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3979发布日期:2023-09-17 02:5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辅助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1、位移车市现有技术中适用于体弱的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病人的辅助设备,常常备用于医院或者有此类病人的家庭中。

2、普通的位移车通常包括支柱、吊臂、底座和移动轮等结构,通过设置在支柱上的吊臂悬挂吊兜,并通过吊兜转移行动不便的病人,如公告号为“cn202446409u”公开的专利《转移与辅助运动的电动位移装置》。

3、使用位移车时,使用人常常需要护理人帮忙从床、沙发或其它地方转移至位移车上,而床、沙发等物品的高度并不同意,使德在转移使用人的过程中,吊兜的悬挂不便。采用吊兜悬挂在吊臂上的方式进行转移,转移过程中因为自身重力的原因使用人会产生不适感,且在移动过程中吊兜容易产生晃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支撑柱、升降架和支撑架对使用人进行转移,使用方便,且在转移过程中不会让使用者产生不适感,且转移过程中稳定,安全可靠的辅助移动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升降架、支撑架、驱动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柱垂直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升降架可升降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升降架上且支撑架可随升降架升降,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升降架升降,所述支撑架具有两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平行间隔布置,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成年人的身体宽度,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底板上。

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包括两导轨、滑轮和连杆,两所述导轨平行间隔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导轨上开设有滑槽,两所述导轨的滑槽相对设置,所述滑轮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导轨的滑槽内使滑轮可上下滑动设置在两导轨之间,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所述滑轮,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滑轮滑动。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包括两平行间隔布置的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背板,两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两所述侧板上。

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四个轮架、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四个所述轮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上,两所述前轮和两所述后轮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轮架上。

7、进一步地,所述轮架包括悬挂板、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悬挂板和所述安装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悬挂板和所述安装板,所述轮架通过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使悬挂板高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悬吊板上使所述万向轮至少部分轮体凸出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和控制系统,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两所述前轮或两所述后轮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9、进一步地,还包括两手扶架,两所述手扶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两所述手扶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手扶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扶手和竖直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一端连接所述底板,另一端连接所述扶手,所述扶手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合靠背,所述开合靠背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单边靠背,两所述单边靠背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立柱上且所述单边靠背可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千斤顶的活塞端连接所述升降架。

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两辅助把手,两所述辅助把手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两侧。

13、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第一、通过支撑架支撑使用人,并通过升降架驱动支撑架升降来调节高度,使使用者从床、沙发或者其它地方转移到装置上然后进行移动,采用支撑架支撑人体的方法,使使用人不会产生不适感,同时避免移动中产生晃动,消除安全隐患。

15、第二、升降架通过连杆连接支撑架,并通过可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滑轮驱动支撑架升降,导轨对滑轮起到导向作用,确保升降架可以平稳升降。

16、第三、通过轮架设置万向轮,悬挂板高于底板的上表面,万向轮设置在底板上,从而降低底板的高度,降低整体装置的重心,使装置在转移过程中可保持平稳,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17、第四、通过设置在支撑架两端的手扶架,使使用者在转移的过程中,双手可以扶持在手扶架上,让使用者可依靠手扶架支撑身体,提高转移时的安全性同时给使用者以安全感。

18、第五、设置有开合靠背,当使用者被转移到装置上后,两单边靠背转动至闭合状态组成开合靠背,使用者可以依靠在开合靠背上,提高移动时的舒适感,同时也防止使用者的腰部受损。

19、第六、通过辅助把手方便护理人员推动装置。

20、第七、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两前轮或两后轮前进、后退或者转向,实现装置的自动移动,让使用者可以自行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柱、升降架、支撑架、驱动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柱垂直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升降架可升降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升降架上且支撑架可随升降架升降,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升降架升降,所述支撑架具有两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平行间隔布置,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成年人的身体宽度,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包括两导轨、滑轮和连杆,两所述导轨平行间隔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导轨上开设有滑槽,两所述导轨的滑槽相对设置,所述滑轮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导轨的滑槽内使滑轮可上下滑动设置在两导轨之间,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所述滑轮,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滑轮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两平行间隔布置的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背板,两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两所述侧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四个轮架、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四个所述轮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上,两所述前轮和两所述后轮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轮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包括悬挂板、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悬挂板和所述安装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悬挂板和所述安装板,所述轮架通过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使悬挂板高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悬吊板上使所述万向轮至少部分轮体凸出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和控制系统,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两所述前轮或两所述后轮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手扶架,两所述手扶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两所述手扶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手扶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扶手和竖直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一端连接所述底板,另一端连接所述扶手,所述扶手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合靠背,所述开合靠背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单边靠背,两所述单边靠背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立柱上且所述单边靠背可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千斤顶的活塞端连接所述升降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辅助把手,两所述辅助把手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辅助移动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升降架、支撑架、驱动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柱垂直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升降架可升降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升降架上且支撑架可随升降架升降,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升降架升降,所述支撑架具有两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平行间隔布置,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成年人的身体宽度,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底板上。本技术通过支撑柱、升降架和支撑架对使用人进行转移,使用方便,且在转移过程中不会让使用者产生不适感,且转移过程中稳定,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蔡志勇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