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0376发布日期:2024-03-01 12:3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盆底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盆底修复,具体为一种盆底修复仪。


背景技术:

1、盆底修复仪是采用超声波、微电流、真空负压等对盆底肌进行修复的仪器,盆底肌修复仪器通过电刺激,来修复产后盆腔的肌肉和神经,缓解产后疼痛的症状。同时通过刺激尿道括约肌,抑制膀胱收缩肌,加强膀胱的储尿功能,从而缓解尿失禁的症状。可以对患者的体表肌电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反馈训练,对患者的肌肉施加电刺激来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障碍。

2、公开号为cn2149666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便于操作的产后盆底肌修复仪,包括修复仪本体,所述修复仪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固定板一侧延伸至固定板内部,所述转轴远离转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固定板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通过使用者转动转动块带动置放操作仪的置放支架向下移动,便于移动到使用者所需的位置,在拿取和放置操作仪时不用使用者频繁站立,避免出现浪费劳动力和不方便使用的现象,且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使用。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操作仪直接放置在置放支架上,不能对其进行收纳,在不使用时,操作仪一直暴露在外界,不能增加对操作仪的保护,使用不便。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盆底修复仪。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盆底修复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动机构的调节,能够将调节板调节到防护罩的底部,将配件的顶端收纳进防护罩的内部,增加对配件的保护,使用方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盆底修复仪,包括修复仪主体,所述修复仪主体的一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对应修复仪主体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限位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修复仪主体的底部一侧通过传动机构活动安装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防滑板。

3、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顶端和底端设置有两端螺纹,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防滑槽,底端所述螺纹设置在防滑槽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底端对应防滑槽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

4、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槽的内部限位滑动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通过螺孔和螺纹活动安装在螺杆上。

5、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防滑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条。

6、进一步的,所述蜗轮的一侧啮合转动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蜗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旋钮。

7、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顶端通过螺孔和螺纹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限位滑动安装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等距开设有放置槽。

8、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有配件,所述配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线和插头,所述修复仪主体的底端的一侧对应防护罩的下方通过限位杆活动安装有卡板,所述限位杆对称固定安装有卡板的两端,所述限位杆与修复仪主体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卡板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弧形槽。

9、进一步的,所述修复仪主体的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修复仪主体的顶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修复仪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修复仪主体的顶端对应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口。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盆底修复仪通过旋钮、蜗杆、蜗轮、螺杆等传动机构能够对滑块、调节板进行升降调节,方便将调节板上的配件的顶端收进防护罩的内部,通过防护罩增加对配件的保护,也能够将配件向下调节,方便使用者使用;通过调节板、防护罩和卡板能够对配件及其上的线缆进行夹持固定,防止线缆散乱;通过传动机构转动的同时能够对升降板和防滑板进行调节,方便通过防滑板和橡胶条对该盆底修复仪进行限位,能够提高该盆底修复仪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盆底修复仪,包括修复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仪主体(1)的一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护机构(4),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防护罩(8),所述防护罩(8)的一侧对应修复仪主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限位槽(9)、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杆(10),所述螺杆(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蜗轮(15),所述蜗轮(15)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修复仪主体(1)的底部一侧通过传动机构活动安装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防滑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的顶端和底端设置有两端螺纹,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防滑槽,底端所述螺纹设置在防滑槽的内部,所述螺杆(10)的底端对应防滑槽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盆底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槽的内部限位滑动安装有升降板(18),所述升降板(18)通过螺孔和螺纹活动安装在螺杆(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盆底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与升降板(18)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防滑板(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5)的一侧啮合转动安装有蜗杆(16),所述蜗杆(16)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蜗杆(16)的外端固定安装有旋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的顶端通过螺孔和螺纹活动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限位滑动安装在限位槽(9)的内部,所述滑块(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12),所述调节板(12)的一端等距开设有放置槽(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盆底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3)的内部放置有配件(14),所述配件(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线和插头,所述修复仪主体(1)的底端的一侧对应防护罩(8)的下方通过限位杆活动安装有卡板(5),所述限位杆对称固定安装有卡板(5)的两端,所述限位杆与修复仪主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17),所述卡板(5)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弧形槽(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仪主体(1)的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万向轮(6),所述修复仪主体(1)的顶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2),所述修复仪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3),所述修复仪主体(1)的顶端对应显示屏(3)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盆底修复仪,包括修复仪主体,所述修复仪主体的一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对应修复仪主体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通过旋钮、蜗杆、蜗轮、螺杆等传动机构能够对滑块、调节板进行升降调节,方便将调节板上的配件的顶端收进防护罩的内部,通过防护罩增加对配件的保护,也能够将配件向下调节,方便使用者使用;通过调节板、防护罩和卡板能够对配件及其上的线缆进行夹持固定,防止线缆散乱;通过传动机构转动的同时能够对升降板和防滑板进行调节,方便通过防滑板和橡胶条对该盆底修复仪进行限位,能够提高该盆底修复仪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平,江睿昕,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桔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