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支被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8950发布日期:2024-04-18 11:37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支被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支被架,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支被架。


背景技术:

1、烧伤患者在愈合早期,由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有大量组织液渗出,为了在避免患者创面感染的同时还能保持患者身体适温,医院通常会使用支被架或避空架,使其可以在隔离棉被与患者创面直接接触的前提下,保持患者的体温正常。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支被架,一般都是直接放置于病床上,将患者周身罩住后铺设棉被,支被架本身与病床的连接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移位,导致棉被频频滑落,保温效果不够好,并且关于支被架安装位置的可调节性不高,会无差别的将患者的整个身体罩住,不便于医护人员随时查看创面,或切换led红蓝光等进行辅助治疗,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支被架,能与病床稳定连接、增强保温效果,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创面位置进行安装,提高了装置的可调节性和实用性。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调支被架,包括:

3、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有两件且相对设置,两件安装架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

4、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有四件且呈矩形阵列分别固定设置在两安装架上,每件所述固定座内部均沿竖直方向滑动设有抵接板;

5、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有两件且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安装架上,位于同一安装架上的两抵接板和驱动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驱动杆用于通过连接组件来驱使两抵接板同步做竖直上下移动;

6、搭板,所述搭板有两件且组合形成半圆形结构,两件搭板之间通过活动杆活动连接;

7、滑轨,所述滑轨有两件且分别固定设置在两安装架上,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搭板与滑轨滑动连接且均设有阻挡件,阻挡件用于对搭板与滑轨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

8、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向两边拉开伸缩杆,使安装架的间距与病床的宽度相适应,再根据患者的实际创面位置选择与病床的连接位置,利用固定座、抵接板和驱动杆等结构将安装架稳定连接在病床上,棉布搭设覆盖在搭板上,即能对患者起到针对性的避空隔离作用,避免了棉被无差别覆盖患者的全身,在增强保温效果的同时还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患者情况,进一步的,搭板与安装架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滑轨和阻挡件进行调节、定位,提高了装置的可调节性和实用性。

9、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座为u型结构;每组第一连接组件均包括沿横向转动设置于安装架内部的传动杆、两件一一对应转动设置于安装架内部两端的螺纹杆、与两螺纹杆分别固定连接的两件从动锥齿轮以及与两从动锥齿轮一一对应传动啮合的两件主动锥齿轮,两主动锥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传动杆的相对两端;每个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通过支杆与同一端的抵接板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座底部均对应开设有供该支杆滑动穿出的通孔;所述驱动杆通过第二连接组件驱动传动杆转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驱动同一侧的两个抵接板做同步上下移动,将安装架与病床稳定连接或分离。

11、优选的,每个所述滑轨的侧壁上均沿搭板的移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阻挡件为与该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一端通过螺纹孔穿入滑轨内部后与搭板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患者创面的实际位置来进一步的改变搭板的位置,提高装置的可调节性。

13、优选的,每个所述搭板均通过调节杆与对应的滑轨连接;调节杆包括与滑轨滑动连接的外套筒、沿竖直方向与外套筒滑动连接的竖杆、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在外套筒上的插孔、开设在竖杆上的插槽以及固定螺栓,所述竖杆远离外套筒的一端与搭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插孔后与插槽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改变搭板的高度,以适应患者的实际情况,便于通风或进行led红蓝光等辅助治疗的操作。

15、优选的,所述伸缩杆有两件且分别设置在安装架的相对两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加强两个安装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搭板均为内部中空结构且沿其移动方向滑动设有延长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加大对棉被的避空支撑面积,以适应患者创面的大小。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通过设置搭板、安装架、固定座和抵接板等结构,使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创面位置来对安装架的安装位置进行选定,进行针对性的避空支撑,避免了现有支被架无差别覆盖患者全身所造成的不便,还可以将支被架整体与病床相对固定连接,防止棉被受外界影响而滑落,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看或进行led红蓝光等辅助治疗操作;

21、2、通过设置滑轨和阻挡件等结构,使可以进一步改变搭板相对于安装架的位置,提高装置整体的可调节性和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支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座(3)为u型结构;每组第一连接组件(6)均包括沿横向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内部的传动杆(601)、两件一一对应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内部两端的螺纹杆(602)、与两螺纹杆(602)分别固定连接的两件从动锥齿轮(603)以及与两从动锥齿轮(603)一一对应传动啮合的两件主动锥齿轮(604),两主动锥齿轮(604)分别固定连接在传动杆(601)的相对两端;每个螺纹杆(602)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块(605),滑块(605)通过支杆与同一端的抵接板(4)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座(3)底部均对应开设有供该支杆滑动穿出的通孔;所述驱动杆(5)通过第二连接组件驱动传动杆(60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轨(9)的侧壁上均沿搭板(7)的移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阻挡件(10)为与该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一端通过螺纹孔穿入滑轨(9)内部后与搭板(7)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搭板(7)均通过调节杆(11)与对应的滑轨(9)连接;调节杆(11)包括与滑轨(9)滑动连接的外套筒(1101)、沿竖直方向与外套筒(1101)滑动连接的竖杆(1102)、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在外套筒(1101)上的插孔(1103)、开设在竖杆(1102)上的插槽(1104)以及固定螺栓(1105),所述竖杆(1102)远离外套筒(1101)的一端与搭板(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1105)的一端穿过插孔(1103)后与插槽(110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有两件且分别设置在安装架(1)的相对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7)均为内部中空结构且沿其移动方向滑动设有延长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支被架,包括:安装架,安装架有两件且相对设置;固定座,固定座有四件且每件固定座内部均沿竖直方向滑动设有抵接板;驱动杆,驱动杆有两件且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安装架上,位于同一安装架上的两抵接板和驱动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驱动杆用于通过第一连接组件来驱使两抵接板同步做竖直上下移动;搭板,搭板有两件且组合形成半圆形结构;滑轨,滑轨有两件且分别固定设置在两安装架上,位于同一侧的搭板与滑轨滑动连接且均设有阻挡件。本技术能与病床稳定连接、增强保温效果,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创面位置进行安装,提高了装置的可调节性和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达建,谢云芳,杨小莉,蒋怀春,张冬梅,钟昌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