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9335发布日期:2023-12-14 04:3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道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气道湿化装置。


背景技术:

1、重症医学科中,最常见的医疗手段便是针对呼吸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各种急重症患者进行呼吸管理和呼吸支持,保证患者呼吸顺畅的医疗手段,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建立后气道护理的重要环节,气道湿化不足可引起气道黏膜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气管、支气管黏膜细胞变性、脱落、黏膜溃疡;

2、如公开(公告)号为cn215275179u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道通畅装置,包括储物柜,储物柜的内部放置有钢化氧气瓶,储物柜的上表面放置有充气筒,储物柜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半圆形凹槽,储物柜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块,连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湿化液平支撑杆,连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形洞口;

3、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湿化瓶里的湿化液在医护人员比较忙时,用完后不能及时发现并添加湿化液,会有一段时间起不到湿化效果,并且传统输液用药时,药物经过身体的其他器官时,不可避免的被吸收并有可能产生副作用,治疗效果不是很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气道湿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道湿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气道湿化装置,包括湿化瓶,所述湿化瓶的一侧装配有警报机构,所述警报机构用于及时提醒医护人员湿化瓶内部缺湿化液,所述湿化瓶的顶部的一端装配有雾化机构,所述雾化机构用于重症病人的雾化用药治疗。

4、优选的,所述警报机构包括警报器壳体、金属条一、金属条二、圆柱杆、电磁铁、滑动铁块、蜂鸣器和压力开关,所述湿化瓶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条一和金属条二,所述金属条一和金属条二上下对应并且不接触,所述湿化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警报器壳体,所述警报器壳体的内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圆柱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铁块,所述警报器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力开关,所述金属条一和电磁铁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和压力开关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湿化瓶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器。

6、优选的,所述雾化机构包括气管、雾化罐、超声波发生器、旋钮开关和加药密封盖,所述湿化瓶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湿化出气口,所述湿化瓶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湿化瓶进气口,所述湿化出气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雾化罐,所述气管贯穿雾化罐,所述雾化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并延伸至雾化罐内部,所述雾化罐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旋钮开关,所述旋钮开关贯穿气管,所述雾化罐的顶部套接有加药密封盖。

7、优选的,所述湿化瓶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顶部套接湿化密封盖。

8、优选的,所述湿化瓶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9、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0、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警报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很好的在湿化液用完时发出警报,及时的提醒医护人员加湿化液,减少重症病人不能自主湿化呼吸的痛苦。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雾化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通过雾化治疗让药物与患病器官直接接触,减少传统输液治疗时人体其他器官不可避免的吸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吸收治疗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化瓶(1),所述湿化瓶(1)的一侧装配有警报机构,所述警报机构用于及时提醒医护人员湿化瓶(1)内部缺湿化液,所述湿化瓶(1)的顶部的一端装配有雾化机构,所述雾化机构用于重症病人的雾化用药治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机构包括警报器壳体(2)、金属条一(3)、金属条二(4)、圆柱杆(5)、电磁铁(6)、滑动铁块(7)、蜂鸣器(8)和压力开关(9),所述湿化瓶(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条一(3)和金属条二(4),所述金属条一(3)和金属条二(4)上下对应并且不接触,所述湿化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警报器壳体(2),所述警报器壳体(2)的内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圆柱杆(5),所述圆柱杆(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6),所述圆柱杆(5)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铁块(7),所述警报器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蜂鸣器(8),所述蜂鸣器(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力开关(9),所述金属条一(3)和电磁铁(6)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8)和压力开关(9)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瓶(1)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机构包括气管(13)、雾化罐(14)、超声波发生器(15)、旋钮开关(16)和加药密封盖(17),所述湿化瓶(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湿化出气口(11),所述湿化瓶(1)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湿化瓶进气口(12),所述湿化出气口(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管(13),所述气管(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雾化罐(14),所述气管(13)贯穿雾化罐(14),所述雾化罐(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15)并延伸至雾化罐(14)内部,所述雾化罐(14)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旋钮开关(16),所述旋钮开关(16)贯穿气管(13),所述雾化罐(14)的顶部套接有加药密封盖(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瓶(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漏斗(18),所述漏斗(18)的顶部套接湿化密封盖(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瓶(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道湿化装置。本技术包括湿化瓶,湿化瓶的一侧装配有警报机构,警报机构用于提醒医护人员湿化瓶内部缺湿化液,湿化瓶的顶部的一端装配有雾化机构,雾化机构用于重症病人的雾化用药治疗,警报机构包括警报器壳体、金属条一、金属条二、圆柱杆、电磁铁、滑动铁块、蜂鸣器和压力开关。本技术通过警报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很好的在湿化液用完时发出警报,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加湿化液,减少重症病人不能自主湿化呼吸的痛苦,且通过雾化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通过雾化治疗让药物与患病器官直接接触,减少传统输液治疗其他器官不可避免的吸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吸收治疗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矩燕,李青,黄娟,邓怡,赵倩,张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