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1924发布日期:2023-12-21 23:1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冲牙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口腔清洁,特别涉及一种冲牙器。


背景技术:

1、冲牙器是一种口腔清洁产品,通过喷射脉冲水流,来清除积陷在牙齿缝隙处的食物残渣,达到清洁牙霉斑、改善牙龈炎、减少牙龈出血、清新口气的目的。冲牙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泵从水箱抽水,经过喷嘴喷出高压脉冲水流以清洁牙齿。

2、相关技术中,冲牙器的球形转子泵在开始泵水时,转子处于干转状态,若转子干转时间过长,泵体内转子将迅速升温膨胀,容易出现卡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牙器,能够改善冲牙器的球形转子泵容易卡死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牙器,包括:

3、储液外壳,所述储液外壳内形成有储液腔;

4、机壳,所述机壳内形成有安装腔;以及

5、机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机芯包括位于所述机壳内的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包括球形转子泵、与所述球形转子泵的进液口连通的进液管道、以及与所述球形转子泵的出液口连通的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设置于所述球形转子泵靠近所述储液腔在重力方向的底部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6、本技术方案中将进液管道设置于球形转子泵靠近储液腔的一侧,可以使进液管道紧邻储液腔,从而缩短进液管道的长度,降低球形转子泵抽吸储液腔内液体的时间,使得储液腔内液体快速流动至球形转子泵内,迅速降低球形转子泵内转子的温度,有效避免球形转子泵发生转子卡死的情况发生。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改善冲牙器的球形转子泵容易卡死的问题。

7、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球形转子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相比于所述第一壳体更靠近所述储液腔;

8、所述进液管道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

9、上述方案使进液管道与相比第一壳体更靠近储液腔的第二壳体连通,可以进一步缩短进液管道的长度,降低球形转子泵抽吸储液腔内液体的时间,使液体更快地进入至球形转子泵内对转子进行冷却,因此降低了转子干转时间过长后升温膨胀出现卡死的概率。

10、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冲牙器的高度方向,所述储液腔至少部分位于在所述安装腔的下方,所述第二壳体邻近所述机壳的底壁,或者

11、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机壳的底壁抵接。

12、上述方案可以使球形转子泵更靠近储液腔,从而减小球形转子泵的进液口与储液腔的距离,而减小进液管道的长度,缩短了液体从储液腔到达球形转子泵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冲牙器的可靠性。

13、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球形转子泵还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子具有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连接轴;

14、所述水泵组件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直接连接。

15、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连接轴直接连接,两者之间没有中间传动机构,避免了传动机构产生的额外噪声,因此进一步降低了冲牙器工作时的噪音。此外,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接轴的尺寸较小,占用的空间也较小,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排布更多其他零部件。

16、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壳开设有汲水孔,所述进液管道与所述汲水孔连通。

17、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球形转子泵包括第一连接软管,所述第一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道和所述汲水孔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软管的长度小于5cm。

1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连接软管连通的方式连接进液管道和汲水孔,连接更加灵活方便,并且连接软管的管道转向小,液体介质在管道中的能量损失更小。

19、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球形转子泵包括第一连接软管,所述第一连接软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道和所述汲水孔相连;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汲水孔连通且伸入所述储液腔内;

20、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均小于等于4mm,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长度之和小于10cm。

21、本实施例方案可以将第一连接软管的第二管段伸入储液腔内,在液位较低时也可以保证液体的抽吸;并且将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内径设置的更小、长度设置的更短,可以有效提高液体的流速,降低液体的流通路径,使液体可以快速进入至球形转子泵内对转子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了冲牙器的工作可靠性。

22、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冲牙器还包括喷嘴;

23、所述球形转子泵还包括第二连接软管;所述出液管道、所述第二连接软管和所述喷嘴依次相连。

24、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第二连接软管灵活方便地连通出液管道和喷嘴,并且连接软管的管道转向小,可以有效减小液体介质在管道中的动能损失。

25、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壳的部分底壁朝向所述储液外壳的底壁延伸形成所述安装腔;

26、所述水泵组件中至少所述球形转子泵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27、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使安装腔的底部尽可能靠近储液腔,缩短球形转子泵和储液腔之间液体介质的流通路径,进一步降低球形转子泵发生转子卡死的概率,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储液腔获得更大的容积,从而存储更多的液体。

28、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腔的底部与所述储液外壳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30mm。

29、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壳还包括汲水管道,所述汲水管道设置在所述机壳上;

30、所述汲水管道的一端朝向所述水泵组件延伸且与所述进液管道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内且朝向所述储液外壳的底壁延伸;

31、所述汲水管道与所述储液外壳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0.5mm且小于5mm。

32、上述技术方案中,汲水管道与储液外壳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0.5mm,可以保证液体能够在球形转子泵的抽吸作用下顺利进入汲水管道;汲水管道与储液外壳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5mm,可以避免汲水管道与储液外壳的底壁之间的间距过大,避免储液腔内残留的液体过多。

33、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汲水管道和/或所述进液管道内设有过滤网。

34、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网,可以对由储液腔内进入汲水管道及进液管道内的液体进行过滤,避免杂质、颗粒等污物进入球形转子泵,保证球形转子泵正常工作。

35、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汲水管道朝向所述水泵组件延伸的一端具有插接端;

36、所述进液管道与所述插接端插接,并且所述进液管道的外周与所述插接端的内壁密封连接。

3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液管道可以直接插入汲水管道的插接端,无需软管连接,因而可以快速实现进液管道与汲水管道的装配。

38、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壳具有朝向所述机芯敞开的敞开口;

39、所述机芯还包括扣盖件,所述扣盖件与所述机壳扣合且密封所述敞开口;

40、所述球形转子泵伸入所述敞开口时,所述进液管道与所述插接端插接。

41、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敞开口可以将水泵组件装配至安装腔内,机芯的扣盖件扣合且密封敞开口,并且进液管道与插接端的插接定位,可以快速完成机芯的装配并实现对安装腔的密封。

42、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冲牙器的高度方向,所述机芯位于所述储液腔的上方,所述进液管道朝向所述储液腔的重力方向的底部延伸设置。

43、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进液管道不进行弯折,使液体通过进液管道时阻力小、流通路径短,使液体可以快速进入至球形转子泵内对转子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了冲牙器的可靠性。

44、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芯还包括电池;沿所述冲牙器的高度方向,所述电池位于所述水泵组件的上方。

45、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冲牙器的周向尺寸,方便用户握持该冲牙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