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抬高垫

文档序号:36565816发布日期:2023-12-30 07:5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下肢抬高垫

本技术涉及抬高垫,具体为下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1、骨科病人的肢体损伤或手术后常会引起肢体肿胀,患肢抬高是减轻肢体肿胀,通过下肢抬高垫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支撑;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4968163u的一种下肢抬高垫,第二支撑板通过第四转轴铰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为l型结构,第二支撑架底端插接在第二套筒内部,第二支撑架与第二套筒转动连接;

3、引用的文件下肢抬高垫可以根据医护人员的需求进行调节,下肢抬高垫需要人工操作对第二支撑架进行固定,在对第二支撑架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需要对固定装置进行操作,固定步骤比较多,不能快速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肢抬高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下肢抬高垫需要人工对固定装置进行操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下肢抬高垫,包括支撑板和抬高垫本体;

3、抬高垫本体,粘连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

4、还包括:固定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右端,且固定板的上端前后两侧均等间距开设有卡槽;

5、转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前后两侧,通过改变转杆的角度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上安装杆,且上安装杆的下端贯穿有下安装杆,并且下安装杆和上安装杆的内部均等间距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的设置可使挡块卡合在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之间。

7、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杆的通孔内部安装有螺纹,所述下安装杆的下端焊接有地板,且下安装杆可在上安装杆内部升降,并且上安装杆的前后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挡块,使上安装杆与下安装杆可以相互滑动。

8、优选的,所述挡块的移动距离大于下安装杆内侧到上安装杆外侧的距离,且挡块的外端直径大于上安装杆上的通孔直径,并且挡块在转动的过程可进行前后移动,将上安装杆与下安装杆两者相互固定,进而可以使抬高垫本体的高度被固定住。

9、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卡合有贯穿杆,且贯穿杆的前后两端均焊接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的直径大于卡槽的内径,可将贯穿杆卡合在不同的卡槽内部,进而对抬高垫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

10、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下端与贯穿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升降高度等于上安装杆上最上方通孔到最下方通孔的距离,所述安装板呈圆环结构,且安装板对贯穿杆的两端进行限位,避免贯穿杆在卡槽内部进行滑动,防止转杆与贯穿杆脱离。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呈“工”字形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板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板的转动角度小于90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下肢抬高垫,可对倾斜角度和竖直高度进行调节,在对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操作简单,不需要对固定装置进行操作,可快速的调节,具体内容如下:

13、1.转杆转动使贯穿杆卡合在不同的卡槽内部,进而可以对抬高垫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不需要对固定装置进行操作,可快速的对贯穿杆进行限位,操作简单;

14、2.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相互滑动,进而可以对抬高垫本体的竖直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医护人员后期对下肢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避免下肢发生水肿。



技术特征:

1.下肢抬高垫,包括支撑板(4)和抬高垫本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下端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上安装杆(7),且上安装杆(7)的下端贯穿有下安装杆(8),并且下安装杆(8)和上安装杆(7)的内部均等间距开设有通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杆(7)的通孔(9)内部安装有螺纹,所述下安装杆(8)的下端焊接有地板(1),且下安装杆(8)可在上安装杆(7)内部升降,并且上安装杆(7)的前后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挡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2)的移动距离大于下安装杆(8)内侧到上安装杆(7)外侧的距离,且挡块(12)的外端直径大于上安装杆(7)上的通孔(9)直径,并且挡块(12)在转动的过程可进行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的内部卡合有贯穿杆(10),且贯穿杆(10)的前后两端均焊接有安装板(11),并且安装板(11)的直径大于卡槽(3)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的下端与贯穿杆(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的升降高度等于上安装杆(7)上最上方通孔(9)到最下方通孔(9)的距离,所述安装板(11)呈圆环结构,且安装板(11)对贯穿杆(10)的两端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呈“工”字形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板(4)与固定板(2)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板(4)的转动角度小于90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下肢抬高垫,包括支撑板和抬高垫本体;抬高垫本体,粘连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还包括:固定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右端,且固定板的上端前后两侧均等间距开设有卡槽;转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前后两侧,通过改变转杆的角度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该下肢抬高垫,转杆转动使贯穿杆卡合在不同的卡槽内部,进而可以对抬高垫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不需要对固定装置进行操作,可快速的对贯穿杆进行限位,操作简单,可快速的调节,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相互滑动,进而可以对抬高垫本体的竖直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医护人员后期对下肢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避免下肢发生水肿。

技术研发人员:胡慧丹,朱红芳,潘晓晓,陈晓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