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头组件与颈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7473发布日期:2023-11-29 21:5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按摩头组件与颈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按摩头组件与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1、传统的振动式的颈部按摩仪,其按摩头组件的壳体内的振动马达有振动功能,可通过振动的方式实现对用户颈部进行按摩。

2、然而,部分振动式的颈部按摩仪在工作过程中,其按摩头存在内部易产生异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3、本技术的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技术构思的背景,并且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按摩头组件与颈部按摩仪。

2、本技术提供一种按摩头组件,其包括:

3、壳体;

4、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及

5、偏心轮马达,所述偏心轮马达包括电机及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偏心转子,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架盖设于所述偏心转子,所述偏心转子与所述支架的内壁间隔设置。

6、上述按摩头组件,其壳体内设有偏心轮马达,偏心轮马达可以带动壳体的按摩端振动以在壳体的按摩端与人体的颈部接触时产生按摩效果。部分传统的颈部按摩仪的按摩头组件内置的是偏平马达,偏平马达的振幅有限,其能产生的振动按摩效果也相对有限。相较于偏平马达,本技术的偏心轮马达可以产生更大的摆动振幅,即壳体的按摩端也能在偏心轮马达的带动下产生更大摆动幅度,具有更好的按摩强度和按摩效果。此外,本技术设置了在壳体内置固定有支架,支架的至少部分盖设于偏心转子,偏心转子与支架的内壁间隔设置,由于支架与偏心轮马达的电机固定,偏心轮马达整体与支架的相对位置固定,则偏心转子不会相对支架产生轴向偏移,即偏心转子与支架内壁始终存有间隙,可避免偏心轮马达与支架或壳体产生干涉而产生异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按摩端,所述电机靠近所述壳体的按摩端的一侧设有所述输出轴及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所述偏心转子。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认为是位于壳体内的偏心转子更靠近壳体的按摩端,偏心转子转动时能产生平行于按摩端端面的力,按摩端能在偏心轮马达的带动下沿径向方向振动,换言之,偏心转子更靠近壳体的按摩端,按摩端能够让在偏心转子的带动下产生更大的摆动幅度,以对按摩端所接触的人体颈部位置进行揉搓按摩。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支架和所述偏心轮马达的空腔,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为按摩端,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为装配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粘接、超声波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换言之,本实施例不限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装配方式,只需满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装配后能形成空腔以将支架及与支架连接的偏心轮马达固定在空腔内即可。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远离所述按摩端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连通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具有远离所述装配端的第二端及与所述第二端连通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卡接且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空腔。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卡接凹部或卡接凸部中的一者,所述第二端设有卡接凹部或卡接凸部中的另一者,所述卡接凸部与所述卡接凹部卡接,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相较于其他的连接方式,第一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壳体的第二端采用卡接设置可以具有更高的装配效率。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支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硅胶件,所述第一硅胶件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支架之间的间隙。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主体部分和缩口部分,所述缩口部分与第二壳体卡接配合,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形尺寸与第二壳体的最大外形尺寸一致。这样的设置可以保持外观一致性,增加设计美感。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硅胶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硅胶件,所述第一硅胶件套设于所述支架靠近按摩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硅胶件套设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内侧,所述第一硅胶件和所述第二硅胶件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主体部分之间的间隙。设置第一硅胶件和第二硅胶件是为了避免支架振动时与第一壳体产生碰撞,造成异响。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摩头组件还包括发热件,所述发热件的发热区域设于所述第一硅胶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发热件的电连接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硅胶件和所述第二硅胶件之间。第一壳体与人体接触时,发热件可以发热以对人体进行热疗,其可以振动按摩产生更好的理疗效果。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电机固定容纳于第一支架,所述偏心转子容纳于第二支架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内表面间隔设置,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卡接以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机及所述偏心转子的腔体。

16、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颈部按摩仪,其包括机体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按摩头组件,所述壳体的装配端连接于所述机体。上述颈部按摩仪,其可被佩戴至人体的颈部位置,由于颈部按摩仪的机体上安装有上述各实施例所述按摩头组件,因此,颈部按摩仪亦至少包括如下的有益效果:偏心轮马达整体与支架的相对位置固定,偏心转子不会相对支架产生轴向偏移,即偏心转子与支架内壁始终存有间隙,可避免偏心轮马达与支架或壳体产生干涉而产生异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呈c字型且围合形成有佩戴空间,所述机体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面设有安装孔,所述按摩头组件还包括用于盖设至所述装配端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分别从所述安装孔的相背两侧相互卡接以固定至所述机体上,且所述壳体的按摩端朝向所述佩戴空间。传统的颈部按摩仪在将按摩头组件安装至机体上时往往采用的是螺纹连接,需要其他零配件及安装工具,如使用螺丝配合螺丝刀以实现按摩头组件与机体的连接,安装效率低且成本高。而本技术的按摩头组件将壳体和端盖分件设计,在安装时仅需将壳体和端盖从安装孔的相背两侧穿过安装孔直接卡接即可,装配效率高且成本低。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上开设有卡位孔,所述壳体的装配端设有卡扣,所述装配端通过所述卡扣穿过所述卡位孔并卡接于所述卡位孔的边缘以与所述端盖固定。可以理解的,卡扣可具有一定的弹性,卡扣在穿过卡位孔的过程中收到卡位孔孔壁的挤压而发生一定弹性形变,在卡扣穿过卡位孔后能自动复位并卡接在卡位孔的边缘上。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靠近所述装配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装配端开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卡位孔依次连通以供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的导线穿过。与偏心轮马达的电性连接的导线可以从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卡位孔依次穿过并引入机体内部而与机体内部的电路板等元器件相连。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内设有防脱凸筋,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分别抵接于所述防脱凸筋的相背两侧,且所述壳体的装配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端盖卡接。当壳体与端盖卡接至安装孔时,端盖与壳体分别抵接于防脱凸筋的相背两侧,可以认为是防脱凸筋位于端盖与壳体之间,防脱凸筋可以限制已固定的端盖和壳体整体在安装孔的轴向上的移动,防止按摩头组件沿安装孔内陷至机体内部,亦或是防止按摩头组件从安装孔脱出而与机体分离,确保按摩头组件与机体的连接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