壳的下侧均设置有散热小孔,能够对外壳内部的部件进行散热,同时,本申请所述的后壳、把手和前壳是由abs材料制备的,所述的钣金前板、钣金框和钣金后板是由铝合金制备的,通过对其制备材料的改进,最终实现对把手强度的提升。

22、3、本申请设计的前壳和后壳设计有脚垫槽,脚垫槽中装置脚垫,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保证射频仪在放置和运输过程中,具有减震和防止摩擦的效果。

23、4、本申请设计的前壳和后壳内设置有支撑块,能够将钣金框固定在前壳和后壳内,以实现射频仪在运输过程中,具有紧凑接触防止晃动的效果。

24、5、本申请设计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把手的前端设置有防滑纹和倒角,方便使用人员手握手柄。

25、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2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钣金前板(4)、钣金后板(6)、钣金框(5)、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底部设置有把手外框(21)和把手中框(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外框(21)、把手中框(23)之间的间距和外壳的厚度相同,所述外壳卡合在把手外框(21)和把手中框(2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前壳(3)和后壳(1),所述前壳(3)和后壳(1)之间的拼接线位于把手的中间线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3)和后壳(1)的下侧均设置有散热小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3)和后壳(1)底部下方均设置有脚垫槽(12),所述脚垫槽(12)中装置脚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3)和后壳(1)底部上方均设置有支撑块(1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前端设置有防滑纹和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把手和前壳(3)的制备材料为abs材料;钣金前板(4)、钣金框(5)和钣金后板(6)的制备材料为铝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3)上设置有开关按钮孔(32)和射频导管插口(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组合式静脉射频仪手柄,包括外壳、钣金前板、钣金后板、钣金框、把手;所述钣金前板、钣金后板、钣金框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把手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把手的底部穿过外壳设置在钣金框左侧的把手凹槽中;所述右把手的底部穿过外壳设置在钣金框右侧的把手凹槽中;所述钣金前板设置在钣金框前方;所述钣金后板设置在钣金框后方,所述把手的底部设置有把手外框和把手中框;所述外壳卡合在把手外框和把手中框之间。通过上述设计,本申请将外壳卡合在把手底部的把手外框和把手中框之间,实现了把手与外壳的紧密固定适配组合,进而实现静脉射频仪在搬运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俊,周而辰,任伟丽,李志刚,王坤,王国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玮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