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

文档序号:35371383发布日期:2023-09-08 06:5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属于医用止血带。


背景技术:

1、冠状动脉造影术就是应用影像学的方法,将冠状动脉正常或异常的形态学直观地显示出来,为临床医师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直接可靠的证据。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多取四肢动脉为入路,尤其经皮穿刺桡动脉最常用。

2、桡动脉穿刺径路在拔除鞘管后,应对桡动脉穿刺点局部压迫4-6小时,防止动脉出血。且在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迫过程中,需要每1.5-2小时解压一次。目的止血腕带主要有以下两种:

3、第一种是普通的止血腕带,通过环绕在桡动脉穿刺点处进行加压止血,这种止血腕带在解压时,需要逐步松开止血腕带以调整压力,这样,松开止血腕带时,止血腕带容易摩擦桡动脉穿刺点造成伤害,且对压力人为调整,容易导致解压过大导致出血或解压过小引起末梢循环不量,不易控制和操作。

4、另一种是充气式止血腕带,采用整体气囊充气后进行压迫。充气式止血腕带在进行间隔放气解压时,需要人为控制放气时间与放气量,容易导致放气过多引起的出血或过少放气而末梢循环不良的问题。

5、例如,中国专利zl201220050108.8公开的一种新型桡动脉压迫止血带,同样存在容易放气过多引起的出血或过少放气而末梢循环不良的问题。

6、上述问题是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止血腕带的整体气囊进行解压时,容易放气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包括腕带本体和自粘扣,腕带本体的一面为贴合面,腕带本体的另一面为压迫面,腕带本体的一端的贴合面设有自粘扣的母贴,腕带本体的另一端的压迫面设有自粘扣的子贴,包括分段式调压组件,分段式调压组件包括分段式气囊、充气管、若干气体单向阀和若干排气阀,腕带本体的压迫面的中部设有分段式气囊,分段式气囊的端部连通充气管,充气管设有充气阀,分段式气囊采用三个以上依次相连设置的单气囊,相邻的单气囊间设有气体单向阀,且每个单气囊分别设有排气阀。

4、进一步地,贴合面设有用于接触患者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片。

5、进一步地,止血片采用高度为0.3-0.6cm的棉片制成的止血片。

6、进一步地,分段式气囊采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分段式气囊。

7、进一步地,分段式气囊的各单气囊的体积相同。

8、进一步地,充气管连通充气装置。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通过分段式气囊,能够实现分段的定量放气来实现解除动脉加压止血,能够有效避免放气过多引起出血或过少引起的末梢循环不良,易操作,且能够保证解压过程中不触碰桡动脉穿刺点,不会对桡动脉穿刺点造成伤害,保证解压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包括腕带本体和自粘扣,腕带本体的一面为贴合面,腕带本体的另一面为压迫面,腕带本体的一端的贴合面设有自粘扣的母贴,腕带本体的另一端的压迫面设有自粘扣的子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段式调压组件,分段式调压组件包括分段式气囊、充气管、若干气体单向阀和若干排气阀,腕带本体的压迫面的中部设有分段式气囊,分段式气囊的端部连通充气管,充气管设有充气阀,分段式气囊采用三个以上依次相连设置的单气囊,相邻的单气囊间设有气体单向阀,且每个单气囊分别设有排气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其特征在于:贴合面设有用于接触患者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其特征在于:止血片采用高度为0.3-0.6cm的棉片制成的止血片。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其特征在于:分段式气囊采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分段式气囊。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其特征在于:分段式气囊的各单气囊的体积相同。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其特征在于:充气管连通充气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属于医用止血带技术领域,包括腕带本体和自粘扣,腕带本体的一面为贴合面,腕带本体的另一面为压迫面,腕带本体的一端的贴合面设有自粘扣的母贴,腕带本体的另一端的压迫面设有自粘扣的子贴,包括分段式调压组件,分段式调压组件包括分段式气囊、充气管、若干气体单向阀和若干排气阀;该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腕带,能够实现分段的定量放气来实现解除动脉加压止血,能够有效避免放气过多引起出血或过少引起的末梢循环不良,易操作,且不对桡动脉穿刺点造成伤害,保证解压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