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疼痛康复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7829发布日期:2023-11-22 22:1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膝关节疼痛康复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膝关节康复辅助器械,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膝关节疼痛康复带。


背景技术:

1、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膝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疾病,也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85%全膝关节置换是由于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常见的难题之一是骨缺损的处理,骨缺损位置可发生于胫骨、股骨及髌骨,多见于胫骨平台骨缺损,股骨远端骨缺损较胫骨骨缺损的发生率低,但股骨远端骨缺损可增加膝关节的屈伸间隙,尤其是屈曲间隙,初次全膝关节置换骨缺损原因主要包括胫骨平台的磨损、骨坏死、髁发育不全、创伤、炎症反应等,为此提供一种膝关节疼痛康复带。

2、其中,经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777271.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银纤维膝关节康复理疗带,包括设置于外侧的外蒙层,所述外蒙层一侧面上铺满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背离外蒙层的一侧设置有发热层和与发热层可拆卸连接的银纤维布层,所述外蒙层背离弹性气囊的一侧设置有与弹性气囊相连通的橡胶气管,所述橡胶气管连接有打气球,所述外蒙层相对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部件;

3、该结构在使用时,通过打气球给弹性气囊中冲入气体,弹性气囊可以将发热层向膝部挤压,很好给膝部进行供热,但是该结构在使用时,需要长期是使膝关节以及腿部处于笔直状态,患者膝关节无法弯曲,同时患者站起时膝关节受到的负荷较大,影响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膝关节疼痛康复带,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膝关节疼痛康复带,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直接设置有防护支撑组件;

3、所述防护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并与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上活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上活动连接有第三限位杆;

4、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三限位杆活动连接的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二限位杆上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延伸至第二过渡板上并与第二过渡板活动连接;

5、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患者大腿以及小腿弯曲时的牵引力发生位移,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滑动,再配合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第三限位杆折叠,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得以位移,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第三限位杆固定在患者腿上时处于弹性状态,既确保能够对膝盖进行防护,又能错开膝盖弯曲时与装置直接的干涉,提高装置在使用时的多样性以及防护性能。

6、可选的,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渡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过渡滑槽,所述第二过渡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过渡滑槽,所述第二过渡滑槽和第一过渡滑槽的截面形状均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过渡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过渡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二滑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捆带板,且各所述捆带板的截面形状分别设置为弧形,两个所述捆带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以相互卡接的限位捆带;

7、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件位于膝盖顶部与患者大腿通过捆带板和限位捆带固定,第二连接件位于膝盖底部与患者小腿通过捆带板和限位捆带固定,在通过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第三限位杆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支撑,便于患者站起时,第二连接件上的各个结构能够对第一连接件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膝盖受到的压力能够分散至小腿上,减轻膝盖所受的压力,易于患者膝盖康复。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通过设置防护支撑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体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第一连接件位于膝盖顶部与患者大腿通过捆带板和限位捆带固定,第二连接件位于膝盖底部与患者小腿通过捆带板和限位捆带固定,患者站起时,第二连接件上的各个结构能够对第一连接件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膝盖受到的压力能够分散至小腿上,减轻膝盖所受的压力,易于患者膝盖康复;

10、2、同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滑动,在配合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第三限位杆折叠,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得以位移,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第三限位杆固定在患者腿上时处于弹性状态,既确保能够对膝盖进行防护,又能错开膝盖弯曲时与装置直接的干涉,提高装置在使用时的多样性以及防护性能。



技术特征:

1.膝关节疼痛康复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直接设置有防护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疼痛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板(7)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过渡滑槽(8),所述第二过渡板(10)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过渡滑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疼痛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滑槽(11)和第一过渡滑槽(8)的截面形状均设置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疼痛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过渡滑槽(8)滑动连接的第一滑轮(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疼痛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过渡滑槽(1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轮(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疼痛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捆带板(14),且各所述捆带板(14)的截面形状分别设置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膝关节疼痛康复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捆带板(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以相互卡接的限位捆带(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疼痛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4)上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延伸至第二过渡板(10)上并与第二过渡板(10)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膝关节疼痛康复带,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直接设置有防护支撑组件,所述防护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并与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支撑组件,患者站起时,第二连接件上的各个结构能够对第一连接件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膝盖受到的压力能够分散至小腿上,减轻膝盖所受的压力,易于患者膝盖康复,通过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第三限位杆固定在患者腿上时处于弹性状态,既确保能够对膝盖进行防护,又能错开膝盖弯曲时与装置直接的干涉,提高装置在使用时的防护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路信礼,路程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舜伟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