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0336发布日期:2023-10-29 00:2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


背景技术:

1、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等,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2、火针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当中的一个类型,火针的具体操作是将酒精灯点燃,用火焰将火针的尖端烧至红热,迅速刺入患者穴位皮肤当中,然后迅速拔出。

3、随着技术的完善,对于火针的加热方式已升级为电加热方式,相对于明火加热方式,电加热方式更加安全,火针受热也会更加均匀,同时,现有的部分电加热式电火针治疗装置已经能够实现被单手握持作业,这也能够释放使用者的一只手用于其它操作。

4、现有技术中,电火针治疗仪一般是插电使用或者内置不可拆卸的蓄电池,使用前预先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馈电时再次对电火针治疗仪进行充电,这样的方式会导致电火针治疗仪需要频繁的进行充电,不仅影响电火针治疗仪的使用,当蓄电池损坏时也不便于进行更换,另外,现有的电火针治疗仪往往是直接摆放在桌面上,并不便于拿取;或者设置专用的放置座,则会导致整体体积增加和生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电池馈电时,能够便于用户及时更换备用的蓄电池模组,从而避免较长的充电等待时间,浪费治疗时间,以及能够通过蓄电池模组对主体进行支撑,以便于用户进行拿取的电火针治疗仪。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所述治疗仪包括:

3、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加热件和第一连接部;

4、火针,所述火针设于所述主体内并可通过所述加热件进行加热后伸出所述主体;

5、蓄电池模组,所述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和外壳,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电池与所述加热件电性连接,所述主体通过所述外壳进行支撑。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插接部和第一触针,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插槽和第二触针,所述插接部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插槽内,当所述插接部插设在所述插槽内时,所述第一触针与所述第二触针电性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限位凸部,沿所述插接部滑动的方向,所述限位凸部设于所述插接部的后方,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与所述限位凸部相适配的限位凹槽,当所述限位凸部限制在所述限位凹槽内时,所述第一触针与所述第二触针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外螺纹部和第一触针,所述第一触针设于所述外螺纹部的端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内螺纹部和第二触针,所述内螺纹部与所述外螺纹部相适配,当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螺纹连接时,所述第一触针与所述第二触针电性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侧。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发光件,所述发光件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发光件的发光方向与所述火针伸出所述主体的方向一致。

11、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壳体、滑座和驱动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火针和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第一壳内,所述滑座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内,且所述火针的尾部与所述滑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内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座滑动带动所述火针伸出或缩回所述主体。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上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适配的第四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通过固定件锁接;或者,所述三连接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四连接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或者,所述第三连接部设有旋转凹槽,所述旋转凹槽内设有卡凸,所述第四连接部设有l形的卡接部,当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旋转凹槽内并与所述卡凸卡接时,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卡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滑座靠近所述火针的一端连接有弹性夹头,所述弹性夹头包括夹持部和旋套,所述夹持部包括多个可径向活动的夹臂,所述旋套螺纹连接在夹持部上,通过旋转所述旋套以使得多个所述夹臂相互靠近对所述火针的尾部进行夹紧或者相互远离对所述火针的尾部进行释放。

14、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还包括支架和连接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支架内,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旋转卡接,其中,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第一端子,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加热件连接的第二端子,当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架连接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性连接。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与所述主体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蓄电池模组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所述蓄电池模组馈电时,直接更换另一所述蓄电池模组并继续使用所述电火针治疗仪,避免了所述电池馈电需要进行充电时,导致等待充电期间的治疗时间浪费,影响治疗效率,并通过所述外壳对所述主体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所述主体能够在治疗以外的时间通过所述外壳立放在桌面上,以便于用户快速的进行拿取。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插接部和第一触针,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插槽和第二触针,所述插接部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插槽内,当所述插接部插设在所述插槽内时,所述第一触针与所述第二触针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限位凸部,沿所述插接部滑动的方向,所述限位凸部设于所述插接部的后方,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与所述限位凸部相适配的限位凹槽,当所述限位凸部限制在所述限位凹槽内时,所述第一触针与所述第二触针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外螺纹部和第一触针,所述第一触针设于所述外螺纹部的端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内螺纹部和第二触针,所述内螺纹部与所述外螺纹部相适配,当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螺纹连接时,所述第一触针与所述第二触针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侧。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发光件,所述发光件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发光件的发光方向与所述火针伸出所述主体的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壳体、滑座和驱动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火针和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第一壳内,所述滑座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内,且所述火针的尾部与所述滑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内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座滑动带动所述火针伸出或缩回所述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上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适配的第四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通过固定件锁接;或者,所述三连接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四连接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或者,所述第三连接部设有旋转凹槽,所述旋转凹槽内设有卡凸,所述第四连接部设有l形的卡接部,当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旋转凹槽内并与所述卡凸卡接时,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靠近所述火针的一端连接有弹性夹头,所述弹性夹头包括夹持部和旋套,所述夹持部包括多个可径向活动的夹臂,所述旋套螺纹连接在夹持部上,通过旋转所述旋套以使得多个所述夹臂相互靠近对所述火针的尾部进行夹紧或者相互远离对所述火针的尾部进行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支架和连接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支架内,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旋转卡接,其中,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第一端子,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加热件连接的第二端子,当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架连接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电火针治疗仪,包括主体、火针和蓄电池模组,所述主体内设有加热件,所述火针设于所述主体内并可通过所述加热件进行加热后伸出所述主体,本技术通过将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与所述主体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蓄电池模组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所述蓄电池模组馈电时,直接更换另一所述蓄电池模组并继续使用所述电火针治疗仪,避免了所述电池馈电需要进行充电时,导致等待充电期间的治疗时间浪费,影响治疗效率,并通过所述外壳对所述主体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所述主体能够在治疗以外的时间通过所述外壳立放在桌面上,以便于用户快速的进行拿取。

技术研发人员:范红兵,张德安,吴媚,宋佳驿,汪大伟,邓黎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