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

文档序号:36571851发布日期:2023-12-30 09:4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


背景技术:

1、扣眼穿刺是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方法之一,推荐用于血管可穿刺距离短的透析者。扣眼穿刺需要建立皮下隧道,皮下隧道成型后,每次使用钝针从皮肤上固定的穿刺点沿着隧道缓慢旋转进入血管。因为每次从一个穿刺点进入血管,皮肤上的扣眼点如果消毒不彻底,去痂不完全极易把细菌带入隧道。尤其穿刺不顺利,反复进退针时,感染风险更大。基于此,设计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对皮下隧道盲区进行消毒,降低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包括手持棒、消毒棒、旋转装置;所述手持棒上设有消毒孔,消毒棒位于手持棒内,通过消毒孔设置部分消毒棒裸露,消毒棒裸露的部分对内瘘皮下隧道进行消毒,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消毒棒相对于手持棒转动;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设于消毒棒尾部且与手持棒相适配的护罩、固定设于护罩上的固定盘、贯穿设于护罩中心处且一端固定在消毒棒尾部的旋转杆、套设于旋转杆且与固定盘相对应的旋转盘。

3、具体的,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设于固定盘上的卡槽、设于旋转盘上的卡扣、设于卡槽上的第一固定块、设于卡扣上的第二固定块。

4、具体的,所述旋转盘带有一定韧性的软材料制成。

5、具体的,所述手持棒包括固定设于手持棒头部的端头、分别设于消毒孔上端和下端的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设于消毒孔上端的收纳腔、固定设于收纳腔且与消毒棒相切的刮片、设于手持棒尾部连接孔、设于连接孔上的导向槽、设于护罩上且与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杆、固定设于消毒棒尾部的连接头。

6、具体的,所述连接杆为弹性材料制成。

7、具体的,所述端头为锥形体形状。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将手持棒插入内瘘皮下隧道内,转动手持棒带动消毒棒一起转动,消毒棒裸露部分对皮下隧道进行消毒,多次转动消毒棒使其全部裸露出来对皮下隧道进行消毒,通过旋转装置,切换消毒棒上的裸露部分,转动旋转杆使其带动消毒棒相对于手持棒转动,旋转杆每转动一格,所述一格为相邻两个卡槽之间的距离,消毒棒转动一格,消毒棒上的裸露部分就切换一格,重复上一动作当消毒棒转满四格时,消毒棒上的裸露部分就会切换四格,此时消毒棒均已裸露出来并对皮下隧道进行消毒,使消毒棒得到了充分利用,消毒棒每转动一格,刮片就会对上一格使用过的裸露部分进行刮持,将裸露部分上的细菌清理到收纳腔内,减少皮下隧道内细菌残留;通上所述此旋转装置既降低了消毒不彻底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材料浪费降低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棒(1)、消毒棒(2)、旋转装置(3);所述手持棒上设有消毒孔(12),消毒棒位于手持棒内,通过消毒孔设置部分消毒棒裸露,消毒棒裸露的部分对内瘘皮下隧道进行消毒,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消毒棒相对于手持棒转动;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设于消毒棒(2)尾部且与手持棒(1)相适配的护罩(31)、固定设于护罩(31)上的固定盘(32)、贯穿设于护罩(31)中心处且一端固定在消毒棒(2)尾部的旋转杆(33)、套设于旋转杆(33)且与固定盘(32)相对应的旋转盘(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3)还包括设于固定盘(32)上的四个卡槽(35)、设于旋转盘(34)上的四个卡扣(36)、设于卡槽(35)上的第一固定块(37)、设于卡扣(36)上的第二固定块(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34)带有一定韧性的软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棒(1)包括、固定设于手持棒头部的端头(11)分别设于消毒孔(12)上端和下端的第一滚轴(13)和第二滚轴(14)、设于消毒孔(12)上端的收纳腔(15)、固定设于收纳腔(15)且与消毒棒(2)相切的刮片(16)、设于手持棒(1)尾部连接孔(17)、设于连接孔(17)上的导向槽(19)、设于护罩(31)上且与连接孔(17)相配合的连接杆(110)、固定设于消毒棒尾部的连接头(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0)为弹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11)为锥形体形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瘘皮下隧道消毒器包括手持棒、消毒棒、旋转装置;所述手持棒上设有消毒孔,消毒棒位于手持棒内,通过消毒孔设置部分消毒棒裸露,消毒棒裸露的部分对内瘘皮下隧道进行消毒,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消毒棒相对于手持棒转动;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设于消毒棒尾部且与手持棒相适配的护罩、固定设于护罩上的固定盘、贯穿设于护罩中心处且一端固定在消毒棒尾部的旋转杆、套设于旋转杆且与固定盘相对应的旋转盘;能够对皮下隧道盲区进行消毒,降低感染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柴剑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