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环境污染的接种注射器

文档序号:35614427发布日期:2023-10-02 05:0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环境污染的接种注射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避免环境污染的接种注射器。


背景技术:

1、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管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管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杆推入时将液体或者气体挤出。

2、但是医疗人员在使用注射器对患者进行接种工作后,如果没有对注射器谨慎处理,则注射器针头上残留的液体可能会对医护人员造成传染,亦或者残留的液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508344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避免环境污染的疫苗接种注射器,包括针管﹑针头、活塞和活塞推柄,所述针头设于针管的前端,所述活塞安装在活塞推柄的前端并设置于针管内,所述活塞前端的针管内部空间作为储存药液的储液腔,所述针头上套装有针头套,所述针头套内安装有密封塞,所述针头的前端尖刺部穿过密封塞伸向针头套的前端,所述密封塞采用易刺穿的材质制作。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避免疫苗与空气接触,对环境造成污染,可大大减轻检测工作的不确定性和难度。

4、上述疫苗接种注射器虽然能基本满足需求,但是上述注射器在接种结束以后,针管内的药物仍然可能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而泄露的药物仍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即上述注射器存在回收过程泄露的药物仍然可能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接种注射器在回收过程泄露的药物仍然可能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环境污染的接种注射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避免环境污染的接种注射器,注射组件和回收组件,

3、注射组件包括针头、针管、活塞和活塞推柄,针头位于针管一侧,针头与针管连通,活塞推柄位于针管远离针头的另一侧,活塞推柄的顶部设有活塞,活塞位于针管内,活塞顶端与针管内壁共同构成一个密闭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存储注射用的药液;

4、回收组件包括回收桶,回收桶内设置有纵截面呈u型的空腔,回收桶顶壁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回收开口,回收开口处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囊,回收桶内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位于气囊下方,回收桶顶端还设有呈漏斗状的保护部,保护部下端开口与回收开口连通。

5、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6、因为回收组件包括回收桶,当医护人员使用注射组件完成接种注射以后,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回收桶容纳注射组件,注射组件将会被回收桶收纳,注射组件中的残留药物也不会滴落在外界造成环境污染,即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回收过程中注射器污染环境的问题。

7、因为回收桶内固定有气囊,当医护人员通过回收桶回收注射组件时,注射组件中的针管往往包含不同规格大小,而回收桶的直径大小是固定的,如果根据不同规格的针管制作不同直径大小的回收桶,回收桶的制作成本将会大幅度增加,此时位于回收桶内壁上的气囊能够夹紧注射组件的针管部,而气囊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韧性,所以回收组件在面对不同规格型号规格的针管时,回收组件也能通过气囊牢牢的固定住针管,即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气囊结构固定不同规格的针管,节约制作成本;

8、除此之外,当注射组件处于运输途中时,位于回收桶内的针管可能会因为运输造成的震动而破碎,负责搬运的人员很可能因为破碎的针管受伤,此时位于回收桶内壁的气囊能够对针管起到减震减震的作用,所以相比于没有气囊的回收桶,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结构能在运输途中更好的保护针管。

9、同时,因为回收桶内还设有限位凹槽,当注射组件处于运输途中时,细长的针头可能会因运输造成的震动而弯折,弯折的针头将难以处理并可能会划伤负责搬运的人员,此时位于回收桶内的限位凹槽能够固定住细长的针头,防止在运输途中针头破损弯折,即本实用新型内的限位凹槽能够在运输过程中更好的保护针头;

10、除此之外,当医护人员通过回收桶回收注射组件时,回收桶内的情况将无法被医护人员肉眼观测到,如果医护人员用力过猛,针头可能会因触底而弯折,此时限位凹槽能够为针头起缓冲作用,同时还能帮助医护人员确认回收桶底部的位置,即相比于没有限位凹槽的回收桶,本实用新型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正确放置回收组件的同时保护针头不被弯折。

11、因为保护部下端通过侧壁固定在回收桶上端,当医护人员长时间进行接种注射时,疲惫的医护人员很可能在注射组件的回收过程中,使得注射组件的针头误扎到握紧回收桶的手上,手部会受伤的同时,针头上残留的接种物质还可能通过伤口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此时位于回收桶开口上方的保护部能够有效的隔离针头与手掌,即使医护人员未能成功将注射组件放置到回收桶中,注射组件的针头也会被保护部的阻挡,医护人员的手部也不会被针头扎伤,即相比于没有保护部的回收桶,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部能够起到保护手掌、防止针头误伤手部的作用;

