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5918发布日期:2023-12-06 21:1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内科临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1、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血液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的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心力衰竭患者病发时如果卧倒会导致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前负荷增加,而左心室收缩力受损无法排出更多的回心血量,进而使得肺循环淤血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明显加重,因此在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需保证患者为坐姿,这就需要患者坐在椅子上或者别人搀扶,但是在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间患者难以完成相应的移动动作,因此需要借助急救装置辅助治疗。

2、在现有的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6652736u的“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其中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举升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偏向右侧设两个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床板,所述主床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上体支撑板,所述主床板的右端转动连接下体支撑板,所述举升机构的上端与上体支撑板的下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主床板与下体支撑板的下表面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本装置在患者心力衰竭发作时,可以将患者调整为坐立姿态,有效的减少回心血量,进而实现了缓解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的作用,无需家属或者医护人员进行搀扶,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患者发作时,自己可以直接启动本装置,操作简单,也保证了对患者的抢救及时性。

3、在现有的技术中进行心力衰竭患者急救时,由于患者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肢体易发生无力现象,使得支撑板上的患者在坐立时易发生滑动,从而导致患者发生滑落的问题,进而使得急救装置使用风险提高。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解决了由于患者心力衰竭发作时肢体易发生无力现象,使得支撑板上的患者在坐立时易发生滑动,从而导致患者发生滑落的问题,进而使得急救装置使用风险提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活动套接有一号翻板,所述一号翻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架,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二号翻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支撑轮,所述气缸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输气管,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柱,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机构。

3、优选的,所述限位架与卡块相适配,且限位架的数量为两个。

4、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手动空气泵,所述手动空气泵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所述手动空气泵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压力杆。

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的一侧,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套接在滑动块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防滑柱的材质为人工纤维材料,且防滑柱的数量为若干个。

7、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滑动轮。

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通过设置限位架,当需要使用急救装置进行心力衰竭急救时,将患者放置在一号翻板的顶部,此时将限位架活动套接在卡块的内部,使得两个限位架得以对患者的位置进行限定,促使限位架得以对患者的身体进行阻挡,进而避免了患者滑动时从一号翻板的顶部滑落造成危险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急救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即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急救时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活动套接有一号翻板(4),所述一号翻板(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卡块(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架(6),所述支撑板(3)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二号翻板(7),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支撑轮(9),所述气缸(8)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输气管(10),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11),所述底板(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12),所述滑动套(1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滑动块(13),所述滑动块(13)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14),所述底板(1)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15),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柱(16),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机构(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6)与卡块(5)相适配,且限位架(6)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1)包括手动空气泵(111),所述手动空气泵(111)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手动空气泵(111)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压力杆(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5)包括旋转电机(151),所述旋转电机(151)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一侧,所述旋转电机(15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52),所述螺纹杆(152)螺纹套接在滑动块(1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柱(16)的材质为人工纤维材料,且防滑柱(16)的数量为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17)包括支撑架(171),所述支撑架(17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底部,所述支撑架(171)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滑动轮(17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所述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活动套接有一号翻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心内科临床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装置设置限位架,当需要使用急救装置进行心力衰竭急救时,将患者放置在一号翻板的顶部,此时将限位架活动套接在卡块的内部,使得两个限位架得以对患者的位置进行限定,促使限位架得以对患者的身体进行阻挡,进而避免了患者滑动时从一号翻板的顶部滑落造成危险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急救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即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急救时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孙君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君怡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