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8033发布日期:2023-11-22 22:1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康复器械的,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助行器。


背景技术:

1、儿童助行器用作一般下肢残疾的儿童或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性行走练习的辅助器械。

2、现有的儿童助行器结构比较复杂,收纳不方便,不便于携带。此外,现有的儿童助行器的大小不能调整,无法适用不同体型的儿童。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儿童助行器。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儿童助行器,包括:

3、第一支架,其设置有第一轮胎;

4、座椅,其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5、第二支架,其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轮胎,所述第二支架可转动至收纳位置或者使用位置,当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至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位于同一直线,当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至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具有一角度。

6、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主架体以及次架体,所述第一轮胎与所述次架体连接,所述次架体可伸缩地与所述第一主架体连接。

7、较佳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次架体与所述第一主架体的第一螺钉,所述次架体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主架体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次架体插设于所述第一主架体并且可令其中一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准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螺钉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从而将所述次架体与所述第一主架体固定。

8、较佳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主架体以及伸缩体,所述伸缩体可伸缩地与所述第二主架体连接。

9、较佳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伸缩体与所述第二主架体的第二螺钉,所述伸缩体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主架体设置有第四固定孔,所述伸缩体插设于所述第二主架体并且可令其中一所述第三固定孔对准所述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二螺钉同时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以及所述第四固定孔从而将所述伸缩体与所述第二主架体固定。

10、较佳地,还包括用于方便推动的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二主架体可拆卸连接。

11、较佳地,所述第二主架体包括插接部,所述推杆插设于所述插接部。

12、较佳地,所述第一主架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连接部,所述次架体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所述次架体与两所述连接部一一对应连接。

13、较佳地,所述第一主架体还包括可伸缩的伸缩部,两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伸缩部连接,通过调节所述伸缩部的长度从而调节两所述连接部之间的间距。

14、较佳地,所述推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为两个,两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儿童助行器的座椅可拆下,并且第二支架能够转动至收纳位置,这样的结构能够极大地减小儿童助行器整体的体积,便于携带。

17、2、次架体可伸缩地与第一主架体连接,这样本儿童助行器就能适用于各种体型的儿童,只需要调节次架体伸出的长度即可,提高了本儿童助行器的实用性。

18、3、通过推杆就能很方便地推动整个儿童助行器,使用非常方便。

19、4、推杆与第二主架体可拆卸第连接,在不使用时只需将推杆拆下即可,收纳非常方便,整体携带也很容易。

20、5、通过伸缩部就能调整第一主架体的宽度,这样能进一步地使本儿童助行器适用不同体型的儿童。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0)包括第一主架体(120)以及次架体(130),所述第一轮胎(110)与所述次架体(130)连接,所述次架体(130)可伸缩地与所述第一主架体(12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次架体(130)与所述第一主架体(120)的第一螺钉(140),所述次架体(130)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131),所述第一主架体(120)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次架体(130)插设于所述第一主架体(120)并且可令其中一所述第一固定孔(131)对准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螺钉(140)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31)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从而将所述次架体(130)与所述第一主架体(120)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00)包括第二主架体(320)以及伸缩体(330),所述伸缩体(330)可伸缩地与所述第二主架体(320)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伸缩体(330)与所述第二主架体(320)的第二螺钉(340),所述伸缩体(330)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固定孔(331),所述第二主架体(320)设置有第四固定孔,所述伸缩体(330)插设于所述第二主架体(320)并且可令其中一所述第三固定孔(331)对准所述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二螺钉(340)同时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331)以及所述第四固定孔从而将所述伸缩体(330)与所述第二主架体(320)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方便推动的推杆(400),所述推杆(400)与所述第二主架体(320)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架体(320)包括插接部(321),所述推杆(400)插设于所述插接部(321)。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架体(12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连接部(121),所述次架体(13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所述次架体(130)与两所述连接部(121)一一对应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架体(120)还包括可伸缩的伸缩部(122),两所述连接部(121)通过所述伸缩部(122)连接,通过调节所述伸缩部(122)的长度从而调节两所述连接部(121)之间的间距。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00)以及所述第二支架(300)均设置为两个,两所述第二支架(30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00)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助行器,属于医疗康复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架,其设置有第一轮胎;座椅,其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第二支架,其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轮胎,所述第二支架可转动至收纳位置或者使用位置,当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至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位于同一直线,当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至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具有一角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儿童助行器的座椅可拆下,并且第二支架能够转动至收纳位置,这样的结构能够极大地减小儿童助行器整体的体积,便于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技,李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康复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