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吸收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7714发布日期:2023-11-22 12:5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吸收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吸收芯。


背景技术:

1、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一次性卫生用品的舒适性和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而在一次性卫生用品中,蓬松无纺布的应用则十分广泛,最主要的应用是芯体的成型。在芯体成型时,蓬松无纺布主要用于对吸水高分子的承载与嵌入。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1512338u公开的一种蓬松无纺布复合芯体,由第一覆盖层、热熔胶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热熔胶层、第二覆盖层由上至下连接而成,所述高蓬松无纺布层由表层、底层以及位于所述表层、底层之间的中间层构成,所述表层、底层均为长纤维网层,所述中间层为混合纤维网层或绒毛浆纤维网层,并与相邻的所述底层、表层连接为一体。所述混合纤维网层以热熔性超细短纤维网为骨架结构,在所述热熔性超细短纤维网内固定结合有绒毛浆纤维。所述长纤维网层是粗旦纤维网层,在所述粗旦纤维网层内纤维大小为3.0-10.0d、长度为38-51mm。

2、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蓬松布上层纤维与下层纤维都会使用粗旦纤维,这种蓬松布孔隙大,使产品容易变形,这会导致在吸气的状态下高分子在运行中会有流失的现象,高分子减少,会有吸收效果不佳的现象,应用在产品上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产生产品的质量发生改变,导致降低了芯体的吸收性和扩散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纺布吸收芯,其解决了现有利用蓬松无纺布制成吸收芯时,容易导致高分子流失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吸收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纤维层、下纤维层及夹持设于上纤维层与下纤维层之间的中间纤维层,所述上纤维层、下纤维层、中间纤维层相互粘合形成粘合部,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的纤维粗细为4-12d,所述中间纤维层的纤维粗细为0.6-2d,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具有5-50gsm的基重,所述中间纤维层具有5-40gsm的基重,所述上纤维层与下纤维层内嵌设有高分子吸水颗粒,所述上纤维层和下纤维层的平均孔隙大于高分子吸水颗粒的平均直径,所述中间纤维层的平均孔隙小于高分子吸水颗粒的平均直径,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的厚度为中间纤维层厚度的2-20倍。

3、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纤维层包括密集区与疏离区,所述密集区占中间纤维层面积的80-99%,其余面积为疏离区。

4、进一步的,所述疏离区具有5-7gsm的基重,所述密集区具有8-40gsm的基重。

5、进一步的,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的厚度为中间纤维层厚度的4-20倍。

6、进一步的,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具有15gsm的基重。

7、进一步的,所述疏离区具有2-7gsm的基重,所述密集区具有7-40gsm的基重。

8、进一步的,所述上纤维层、下纤维层、中间纤维层为蓬松无纺布。

9、进一步的,所述上纤维层、下纤维层、中间纤维层之间通过热熔粘合的方式进行粘合,粘合部的面积占本体面积的80-100%。

10、进一步的,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的平均孔隙大小由靠近中间纤维层一侧向外逐渐变小后再逐渐变大,且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的平均孔隙大于高分子吸水颗粒直径的1.2倍。

11、进一步的,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包括内疏松层、中间紧密层、外疏松层,所述内疏松层的厚度:中间紧密层的厚度:外疏松层的厚度为(8-10):(1-2):(4-5),所述内疏松层的平均孔隙:中间紧密层的平均孔隙:外疏松层的平均孔隙为(2-3):1:(2-3)。

12、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方案通过上纤维层、中间纤维层、下纤维层的粘合形成一个复合体,其中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的纤维粗细为4-12d,中间纤维层的纤维粗细为0.6-2d,并且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具有5-50gsm的基重,中间纤维层具有5-40gsm的基重,这样的中间纤维层就会相对上纤维层、下纤维层呈现较为致密的状态,也即是,上纤维层、下纤维层的孔隙相对中间纤维层的孔隙会更大。这种复合无纺布应用于吸收芯的成型时,高分子吸水颗粒会嵌入至上纤维层、下纤维层,而无法穿透过中间纤维层,从而实现对高分子吸水颗粒的稳定卡置,这里的中纤维层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设定其纤维粗细、基重,从而满足特定高分子吸水颗粒无法穿过的性能。具体的,上纤维层、中间纤维层、下纤维层为蓬松无纺布。

14、2、通过疏离区与密集区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中间纤维层形成条状的间隔,也即疏离区形成条状实现对密集区的区隔,这种间隔在实现高分子吸水颗粒撒播时或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别,因为疏离区处的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的基重与疏离区处的中间纤维层的基重是相近的,也即其间隙是接近的,甚至于可以通过设定使得疏离区处的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的基重略小于疏离区处的中间纤维层的基重,并且两者的孔隙也是接近的,从而实现高分在该区域具有较大的自由性能,也即可以实现部分的穿越。从上纤维层——中间纤维层——下纤维层之间的跑动,但是实际上由于无纺布的特性,这种跑动并不是随意的,其具有较大的制约性,从而在实现高分子撒播时,疏离区就会形成高分子较为集中的区域。从而形成强吸水性能的区域,从而形成较好的流通连续性能的通道,并且由于该部位的高吸收性能,也可以带动密集区内的吸水性能的增加。密集区与疏离区的设置,可以实现较好的区隔目的,也可以实现有效的下渗目的,还能够实现变形后的形状的稳定。所述疏离区具有5-7gsm的基重,所述密集区具有8-40gsm的基重,具体的,所述疏离区具有2-7gsm的基重,所述密集区具有7-40gsm的基重,其为较佳的选择。

15、3、所述上纤维层、下纤维层、中间纤维层之间通过热熔粘合的方式进行粘合,粘合部的面积占本体面积的80-100%,具体限定粘合部的面积,可以使得上纤维层与中间纤维层、下纤维层与中间纤维层之间存在较少的可变形空间,可以有效防止大量的可变形空间形成高分子吸水颗粒的堆积。当然,通过粘合部的组合排列也是能够减少高分子吸水颗粒的对接的,如粘合部形成网状结构,多个粘合部之间组成连续的多边形结构等。

16、4、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的平均孔隙大小由靠近中间纤维层一侧向外逐渐变小后再逐渐变大,且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的平均孔隙大于高分子吸水颗粒直径的1.2倍,较佳的为1.5-2倍。所述上纤维层和/或下纤维层包括内疏松层、中间紧密层、外疏松层,所述内疏松层的厚度:中间紧密层的厚度:外疏松层的厚度为(8-10):(1-2):(4-5),所述内疏松层的平均孔隙:中间紧密层的平均孔隙:外疏松层的平均孔隙为(2-3):1:(2-3)。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高分子吸水颗粒首先卡置于外疏松层,同输送和外部的振动装置实现高分子向下移动,经过中间紧密层后更多地留存于内疏松层内,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高分子吸水颗粒在输送、运输、使用时向外跑出。其可以更好地实现高分子吸水颗粒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