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戳孔关闭及止血的引线针

文档序号:36189013发布日期:2023-11-29 22:3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戳孔关闭及止血的引线针

本技术涉及的是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戳孔关闭及止血的引线针。


背景技术:

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及患者所采用并接受。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部分疾病已将腹腔镜手术视为标准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操作孔是通过穿刺锥(trocar)穿透腹膜,从而在腹壁上建立工作通道。目前穿刺锥规格有5mm、12mm 2种,在手术完毕后,需要对这些操作孔进行缝合关闭;术中若出现trocar孔出现活动性出血,由于trocar穿刺孔直径较小,想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关闭腹腔各层组织,缝扎止血操作困难,尤其是在肥胖等腹壁肥厚的患者中操作难度更大,难以通过普通弧形缝合针进行有效缝扎止血。

2、传统的弧形针缝合方法面对这种小切口,尤其是肥胖患者无法完成缝合及止血操作,而直针缝合方法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定位手段而无法使小切口两侧的组织相对应,难以达到理想的缝合效果。总之对于这种腹壁小切口又需要进行腹膜的缝合或止血,传统的弧形针及直针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基于此,设计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戳孔关闭及止血的引线针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戳孔关闭及止血的引线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便于完成缝合及止血操作,缝合效果好,满足临床的需求,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戳孔关闭及止血的引线针,包括引线针主体、头端针体、操作杆、活动轴、回收控制线和缝合线,引线针主体与头端针体组成了钩状分体式针体架构,引线针主体与头端针体之间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引线针主体的端部设置有操作杆,所述的头端针体的针尖处连接有回收控制线、缝合线两组针线。

3、作为优选,所述的回收控制线的一端与头端针体的针尖内侧连接,回收控制线的另一端经引线针主体由操作杆的内部穿出,回收控制线用于控制引线针的钩状结构。

4、作为优选,所述的缝合线与头端针体的针尖外侧连接,缝合线用于缝合腹膜。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操作方便,便于医生完成腹膜的缝合及止血操作,降低操作难度,且缝合效果好,有效满足临床的需求,可靠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戳孔关闭及止血的引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线针主体(1)、头端针体(2)、操作杆(3)、活动轴(4)、回收控制线(5)和缝合线(6),引线针主体(1)与头端针体(2)组成了钩状分体式针体架构,引线针主体(1)与头端针体(2)之间通过活动轴(4)转动连接,引线针主体(1)的端部设置有操作杆(3),所述的头端针体(2)的针尖处连接有回收控制线(5)、缝合线(6)两组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戳孔关闭及止血的引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控制线(5)的一端与头端针体(2)的针尖内侧连接,回收控制线(5)的另一端经引线针主体(1)由操作杆(3)的内部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戳孔关闭及止血的引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合线(6)与头端针体(2)的针尖外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戳孔关闭及止血的引线针,它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引线针主体、头端针体、操作杆、活动轴、回收控制线和缝合线,引线针主体与头端针体组成了钩状分体式针体架构,引线针主体与头端针体之间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引线针主体的端部设置有操作杆,所述的头端针体的针尖外侧连接有缝合线,针尖内侧连接有回收控制线,回收控制线经引线针主体由操作杆的内部穿出。本技术操作方便,便于医生完成腹膜的缝合及止血操作,降低操作难度,且缝合效果好,有效满足临床的需求,可靠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研发人员:舒文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