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5728发布日期:2024-02-02 21:3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动脉穿刺是临床上常见的有创操作,便于准确地监测血压和频繁采血,并且桡动脉是最常见的穿刺部位。

2、在对患儿进行桡动脉穿刺时,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且天性好动,配合度低,若不对其进行束缚,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害怕而摆动或者挣脱手臂,增加了桡动脉穿刺成功的难度,如果穿刺失败,则需要由医护人员或者家属对穿刺点按压止血5-10分钟,如果患儿不配合且家属按压力度或者时间不够,部位不准确,则容易导致出血,这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3、另外,桡动脉穿刺采血的传统方法是基于解剖学知识和动脉搏动进行触诊盲穿,往往需要多次尝试,特别是在婴幼儿或患有低血压、水肿和肥胖的患者中,反复的尝试可能会由于动脉痉挛或损伤而导致更困难的穿刺采血,还可能增加血栓和血肿形成的发生率。

4、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可以固定手臂、可以代替人工按压止血以及能够准确定位桡动脉穿刺点的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具有可以固定手臂、可以代替人工按压止血以及能够准确定位桡动脉穿刺点的优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包括手臂托以及设置在手臂托前端的手掌托,手臂托和手掌托之间设置有手腕部,手腕部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腕的凸垫;其区别特征在于:该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还包括约束带、压迫止血带、充气囊和定位绑带;所述约束带设置有多条,多条约束带均匀分布在手臂托和手掌托上,用于固定患儿的手臂和手掌;压迫止血带设置在手腕部的其中一侧,压迫止血带的两端均可与手腕部的两侧可拆卸地连接;充气囊设置在压迫止血带的表面,充气囊可在充气后膨胀并向穿刺点施加压力;定位绑带相对于压迫止血带设置在手腕部的另一侧,定位绑带的端部与手腕部的侧壁可拆卸地连接,其带身的两面均设置有桡骨茎突固定点比对点和刻度。

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绑带的带身上设置有穿刺参考点,穿刺参考点为圆环。

5、更进一步地,该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还包括导气管和充气球;所述充气囊设有给其充气和放气的气阀;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气阀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充气球固定连接。

6、更进一步地,所述手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压迫止血带和定位绑带的端部均设置有魔术贴,压迫止血带和定位绑带的端部与手腕部的侧壁通过魔术贴粘接。

7、更进一步地,所述压迫止血带远离手腕部的一端设置有两条分支带,两条分支带间隔设置,两条分支带之间的间隙可以通过定位绑带,分支带的带身上设置有魔术贴,分支带可与手腕部的侧壁通过魔术贴粘接。

8、更进一步地,所述凸垫由多层子垫堆叠而成,相邻的子垫通过魔术贴粘接,最底层的子垫与手腕部的表面通过魔术贴粘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穿刺前,将患儿的手臂和手掌通过约束带分别固定在手臂托和手掌托上,在固定手掌和手臂的同时也固定了手腕,另外通过定位绑带的桡骨茎突固定点比对点定位桡骨茎突,再通过定位绑带上的刻度可以准确的定位桡动脉的位置,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再穿刺失败或穿刺结束后,可以将压迫止血带跨过手腕并将端部与手腕部的侧壁连接,之后通过对充气囊充气,充气囊充气膨胀后可以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代替人工按压止血,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包括手臂托(1)以及设置在手臂托(1)前端的手掌托(2),手臂托(1)和手掌托(2)之间设置有手腕部(3),手腕部(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腕的凸垫(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约束带(5)、压迫止血带(6)、充气囊(7)和定位绑带(8);所述约束带(5)设置有多条,多条约束带(5)均匀分布在手臂托(1)和手掌托(2)上,用于固定患儿的手臂和手掌;压迫止血带(6)设置在手腕部(3)的其中一侧,压迫止血带(6)的两端均可与手腕部(3)的两侧可拆卸地连接;充气囊(7)设置在压迫止血带(6)的表面,充气囊(7)可在充气后膨胀并向穿刺点施加压力;定位绑带(8)相对于压迫止血带(6)设置在手腕部(3)的另一侧,定位绑带(8)的端部与手腕部(3)的侧壁可拆卸地连接,其带身的两面均设置有桡骨茎突固定点比对点(81)和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绑带(8)的带身上设置有穿刺参考点(82),穿刺参考点(82)为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气管(9)和充气球(10);所述充气囊(7)设有给其充气和放气的气阀(71);所述导气管(9)的一端与气阀(71)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充气球(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部(3)的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20),压迫止血带(6)和定位绑带(8)的端部均设置有魔术贴(20),压迫止血带(6)和定位绑带(8)的端部与手腕部(3)的侧壁通过魔术贴(20)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止血带(6)远离手腕部(3)的一端设置有两条分支带(61),两条分支带(61)间隔设置,两条分支带(61)之间的间隙可以通过定位绑带(8),分支带(61)的带身上设置有魔术贴(20),分支带(61)可与手腕部(3)的侧壁通过魔术贴(20)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垫(4)由多层子垫(41)堆叠而成,相邻的子垫(41)通过魔术贴(20)粘接,最底层的子垫(41)与手腕部(3)的表面通过魔术贴(20)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托(1)和手掌托(2)上均设置有放置槽(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托(1)和手掌托(2)的两侧均设置有环扣(40),环扣(40)用于穿过约束带(5)的两端,约束带(5)的带身上设置有魔术贴(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包括手臂托以及设置在手臂托前端的手掌托,手臂托和手掌托之间设置有手腕部,手腕部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腕的凸垫;该儿童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还包括约束带、压迫止血带、充气囊和定位绑带;所述约束带设置有多条,多条约束带均匀分布在手臂托和手掌托上,用于固定患儿的手臂和手掌;压迫止血带设置在手腕部的其中一侧,压迫止血带的两端均可与手腕部的两侧可拆卸地连接;充气囊设置在压迫止血带的表面,充气囊可在充气后膨胀并向穿刺点施加压力;定位绑带相对于压迫止血带设置在手腕部的另一侧。本技术具有可以固定手臂、可以代替人工按压止血以及能够准确定位桡动脉穿刺点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水仙,莫小洁,廖晨,何静,曹婷,岳欣蕾,朱碧云,卢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