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反射结构和超声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7091发布日期:2024-03-22 10:1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反射结构和超声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声反射结构和超声穿刺针,属于超声反射以及超声引导穿刺。


背景技术:

1、在医疗领域中,为了对病人病变的组织、细胞或器官进行诊断或对神经进行阻滞时,通常需要用到穿刺针。穿刺针在使用时需要时刻准确把握针在体内的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尤其是穿刺针前端较为锋锐的部分。在以往的穿刺诊疗时,医生通常凭经验进行盲检穿刺,对医生的操作手法和经验要求特别高。在现代医学中,利用超声引导的方式,即使经验不丰富的医生,也能比较容易地成功完成穿刺。而在实际使用时,针的显示效果并不理想,看不到针、找不到针尖或针尖处周围组织看不清的情况比较多。

2、进一步,cn101933829b公开了一种针管主体外表面带有多列直角反射镜的穿刺针,这些多列的直角反射镜会在超声下形成较强的回声反射区域,这种反射镜的反射效果是目前认知中效果最强的,但对于神经阻滞时使用,反射效果太强有时会导致看不清周围组织的情况,影响判断,操作者在判断不清楚针尖周围组织情况时,很难进行后续操作;如果盲目操作,针尖会对组织或神经等造成损伤。

3、因此,对于需要进行神经阻滞或其他穿刺手术时,不能准确判断针头的位置和周围组织的状况,可能会推迟神经阻滞的进行或影响病人的麻醉效果、增加手术的时长,有时甚至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4、本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背景,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中均布指代完全均布和接近或近似均布的情况,而不是将均布限定为完全绝对地均布。

2、如当描述直角三棱锥状凹槽环绕针体外周均布一圈时指代当直角三棱锥状凹槽径向各角度的最大偏差不大于90度即为均布范畴,如周向共设置三只直角三棱锥状凹槽,相互夹角为90、135、135,此时最大角度偏差为45度,此时即为均布范畴;如当周向共设置四只直角三棱锥状凹槽,相互夹角为90、95、60和115度,此时最大角度偏差为55度,此时也为均布范畴;又如当周向共设置六只直角三棱锥状凹槽,相互夹角为30、70、60、55、100和45度,此时最大角度偏差为70度,此时也为均布范畴;上述所举例仅用于对周向均布的定义性解释而不视为对周向均布限制。

3、本技术中所述的垂面即为相互垂直的面中的任一面即称为垂面。

4、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克服至少一个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在于提出了一种超声反射结构和包括该超声反射结构的超声穿刺针,设置反射超声能力不同的第一位部和第二位部,从而形成超声反射强弱变化的结构,便于操作者更好地分辨反射结构的位姿以及位置,方案简单、实用,便于推广使用,制造成本低。

5、针对上述问题或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反射超声能力不同的超声穿刺针,超声穿刺针的第一位部和第二位部,形成明显的反射梯度效果,便于操作者更好地分辨超声穿刺针以及穿刺部的位姿以及位置,方案简单、实用,便于推广使用,制造成本低。

6、针对上述问题或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三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反射能力弱的第三位部,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显影效果影响,便于准确捕捉到针的位置,进而在超声引导穿刺进行时可以很好地判断针尖的位置及周围组织的形态的超声穿刺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或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

8、一种超声反射结构,至少包括能够反射超声的第一位部、能够反射超声的第二位部;

9、所述第一位部的反射强度大于第二位部的反射强度,形成由强到弱的反射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经过不断探索,设置反射超声能力不同的第一位部和第二位部,从而形成超声反射强弱变化的结构,便于操作者更好地分辨反射结构的位姿以及位置,方案简单、实用,便于推广使用,制造成本低,打破技术偏见。

11、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超声反射结构的某部位反射效果好,相邻部位反射效果降低,可以有效减少对反射效果好部位的周围环境影响,易于辨识反射好部位周围环境的状况。

12、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13、所述第一位部、第二位部分别为凹部或具有贴膜的弧面或具有涂层的曲面或凸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14、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15、所述凹部为直角三棱锥状凹槽或至少一组相对面垂直的楔体状凹槽;

16、所述直角三棱锥状凹槽的反射能力大于楔体状凹槽的反射能力;

17、所述直角三棱锥状凹槽布置在第一位部上,

18、至少一组相对面垂直的楔体状凹槽设置在第二位部上。

19、一般直角三棱锥结构反射超声波的效果较楔体结构的反射效果强,因而在超声波的引导下,间隔布置的直角三棱锥状凹槽、楔体状凹槽会形成明显的反射梯度效果,便于操作者更好地观察超声反射结构的姿态以及位置;同时,反射效果降低可以减少对反射效果好部分周围环境超声效果的影响,易于辨识反射结构部分周围环境的状况。

20、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21、所述第一位部和第二位部设置在一杆体的外壁面上;

22、所述杆体的外周均布至少一圈直角三棱锥状凹槽,并在相邻直角三棱锥状凹槽的外周位置,同密度地或稀疏地布置多个楔体状凹槽;

23、或者,与直角三棱锥状凹槽的相邻外周位置,同密度地或稀疏地交错或交叉排布直角三棱锥状凹槽与楔体状凹槽。

24、本优选技术措施中,至少一圈的周向设置直角三棱锥状凹槽的反射强度强于相邻的周向设置的楔体状凹槽,自然也强于更稀疏周向排布的楔体状凹槽,也强于楔体状凹槽与直角三棱锥状凹槽交叉排布的反射凹槽。

