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视性肺结节定位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6433发布日期:2023-09-09 12:4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可视性肺结节定位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高可视性肺结节定位针。


背景技术:

1、肺结节是肺内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病变,其中小于10mm的病变定义为肺小结节。肺小结节由于肺小结节体积小、实性成分少,医生在外科切除过程中难以通过触摸及目视明确病灶所在位置。为避免过度损伤正常肺组织,常通过术前ct引导下标记肺结节所在位置的办法,提升手术效率并降低正常肺组织的损伤。现有的肺结节标记方法如下:

2、经皮穿肺打染色剂:其使用方法为经ct引导将穿刺针穿入肺组织并到达肺结节所在位置后,注射染色剂,利用染色剂对肺组织的染色,进而拔出穿刺针。在随后的术中实现对肺结节所在位置的标定。该方法缺点在于:染色剂弥散快,必须在手术开始前短时间内内进行标记,否则染料弥散范围过大失去了进行肺结节精准标记的价值;临床可用的现有染色剂刺激性大,患者发生胸膜反应及疼痛的比例高。

3、经皮穿肺放置非专用的乳腺定位钩:与前述弹簧圈方法相同,植入物为乳腺定位钩,该定位钩钩头放置于结节处,尾端粗金属丝留存于体外,其在做乳腺定位时由于不经过胸腔,所以即便金属丝很粗,也并不会引起患者较大反应,但在做肺结节定位时,该金属丝在患者肺呼吸运动过程中会反复牵扯胸膜,导致患者疼痛等不适较为明显。该方法缺点在于:刺激性大,患者疼痛明显;锚定力弱,易脱钩,无法满足肺结节定位需求;穿刺系统过粗(不小于20g),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定位钩植入后仅能通过外科手术取出,对于植入后考虑临时取消外科手术的患者无法实现定位钩的微创取出。

4、经皮穿肺放置弹簧圈类肺结节定位钩:其使用方法为经ct引导将穿刺针穿入肺组织并到达肺结节所在位置后,将弹簧圈前段经穿刺针置入肺内结节所在位置,并在拔出穿刺针过程中尽可能将尾端置于胸膜腔。该方法缺点在于:弹簧圈质地仍多偏软,触感提升有限;弹簧圈锚定力弱,容易出现脱落;穿刺系统过粗(不小于20g),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定位钩植入后仅能通过外科手术取出,对于植入后考虑临时取消外科手术的患者无法实现定位钩的微创取出。

5、经皮穿肺放置锚线型肺结节定位针:与前述弹簧圈方法相同,植入物为肺结节专用定位器,该定位钩钩头放置于结节处,尾端为高分子丝线,丝线留存于胸膜腔或胸壁内,术中医生可通过观察尾线的位置以及牵拉锚线对结节位置进行判断。该方法缺点在于:高分子线ct下不显影,脱钩后难以通过ct或x线寻找;穿刺系统过粗(不小于20g),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高;金属锚钩与高分子线需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易分离脱线(术中一旦脱线,锚只有靠x线或ct定位方式进行外科探查取出,而锚线由于x线不可见,则仅能靠反复翻找进行异物取出);定位钩植入后仅能通过外科手术取出,对于植入后考虑临时取消外科手术的患者无法实现定位钩的微创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可视性肺结节定位针,通过将核心结构定位钩设计为单线变径的结构,与以往的定位方式相比,可降低定位钩全程的最大直径,使得定位针放入更细的穿刺针,可降低气胸、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提升锚部与线部的连接强度,降低锚与线脱离的情况发生;定位钩全程为金属丝,可实现x线或ct下全程显影,为定位精准度判定以及术中探查提供便利;线段丝径变细,刚性降低、柔性增大,可降低患者对金属异物的疼痛及胸膜反应等不适;在定位钩植入后,由于尾端为与锚段平滑过渡的金属单丝,可以定位钩尾端金属丝作为支撑,再次植入穿刺针并将定位钩在肺内拉回穿刺针针内腔,实现对定位钩的微创回收。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3、一种高可视性肺结节定位针,包括:所述定位针由内而外设置有定位钩、推送杆和穿刺针;

4、所述穿刺针的头部设有穿刺部,尾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圈;

5、所述推送杆的尾部固定连接有推柄;

6、所述推柄设置有开孔;

7、所述定位钩包括线段部和锚段部,所述锚段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线段部的直径;

8、所述线段部与所述锚段部为一体连接结构,所述线段部的一端与所述锚段部之间平滑过渡;

9、所述线段部通过所述开孔位于所述推送杆内部,所述锚段部露出于所述推送杆的前端位于穿刺针内部;

10、所述推送杆向下移动,推出所述锚段部于穿刺针外部。

11、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为金属材质。

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钩的材质为记忆金属丝。

13、进一步地,所述线段部的直径区间为0.05-0.67mm;所述锚段部的直径区间为0.15-1.50mm。

14、进一步地,所述锚段部的形态包括螺旋弹簧状。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核心结构定位钩设计为单线变径的结构,与以往的定位方式相比,可降低定位钩全程的最大直径,使得定位针放入更细的穿刺针,可降低气胸、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提升锚部与线部的连接强度,降低锚与线脱离的情况发生;定位钩全程为金属丝,可实现x线或ct下全程显影,为定位精准度判定以及术中探查提供便利;线段丝径变细,刚性降低、柔性增大,可降低患者对金属异物的疼痛及胸膜反应等不适;在定位钩植入后,由于尾端为与锚段平滑过渡的金属单丝,可以定位钩尾端金属丝作为支撑,再次植入穿刺针并将定位钩在肺内拉回穿刺针针内腔,实现对定位钩的微创回收。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可视性肺结节定位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定位针由内而外设置有定位钩、推送杆和穿刺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为金属材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钩的材质为记忆金属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段部的直径区间为0.05-0.67mm;所述锚段部的直径区间为0.15-1.50mm。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段部的形态包括螺旋弹簧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可视性肺结节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由内而外设置有定位钩、推送杆和穿刺针;穿刺针的头部设有穿刺部,尾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圈;推送杆的尾部固定连接有推柄;推柄设置有开孔;定位钩包括线段部和锚段部,锚段部的直径大于线段部的直径;线段部与锚段部为一体连接结构,线段部的一端与锚段部之间平滑过渡;线段部通过所述开孔位于推送杆内部,锚段部露出于所述推送杆的前端位于穿刺针内部;推送杆向下移动,推出锚段部于穿刺针外部。定位钩采用单线变径的设计,可提升锚部与线部的连接强度,降低锚与线脱离的情况发生;同时,定位钩全程为金属丝,可实现X线或CT下全程显影,为定位精准度判定以及术中探查提供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宥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