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6329发布日期:2023-12-29 20:2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介入器械,具体是一种应用于非血管腔道的引入导丝。


背景技术:

1、导丝在微创手术中起到导入、支撑、开通、交换的作用,是微创手术中必备的有效工具;导丝辅助导管、内镜等进入人体组织预定位置。但是目前市面上应用于非血管腔道的导丝使用时存在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金属导丝与腔体内壁亲和性差,摩擦阻力大,润滑性低,不便于插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进入人体腔道像泥鳅表面一样顺滑,便于操作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在头部镍钛合金芯片丝做了一个渐变,增加头部的柔软性,镍钛合金丝的外部包覆的是ptfe热收缩套管。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包括镍钛合金丝,镍钛合金丝为圆柱形;镍钛合金丝的一端设有泥鳅头,泥鳅头包括锥型段与柔韧段,镍钛合金丝朝向泥鳅头延伸部逐渐缩小形成锥型段,锥型段为向外延伸渐进缩小的圆锥形,锥型段向外延伸的外端设有柔韧段,柔韧段上设有环绕的弹簧线;

4、泥鳅头上设有包覆锥型段、柔韧段与弹簧线的tpu外包被,tpu外包被的外侧设有包覆其的亲水涂层,亲水涂层覆盖在tpu外包被的外侧;

5、tpu外包被远离泥鳅头的一端设有ptfe外包被,ptfe外包被包覆在镍钛合金丝外侧。

6、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泥鳅头端的柔韧段设有缠绕的弹簧线,弹簧线端部与柔韧段端部焊接连接;

7、弹簧线的端部通过焊点焊接在柔韧段远离锥型段的一端;

8、锥型段与弹簧线的外侧设有包覆其的tpu外包被。

9、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锥型段向后延伸的镍钛合金丝外侧设有包覆其的ptfe外包被,ptfe外包被在锥型段后端部连接tpu外包被。

10、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镍钛合金丝远离泥鳅头的一端设有斑马导丝头端,斑马导丝头端为长锥型,斑马导丝头端中设有向外逐渐缩小的镍钛合金丝,斑马导丝头端中的镍钛合金丝外侧设有蓝白斑马套管;

11、所述非血管腔道导丝为双头端导丝。

12、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白斑马套管沿着斑马导丝头端中的镍钛合金丝逐渐向ptfe外包被延伸,蓝白斑马套管连接ptfe外包被。

13、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斑马导丝头端长度为4~5cm;

14、泥鳅头长度为5~7cm,柔韧段长度b1为0.5~1cm,锥型段长度为4.5~6cm。

15、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tfe外包被厚度为0.1~0.2mm;tpu外包被厚度为0.08~0.14mm,亲水涂层厚度为0.02~0.06mm。

16、本实用新型在泥鳅头的头部镍钛合金芯片丝做了一个渐变,增加头部的柔软性,泥鳅头长度在5~7cm,泥鳅头的头端外套黑色tpu管(ptfe外包被),表面做亲水涂层处理,增加顺滑性与推送性,泥鳅头后端的镍钛合金丝包覆热收缩套管的ptfe外包被。

17、泥鳅头端增加亲水涂层工艺,表面做亲水涂层处理,增加顺滑性与推送性,使导丝进入人体腔道像泥鳅表面一样顺滑。

18、亲水涂层可以使导丝表面润滑,能吸附并保存水分,显著降低导丝表面摩擦阻力,使导丝更容易穿越腔道,也可以避免导丝表面和组织壁间的磨损,发挥导丝灵活穿梭的优越性能。

19、本实用新型的泥鳅头为泥鳅导丝软头,另一端为斑马导丝头端(双色相间),斑马套管可为总长度的1/4~1/3,在需要比较柔性处理的时候使用泥鳅头,需要刚性支撑的时候使用斑马导丝头端,导丝可以兼顾不同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包括:镍钛合金丝(23),所述镍钛合金丝(23)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钛合金丝(23)的一端设有泥鳅头(21),泥鳅头(21)包括锥型段(32)与柔韧段(25),镍钛合金丝(23)朝向泥鳅头(21)延伸部逐渐缩小形成锥型段(32),锥型段(32)为向外延伸渐进缩小的圆锥形,锥型段(32)向外延伸的外端设有柔韧段(25),柔韧段(25)上设有环绕的弹簧线(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鳅头(21)端的柔韧段(25)设有缠绕的弹簧线(28),弹簧线(28)端部与柔韧段(25)端部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型段(32)向后延伸的镍钛合金丝(23)外侧设有包覆其的ptfe外包被(27),ptfe外包被(27)在锥型段(32)后端部连接tpu外包被(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钛合金丝(23)远离泥鳅头(21)的一端设有斑马导丝头端(31),斑马导丝头端(31)为长锥型,斑马导丝头端(31)中设有向外逐渐缩小的镍钛合金丝(23),斑马导丝头端(31)中的镍钛合金丝(23)外侧设有蓝白斑马套管(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白斑马套管(29)沿着斑马导丝头端(31)中的镍钛合金丝(23)逐渐向ptfe外包被(27)延伸,蓝白斑马套管(29)连接ptfe外包被(2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斑马导丝头端(31)长度为4~5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外包被(27)厚度为0.1~0.2mm;tpu外包被(22)厚度为0.08~0.14mm,亲水涂层(24)厚度为0.02~0.06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血管腔道导丝,包括镍钛合金丝,镍钛合金丝为圆柱形,镍钛合金丝的一端设有泥鳅头,泥鳅头包括锥型段与柔韧段,镍钛合金丝朝向泥鳅头延伸部逐渐缩小形成锥型段,锥型段为向外延伸渐进缩小的圆锥形,锥型段的外端设有柔韧段,柔韧段上设有环绕的弹簧线;泥鳅头上设有包覆锥型段与弹簧线的TPU外包被,TPU外包被的外侧设有包覆其的亲水涂层,亲水涂层覆盖在TPU外包被的外侧。本技术的泥鳅头增加头部的柔软性,泥鳅头端增加亲水涂层,使导丝进入人体腔道像泥鳅表面一样顺滑。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正生瑞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