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60200发布日期:2024-01-26 23:2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引流器,具体为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1、小儿畸形再造术后需要给予负压引流,负压还不能太大,临床上没有与之匹配的负压引流器,临床上往往采用真空针管来进行负压操作;这样的话不仅无法对付负压速率进行控制,而且效果不理想;因此,急需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来解决当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空针管操作无法对付负压速率进行控制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大大满足了医护人员的治疗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包括本体,本体上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瓶,本体内贯穿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收集瓶相连接;本体内设置有与收集瓶相连接的吸气孔,本体上设置有与吸气孔相配合的第一换气孔;第一换气孔和吸气孔内均设置有第一控制机构;本体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换气孔和吸气孔相配合的活塞,本体内设置有与活塞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

3、进一步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吸气孔内固接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固定环,吸气孔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固定环相配合的活动控制板;活动控制板同轴固接有第一活动滑柱,第一活动滑柱与第一固定块滑动连接,第一活动滑柱外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活动控制板固接,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固接。

4、进一步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本体内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蜗杆,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固定蜗杆相啮合的第一固定蜗轮,第一固定蜗轮同轴固接有第一旋转螺柱,本体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旋转螺柱相啮合的第一滑动螺套,第一滑动螺套与活塞同轴固接。

5、进一步地:第一换气孔和吸气孔内第一控制机构方向相反。

6、进一步地:本体内固接有多个第一外柱,活塞上固接有与第一外柱相配合的第一内柱;第一外柱与第一内柱滑动连接。

7、进一步地:第一内柱为多边形柱。

8、进一步地:收集瓶由透明材质构成。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增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功能全面,第一控制机构与第二控制机构间的配合保证了负压引流功能的完整,同时也实现了对负压速率的控制;有效满足了临床对负压引流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本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瓶(2),本体(1)内贯穿有连接管(3),连接管(3)与收集瓶(2)相连接;本体(1)内设置有与收集瓶(2)相连接的吸气孔(5),本体(1)上设置有与吸气孔(5)相配合的第一换气孔(4);第一换气孔(4)和吸气孔(5)内均设置有第一控制机构;本体(1)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换气孔(4)和吸气孔(5)相配合的活塞(10),本体(1)内设置有与活塞(10)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机构包括吸气孔(5)内固接的第一固定块(13)和第一固定环(14),吸气孔(5)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固定环(14)相配合的活动控制板(15);活动控制板(15)同轴固接有第一活动滑柱(16),第一活动滑柱(16)与第一固定块(13)滑动连接,第一活动滑柱(16)外套接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一端与活动控制板(15)固接,复位弹簧(17)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13)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控制机构包括本体(1)内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蜗杆(6),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固定蜗杆(6)相啮合的第一固定蜗轮(7),第一固定蜗轮(7)同轴固接有第一旋转螺柱(8),本体(1)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旋转螺柱(8)相啮合的第一滑动螺套(9),第一滑动螺套(9)与活塞(10)同轴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换气孔(4)和吸气孔(5)内第一控制机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本体(1)内固接有多个第一外柱(11),活塞(10)上固接有与第一外柱(11)相配合的第一内柱(12);第一外柱(11)与第一内柱(1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内柱(12)为多边形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收集瓶(2)由透明材质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引流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儿畸形再造术后护理用小型负压引流器;包括本体,本体上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瓶,本体内贯穿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收集瓶相连接;本体内设置有与收集瓶相连接的吸气孔,本体上设置有与吸气孔相配合的第一换气孔;第一换气孔和吸气孔内均设置有第一控制机构;本体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换气孔和吸气孔相配合的活塞,本体内设置有与活塞相配合的第二控制机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空针管操作无法对付负压速率进行控制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大大满足了医护人员的治疗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徐改萍,丁晓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