12、除此之外,又因为保护部呈漏斗状,保护部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端开口直径,且下端开口连通回收桶的回收开口,所以相比于医护人员直接向回收开口内放置注射组件的方式,医护人员借由保护部向回收开口内放置注射组件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将会得到提高。

13、综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解决回收过程中注射器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在回收过程中保护针管和针头,本实用新型还能够解决回收过程中针头误伤医护人员手部的问题。

14、进一步,回收桶底部固定连接有标签。

15、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因为医护人员常用接种注射器(即本实用新型中的注射组件)接触一些传染性较强、危险系数高的疫苗或药物,医护人员在通过回收桶进行注射组件的回收时,如果回收过程中的处理不慎,容置空间中残留的药液可能会滴落在地表,亦或者医护人员可能会被针头误扎而感染,此时,位于回收桶底部的标签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当医护人员看到了标签上标记的危险信息后,医护人员将会更妥善细致的处理回收桶,同时标签也能帮助医护人员完成回收桶的分类工作,所以相比于没有标签的回收桶,本实用新型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妥善的完成回收处理并将回收桶合理的分类。

16、进一步,保护部包括合页铰接的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合页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保护部的底部、第二保护部的上部固定连接。

17、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因为第一保护部与第二保护部通过合页铰接,所以保护部的直径大小能够调节,当回收桶上端直径过大或过小时,保护部下方的开口无法固定在回收桶上端,如果根据不同的回收桶直径大小来制作相对应的保护部,保护部的制作成本将会大幅增加,此时医护人员通过合页调节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之间的间距,以此调节保护部的直径大小,即调节保护部下方开口的直径大小,所以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部在面对不同直径大小的回收桶时,医护人员也能稳定的将保护部下方的开口固定在回收桶上端。

18、进一步,保护部表面固定有泡沫层。

19、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因为保护部表面设有泡沫层,当保护部在回收过程中成功保护医护人员不被针头误扎时,如果保护部的材质偏硬,细长脆弱的针头可能会在接触保护部的过程中折断,导致容置空间中残留的药物流出污染环境,此时保护部表面的泡沫层材质柔软,泡沫层能够包裹住针头防止针头被折断,所以相比于没有泡沫层的保护部,本实用新型在回收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的保护针头。

20、进一步,回收桶内设有与限位槽直径相等的密封塞。

21、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因为限位槽内设有能被针头穿刺的密封塞,在运输途中,容置空间内的残留药物可能会从针头流出并污染回收桶,此时位于限位槽内的密封塞能够将针头与回收桶隔离,密封塞与限位槽将会构成一个容置腔,残留药物从针头流出也只会存在于该容置腔内,而不会污染整个回收桶,所以相比于没有密封塞的限位槽,所以本实用新型限位槽中的密封塞结构能够进一步限制残留药物的污染范围。

22、除此之外,在运输途中,密封塞还能固定针头,防止针头弯折。

23、进一步,回收桶侧壁设有环形的防滑纹,环形防滑纹沿回收桶轴向均布。

24、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因为回收桶侧壁设有一圈防滑纹,当医护人员通过回收桶放置注射组件的过程中,如果医护人员失手未能抓稳回收桶,回收桶将从医护人员手中摔落至地面,严重者可能导致回收桶中的药液泄漏污染环境,此时位于回收桶侧壁的防滑纹能够增加医护人员手部与回收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更容易的抓稳回收桶,所以相比于没有防滑纹的回收桶,本实用新型回收桶上的防滑纹结构能够辅助医护人员更容易的完成注射组件的回收工作。

25、进一步,活塞推柄表面上固定有环形凸起,针管内侧壁开有用于贴合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

26、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因为活塞推柄上设有环形凸起,针管内侧壁开有环形凹槽,当医护人员过度拉动活塞推柄时,活塞推柄可能会从针管内脱落,如果不加处理,活塞与针管构成的容置空间将会被破坏,容置空间内存储的药液将会倾洒而出并污染周边环境,此时活塞推柄上的环形凸起将会与针管上的环形凹槽相互贴合,并将活塞推柄与针管固定住,活塞推柄将不会从针管上脱落,所以相比于没有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的注射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因医护人员用力过猛破坏容置空间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27、进一步,针管外表面固定有隔热层。

28、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因为针管外表面设有隔热层,当医护人员接触到针管时,手部的热量会造成针管内药物的挥发,如果不加处理,挥发的药物将仍然可能污染环境,此时针管外表面设置的隔热层能够有效隔绝医护人员的体温,防止药物挥发,所以相比于没有隔热层的针管,本实用新型针管外的隔热层能够减轻医疗过程中的药物挥发造成的污染环境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