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保温套

文档序号:36465673发布日期:2023-12-21 20:4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肢体保温套

本技术涉及手术辅助器械,特别是一种肢体保温套。


背景技术:

1、临床上手术室的温度较低,一般都控制在20-24℃度左右,设置低温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一、较低的温度,可抑制手术室内细菌的繁殖,由于手术室空间相对密闭,如果内部温度过高,可造成空气内大量细菌繁殖,引起手术器械和病人的切口感染,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二、手术的过程中医生要穿着手术衣,病人需要铺无菌单,如果手术室的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医生和病人大量出汗,出现脱水,甚至中暑的表现。

2、同时由于一些手术时间过长,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下肢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不变,造成下肢血液流速降低,进而因血液流通不畅导致温度下降,加之由于手术室温度较低,因此在患者进行手术中往往感到下肢冰冷不适,因此需要对长时间手术的患者进行下肢保暖,现有的术中下肢保暖用具多采用长筒袜进行保暖,但这种保暖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长筒袜只能阻挡下肢热量散发流失,无法自身产生热量,因此保暖效果不佳,同时无法缓解患者下肢血液流通不畅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下肢温度降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肢体保温套,有效的解决了术中患者下肢冰冷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壳,主体壳上端前后两侧分别为弧口朝下的弧形面,两个弧形面上分别设有弧形的支撑板,支撑板内表面上设有加热层,弧形面上及支撑板上分别开设有矩形且左右方向的通槽,主体壳内设有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可左右滑动的滑块,滑块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柱,转柱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伸缩柱,伸缩柱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底面经弹簧连接有滑柱,两个滑柱的相对端分别设有u形板,u形板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可伸出通槽的按摩柱。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对手术中的患者下肢进行保暖,同时对下肢进行反复的按摩,促进下肢血液流动,防止由于血液流通不畅导致的肢体温度下降,避免患者在术中出现下肢冰凉不适的感觉。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保温套,包括主体壳(1),其特征在于,主体壳(1)上端前后两侧分别为弧口朝上的弧形面,两个弧形面上分别设有弧形的支撑板(2),支撑板(2)内表面上设有加热层(3),弧形面上及支撑板(2)上分别开设有矩形且左右方向的通槽(4),主体壳(1)内设有位于两个支撑板(2)之间且可左右滑动的滑块(5),滑块(5)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柱(6),转柱(6)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伸缩柱(7),伸缩柱(7)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底面经弹簧(8)连接有滑柱(9),两个滑柱(9)的相对端分别设有u形板(10),u形板(10)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可伸出通槽(4)的按摩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柱(6)上同轴设有位于滑块(5)前方的齿轮(12),主体壳(1)上侧壁上设有位于齿轮(12)上方且可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5)下端设有前后方向的矩形框(14),主体壳(1)下侧壁上设有上下轴向的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前后方向的转杆(15),转杆(15)上端设有插入矩形框(14)内的插柱(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柱(11)外缘面上球铰有多个按摩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上端设有弹性带(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层(3)为柔软布类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壳(1)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置脚板(18)。


技术总结
一种肢体保温套,有效的解决了术中患者下肢冰冷的问题;包括主体壳,主体壳上端前后两侧分别为弧口朝下的弧形面,两个弧形面上分别设有弧形的支撑板,支撑板内表面上设有加热层,弧形面上及支撑板上分别开设有矩形且左右方向的通槽,主体壳内设有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可左右滑动的滑块,滑块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柱,转柱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伸缩柱,伸缩柱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底面经弹簧连接有滑柱,两个滑柱的相对端分别设有U形板,U形板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可伸出通槽的按摩柱;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杜迎杰,朱玉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