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锁关节骨折手术用骨体连续性弹性修复装置

文档序号:37462466发布日期:2024-03-28 18:4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肩锁关节骨折手术用骨体连续性弹性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折修复,尤其是涉及一种肩锁关节骨折手术用骨体连续性弹性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骨折是指暴力损伤后骨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断,同时还可能伴有骨与骨之间韧带断裂及周围结缔组织损伤。

2、骨折通常表现为局部的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骨擦音和骨擦感等。目前,骨折修复方式通常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从而通过固定的方式来恢复骨体的连续性,然后通过人体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增生来实现骨折部位的完整性修复。

3、但现有的骨折修复方式不能实现骨折的弹性修复,尤其是骨体原先是由韧带进行连接的关节,如肩锁关节,一旦韧带断裂、或韧带与一侧骨头的连接处撕裂,会导致骨体的连续性中断和功能障碍,此时在切开复位后采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时,由于克氏针是质地坚硬的内支撑物,因此无法修复断裂或撕裂的韧带,同时克氏针还缺乏原有韧带的弹性,导致患者肩关节的部分运动功能受限,影响修复效率,延长康复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锁关节骨折手术用骨体连续性弹性修复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肩锁关节骨折手术用骨体连续性弹性修复装置,包括:

4、上夹板,其上沿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上扎带;

5、上转杆,垂直设置于所述上夹板的一侧长边上;

6、上紧固杆,垂直固连于所述上转杆上,在所述上紧固杆的远离上转杆端设置有紧固套环和伸缩卡齿;

7、下夹板,其上沿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下扎带;

8、下转杆,垂直固连于所述下夹板的一侧长边上;

9、下紧固杆,垂直固连于所述下转杆上,在所述下紧固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穿过所述紧固套环与所述伸缩卡齿适配卡接的齿条;

10、定位架,由一对与所述上夹板的短边长度方向一致的横杆、和连接于两所述横杆一端的连接杆构成c形结构,所述定位架的其中一横杆贴合铰连于所述上夹板的一侧短边上,在两所述横杆上对应开设有多对断面呈c形的定位孔;

11、克氏针,适配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中,在所述克氏针的靠近尖刺端开设有插孔;

12、弹性牵引绳,其下端设置有适配插装于所述插孔内的插杆;

13、第一挡垫,固连于所述弹性牵引绳上端;及

14、第二挡垫,其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杆相适配的穿孔,所述穿孔的一侧口沿处设置有用于插杆穿过的套筒。

1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牵引绳上套装有多个垫片,所述垫片上开设有所述插杆穿过的通孔,能够根据实际的实用需要合理的在第二挡垫上方的弹性牵引绳上套装垫片,进而使弹性牵引绳能够保持张紧状态对肩锁关节骨折处骨体进行弹性牵拉连接。

16、进一步的,在所述上紧固杆的杆壁上开设有用于收合所述伸缩卡齿的收合槽,所述收合槽的槽底开设有内螺纹穿孔,所述内螺纹穿孔内螺接穿设有顶推螺杆,所述顶推螺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伸缩卡齿转动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旋拧顶推螺杆来实现伸缩卡齿伸出上紧固杆外、或收缩于上紧固杆内。

17、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上夹板和下夹板来分别固定于肩锁关节骨折断裂处的两骨体上,同时配合转动连接于上夹板上的上紧固杆、以及转动连接于下夹板上的下紧固杆,从而使骨折断裂的两骨体能够再次贴合在一起;此时再借助带有定位孔的定位架、以及能够自定位孔中适配穿过的克氏针,从而在骨折断裂处的骨体上形成穿刺孔道,并在克氏针退出时能够牵拉一弹性牵引绳埋设于穿刺孔道中,进而形成对骨折断裂处的弹性牵引,实现对带有韧带损伤的肩锁关节骨折部位的弹性修复,实现模拟生理条件下的韧带牵引修复,恢复肩锁关节处的生理功能,提高骨折部位的修复效率,缩短康复周期。



技术特征:

1.一种肩锁关节骨折手术用骨体连续性弹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锁关节骨折手术用骨体连续性弹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牵引绳上套装有多个垫片,所述垫片上开设有所述插杆穿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锁关节骨折手术用骨体连续性弹性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紧固杆的杆壁上开设有用于收合所述伸缩卡齿的收合槽,所述收合槽的槽底开设有内螺纹穿孔,所述内螺纹穿孔内螺接穿设有顶推螺杆,所述顶推螺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伸缩卡齿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肩锁关节骨折手术用骨体连续性弹性修复装置,包括上夹板,其上均布有上扎带;上转杆,垂直设置于上夹板上;上紧固杆,垂直固连于上转杆上,其上设置有紧固套环和伸缩卡齿;下夹板,其上均布有下扎带;下转杆,垂直固连于下夹板上;下紧固杆,垂直固连于下转杆上,其上设置有齿条;定位架,由一对横杆和一连接杆构成,其中一横杆贴合铰连于上夹板上,两横杆上对应开设有多对定位孔;克氏针,适配穿设于定位孔中,其靠近尖刺端开设有插孔;弹性牵引绳,其下端设置有插杆;第一挡垫,固连于弹性牵引绳上端;第二挡垫,其上开设有穿孔,穿孔一侧设置有套筒。本技术优点在于实现肩锁关节骨折部位的弹性修复,缩短康复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侠,刘颖,常琳琳,张晴,蔡蕊,肖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