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内管状支撑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6604发布日期:2024-01-06 23:1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腔内管状支撑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微创介入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腔内微创介入管状支撑体。


背景技术:

1、全球约6%的成人患有外周动脉疾病(pad),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ad的主要特征为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直接导致活动受限、组织缺损以及包括心肌梗死、卒中、截肢和死亡在内的主要不良事件风险增加。pad的早期识别和有效治疗可大幅降低不良事件风险。

2、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是外周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手段,通过相关介入器械的应用撑开阻塞血管,恢复血流通畅,防止血管再狭窄。目前由于外周血管钙化严重、迂曲度较高,弯曲运动较多,因而对支架的柔顺性、疲劳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彻底改善这些问题,需要从结构上优化现有的支架产品,研发出一款通过改变现有支架结构来解决高径向支持力,弯曲柔顺性强、抗疲劳性能的支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腔内管状支撑体,确保整个支撑体的贴壁性和柔顺性佳、抗弯折能力强、并具有较高的径向支撑力。所提供的腔内管状支撑体整体具有显影性,能清晰的勾勒出病变血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提出一种腔内管状支撑体,该支撑体包括若干段支撑波环、相邻两个支撑波环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上设有可左右旋转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包括基座、销轴和固定帽。且所述的基座为上下分体结构,分别设置在相邻支撑波环上,销轴贯穿至上下基座,固定帽连接基座和销轴。

4、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体包括若干段支撑波环轴向排列构成,排列方法优选为相邻支撑波环各波头之间错位排布;从而增加波环间的自由度。

5、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结构为斜向方式布置,保证支撑波环间之间左右旋转角度。

6、进一步地,所述的管状支撑体两端采取闭环式连接,增加局部支撑力。中间支撑波环采取开环式连接,各连接结构上设有连接杆。保证整体弯曲能力。

7、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基座分别设计在相邻支撑波环上,分为两个独立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的销轴为直行圆柱体,所述的直行圆柱体的两端为尖锐的锥形结构,并有限位凸台防止松脱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帽为球形结构,所述的球形结构的一端设有孔洞并固定在销轴中。

10、进一步地,所述的销轴和固定帽为金、铂、钽、铱、高分子不透视射线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合金材料。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管状支撑体整体设有显影标记点,优选为在管状支撑体的端部设有数量不等的显影标记点。

12、进一步地,所述的不同的支撑波环上的波头数为8~20个,优选为单个支撑波环上的波头数为12~18个。

13、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波环为不锈钢、钴铬合金或镍钛合金材料中的一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5、本发明的管状支撑体在释放的过程中,各个连接点会随着血管弯曲度发生平面位移使各个支撑波环来适应血管自然走形,有效的降低了相邻支撑波环间的应力应变,提高了疲劳性能。本结构在保证高径向支撑力的前提下又能顺应原生血管解剖和运动走向的有效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腔内管状支撑体,包括支撑波环、连接结构和显影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波环是沿轴向排列构成的,所述的相邻支撑波环各波头之间是错位排布的;所述的连接结构上设有可左右旋转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包括基座、销轴和固定帽;所述的基座包含上基座和下基座,所述的上下基座为分体结构,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支撑波环上,所述的销轴贯穿至上下基座,所述的固定帽连接基座和销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管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为斜向方式布置,所述的连接结构上有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管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支撑体的两端为闭环式连接,中间为开环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管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基座分别设计在相邻支撑波环上,为两个独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管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为直行圆柱体,且两端成锥状并有限位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管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帽为球形结构,且一端中心设有孔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管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和固定帽的材质为金、铂、钽、铱、高分子不透视射线材料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管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波环为不锈钢、钴铬合金、镍钛合金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管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波环的每个环上的波头数为8~20 个。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腔内管状支撑体,该支撑体包括若干段支撑波环、相邻两个支撑波环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上设有可左右旋转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包括基座、销轴和固定帽。本发明的管状支撑体在释放的过程中,各个连接点会随着血管弯曲度发生平面位移使各个支撑波环来适应血管自然走形,有效的降低了相邻支撑波环间的应力应变,提高了疲劳性能。本结构在保证高径向支撑力的前提下又能顺应原生血管解剖和运动走向的有效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倪尊张,赵振心,成立萍,朱佳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心凯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