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口腔清洁,特别涉及一种刷柄和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1、现如今,电动牙刷越来越普及。电动牙刷的刷柄通过驱动轴带动刷头运动,运动的刷头与牙齿或者牙龈接触,从而对用户口腔进行清洁。
2、其中,刷柄的壳体的一端设有开口,驱动轴显露于开口处。为保证驱动轴运动的顺畅性,相关技术中常采用驱动轴与壳体间隙设置。而在电动牙刷的使用过程中,壳体的开口处难免会沾染水,水容易从驱动轴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入刷柄的内部,而易导致刷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刷柄和电动牙刷,能够实现同时保证密封防水效果和输出轴的运动顺畅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刷柄,包括:
3、手柄壳,具有容纳腔和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轴孔;
4、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具有输出轴,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绕自身轴向进行往复转动,以及能够驱动所述输出轴沿自身轴向进行伸缩运动,所述输出轴从所述轴孔穿出所述手柄壳外,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轴孔内的部分与所述轴孔的孔壁之间限定出第一间隙;以及
5、弹性密封件,至少部分所述弹性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部、变形部及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输出轴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手柄壳的内壁抵接,至少所述变形部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以在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手柄壳进行往复转动以及伸缩运动中至少一种时提供形变余量。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形部包括环绕所述输出轴的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能够在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上伸缩,且能够绕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发生扭转;
7、其中,所述褶皱结构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延伸设置,或,所述褶皱结构沿所述输出轴的径向延伸设置且所述褶皱结构位于所述轴孔的孔口处。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褶皱结构包括多个褶皱部,多个所述褶皱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依次连接,或者,多个所述褶皱部沿与所述输出轴的径向依次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褶皱结构包括一拱起部,所述拱起部显露于所述轴孔外,且所述拱起部外露于所述轴孔的表面朝向所述轴孔外拱起。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褶皱结构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褶皱结构与所述轴孔的孔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且所述褶皱结构与所述输出轴之间存在第三间隙。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小于所述第三间隙。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形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填充于所述轴孔的孔口处;
13、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周侧面与所述轴孔的孔壁抵接,或,所述连接部的周侧面与所述轴孔的孔壁间隙配合。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周侧面与所述轴孔的孔壁间隙配合,且所述连接部的周侧面与所述轴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值小于等于0.5mm。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刷柄还包括:
16、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靠近所述轴孔的一端具有通孔,所述输出轴依次穿设于所述通孔和所述轴孔;
17、所述安装支架靠近所述轴孔的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构设形成第四间隙,所述第二密封部填设于所述第四间隙。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所述轴孔的方向,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阶梯式地增大,形成第一台阶结构;
19、所述第二密封部至少具有相连的端面和侧周面,所述端面沿所述输出轴的径向延展,所述侧周面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端面和所述侧周面均抵接所述第一台阶结构的内表面。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面设有第一密封凸起,所述第一密封凸起沿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周向设置,并抵接所述第一台阶结构的内表面。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周面设有第二密封凸起,所述第二密封凸起沿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周向设置,并抵接所述第一台阶结构的内表面。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所述轴孔的方向,所述安装支架靠近所述轴孔的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阶梯式地增大,形成第二台阶结构,所述第二台阶结构和所述第一台阶结构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第四间隙。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刷柄还包括箍紧件,所述箍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用于使所述第一密封部抵压所述输出轴。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箍紧件为弹簧卡箍;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内周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周面设有连接槽,所述箍紧件设于所述连接槽内。
2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牙刷,该电动牙刷包括:
28、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刷柄;和
29、刷头,所述刷头与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容纳腔外的部分可拆卸连接。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壳靠近所述刷头的一端与所述刷头之间具有距离d,所述刷头能够在所述输出轴的驱动下向所述手柄壳运动距离l,则满足关系:d≥l+0.5mm。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壳靠近所述刷头的一端与所述刷头之间具有距离d,2mm≤d≤5mm。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容纳腔外的部分设有卡槽,所述刷头设有用于与所述输出轴插接配合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内壁设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凸起用于设置在所述卡槽内;
33、所述卡槽与所述手柄壳靠近所述刷头的一端之间的距离d’满足关系:2mm≤d’≤5mm。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状并形成有在径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扁位,两个所述扁位延伸至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
35、所述刷头内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输出轴插接配合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包括第一夹紧面和第二夹紧面,所述连接腔通过所述第一夹紧面和所述第二夹紧面分别抵接两所述扁位以将所述输出轴进行限位夹紧;
36、其中,两所述扁位沿所述输出轴自身轴向的延伸长度不同。
37、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了设置弹性密封件对轴孔处进行密封,并通过设置变形部的方式支持输出轴的多种运动,从而既保证了密封防水效果,也保证了输出轴的运动顺畅性,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38、本技术实施例具体在输出轴与轴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弹性密封件设于第一间隙。弹性密封件的第一密封部抵接输出轴,第二密封部与手柄壳的内壁抵接,使得水既无法从输出轴和弹性密封件的间隙进入容纳腔,也无法从弹性密封件和容纳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容纳腔,密封效果较好。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使得变形部能够充分的进行形变,输出轴运动带动第一密封部运动,变形部能够随第一密封部发生伸缩形变和/或扭转形变,从而能够在输出轴在相对于手柄壳进行往复转动以及伸缩运动中至少一种时提供变形余量,弹性密封件不会在在输出轴的反复移动拉扯下失效或者损坏,保证结构稳定性,延长弹性密封件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