25、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

26、一种超声穿刺针,包括具有穿刺部的针体;

27、靠近穿刺部或远离穿刺部的部分设置反射能力强的第一位部;相邻第一位部的针体设置反射能力弱的第二位部,所述第一位部和第二位部相互配合,在针体上形成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的反射梯度结构;第一位部、第二位部至少环绕针体一周。

28、或者,在靠近穿刺部和远离穿刺部的部位均设置反射能力弱的第三位部;第三位部至少环绕针体一周。

29、本实用新型设置反射超声能力不同的第一位部和第二位部,从而形成明显的反射梯度效果,便于操作者更好地分辨超声穿刺针以及穿刺部的位姿以及位置,方案简单、实用,便于推广使用,制造成本低,打破技术偏见。

30、进一步,可以在近针尖部分(穿刺部)设置第一位部,远离针尖部分设置第二位部,从而在超声波的引导下,穿刺针针尖部分会形成明显的反射梯度效果,便于操作者更好地分辨针尖的位置,同时,远离针尖部分的反射效果降低可以减少对针尖部分周围组织超声效果的影响,易于辨识针尖部分周围组织的状况,准确判断穿刺效果,提高穿刺准确度。

31、或,本实用新型设置反射能力弱的第三位部,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显影效果影响,便于准确捕捉到针的位置,进而在穿刺进行时可以很好地判断针尖的位置及周围组织的形态。

3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位部,特别适用于需要进行神经阻滞或类似穿刺手术等场景,可以准确判断针头的位置和周围组织的状况,加快神经阻滞的进行或提升病人的麻醉效果、减少手术的时长,有效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当然设置第一位部和第二位部的方式也同样特别适用于上述场景。

33、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34、所述第一位部和/或第二位部为凹部或具有贴膜的弧面或具有涂层的曲面;

35、或,第一位部为凹陷部一,第二位部为凹陷部二,凹陷部一的反射亮度大于凹陷部二的反射亮度;

36、或,第三位部为凹部或具有贴膜的弧面或具有涂层的曲面;

37、或,所述第一位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直角三棱锥状凹槽;所述第二位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楔体状凹槽,楔体状凹槽的至少一组相对面垂直。

38、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39、所述凹陷部一为直角三棱锥状凹槽,其环形均布设置于紧靠穿刺部的外周或穿刺部的外周;所述凹陷部二为至少一组相对面垂直的楔体状凹槽,其设置于直角三棱锥状凹槽远离穿刺部的方向一侧。

40、靠近针尖部分(穿刺部)的直角三棱锥结构反射超声波的效果较楔体结构的反射效果强,在超声波的引导下,穿刺针针尖部分会形成明显的反射梯度效果,便于操作者更好地分辨针尖的位置,同时,远离针尖部分的反射效果降低可以减少对针尖部分周围组织超声效果的影响,易于辨识针尖部分周围组织的状况,准确判断穿刺效果,提高穿刺准确度。

41、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42、所述的第三位部为至少一组相对面垂直的楔体状凹槽;

43、所述楔体状凹槽设置至少一条与针体轴线相平行或接近平行的垂面;或者,所述楔体状凹槽设置至少一条与针体轴线不平行的垂面;

44、垂面与针体轴线的平面夹角或空间夹角为a度;

45、-45<a<+45,使得垂面与针体呈近似平行状态。

46、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47、直角三棱锥状凹槽和楔体状凹槽分别为通过激光或/或雕刻或/或滚压或/或冲压或/或注塑制得的结构。

48、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49、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反射能力强于或弱于第二位部,从而形成多级亮度分布,以适用于更多场景。

50、与背景部分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1、本实用新型经过不断探索,在超声反射结构上,设置反射超声能力不同的第一位部和第二位部,从而形成超声反射强弱变化的结构,便于操作者更好地分辨反射结构的位姿以及位置,方案简单、实用,便于推广使用,制造成本低,打破技术偏见。

52、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超声反射结构的某部位反射效果好,相邻部位反射效果降低,可以有效减少对反射效果好部位的周围环境影响,易于辨识反射好部位周围环境的状况。

53、本实用新型在超声穿刺针上,设置反射超声能力不同的第一位部和第二位部,从而形成明显的反射梯度效果,便于操作者更好地分辨超声穿刺针以及穿刺部的位姿以及位置,方案简单、实用,便于推广使用,制造成本低,打破技术偏见。

54、更进一步,可以在近针尖部分(穿刺部)设置第一位部,远离针尖部分设置第二位部,从而在超声波的引导下,穿刺针针尖部分会形成明显的反射梯度效果,便于操作者更好地分辨针尖的位置,同时,远离针尖部分的反射效果降低可以减少对针尖部分周围组织超声效果的影响,易于辨识针尖部分周围组织的状况,准确判断穿刺效果,提高穿刺准确度。

55、或者,本实用新型设置反射能力弱的第三位部,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显影效果影响,便于准确捕捉到针的位置,进而在穿刺进行时可以很好地判断针尖的位置及周围组织的形态。

56、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位部,特别适用于需要进行神经阻滞或类似穿刺手术等场景,可以准确判断针头的位置和周围组织的状况,加快神经阻滞的进行或提升病人的麻醉效果、减少手术的时长,有效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当然,设置有第一位部和第二位部的、反射强弱变化的超声反射穿刺针也可完全达成诸如需要进行神经阻滞或类似穿刺手术等场景需要,可以准确判断针头的位置和周围组织的状况,加快神经阻滞的进行或提升病人的麻醉效果、减少手术的时长,有效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