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6375394发布日期:2023-12-14 10:2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装置,具体涉及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硬膜外麻醉常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在麻醉时,需要患者采取侧卧位,并呈屈膝状,使背部充分暴露,医护人员从患者背部将局麻药注入硬膜腔外。但是部分患者出于疼痛或恐惧,身体容易发生晃动,不利于药物的注射,且患者在疼痛状态下身体动作过大容易从床上摔下,基于此,在此提出一种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以实现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固定,使患者保持屈膝状的侧卧位,防止患者背部晃动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患者出于疼痛或恐惧,身体易发生晃动,不利于药物的注射,且患者在疼痛状态下身体动作过大易从床上摔下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包括:

3、用于夹持在病床一侧的夹紧件,所述夹紧件上可拆设有挡板;

4、设有升降件的头部限制环,所述头部限制环通过升降件实现上下移动;

5、手脚限制组件,所述手脚限制组件包括绑绳和日字扣,所述绑绳的一端与日字扣一端相连,且绑绳的另一端可绕过日字扣。

6、优选地,所述夹紧件至少设有两组,且每组所述夹紧件均包括:

7、立板;

8、均固定于立板上的固定夹板和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位于立板的一侧底端,所述固定夹板设于固定安装板的上方;

9、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旋合穿过固定安装板,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活动夹板。

10、优选地,所述升降件包括:

11、顶板,所述顶板固定于挡板的顶端;

12、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旋合穿过顶板,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头部限制环相连。

13、优选地,所述立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挡板的底端插设配合于插槽。

14、优选地,所述绑绳外部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壁连接有拉紧带。

15、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绑绳和拉紧带的自由端部均穿过穿孔。

16、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外壁且位于穿孔旁侧安装有绕绳杆。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利用头部限制环可限制患者侧卧屈膝状时的头部,利用手脚限制组件用于限制患者侧卧屈膝状时的手脚,从而能够避免患者出于疼痛或恐惧,身体而发生晃动,利于药物的注射,且设置挡板挡在患者前侧,可防止患者摔下床,且挡板采用插设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插槽内,便于其组装与卸下。

19、(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使固定夹板贴靠在病床板的上端面一侧,然后旋动穿过固定安装板的第一螺纹杆,使第一螺纹杆驱动活动夹板下移,利用活动夹板从病床板下端抵紧病床板,即可将该固定装置固定在病床一侧,能够适配于不同厚度的床体。

20、(3)针对上述手脚限制组件,本实用新型在患者处于侧卧屈膝状时,可利用绑绳绕过患者的手脚,然后拉动穿过日字扣的绑绳自由端,可将患者手脚绑扎在一起,然后固定限制住绑绳的自由端,即可起到限制患者的作用,降低患者的晃动。



技术特征:

1.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至少设有两组,且每组所述夹紧件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槽(6),所述挡板(7)的底端插设配合于插槽(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绳(11)外部套设有套环(13),所述套环(13)的外壁连接有拉紧带(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穿孔(16),所述绑绳(11)和拉紧带(14)的自由端部均穿过穿孔(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外壁且位于穿孔(16)旁侧安装有绕绳杆(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在病床一侧的夹紧件、设有升降件的头部限制环以及手脚限制组件,所述夹紧件上可拆设有挡板,所述头部限制环通过升降件实现上下移动,所述手脚限制组件包括绑绳和日字扣,所述绑绳的一端与日字扣一端相连,且绑绳的另一端可绕过日字扣。本技术利用头部限制环可限制患者侧卧屈膝状时的头部,利用手脚限制组件用于限制患者侧卧屈膝状时的手脚,从而能够避免患者出于疼痛或恐惧,身体而发生晃动,利于药物的注射,且设置挡板挡在患者前侧,可防止患者摔下床,且挡板采用插设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插槽内,便于其组装与卸下。

技术研发人员:成俊杰,唐锟,杨霞,廖玲波,曹梦茜,谌于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