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饮食控制的胃部支撑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93729发布日期:2024-04-18 12:28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饮食控制的胃部支撑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减肥产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饮食控制的胃部支撑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目前,超重或肥胖人口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世界肥胖联合会日前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按照目前的趋势,如果不优先考虑预防、治疗以及相关的支持性措施,未来12年内,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可能有51%的人口,也就是超过40亿人肥胖或超重。

2、减肥产品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一类产品,市面上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减肥产品,包括减肥药、减肥茶、减肥餐、减肥器械等等。但是,减肥产品的效果和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一些减肥产品可能含有药物成分或添加剂,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各种不良副作用,例如心脏问题、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问题等。部分减肥产品还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同时,很多减肥产品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明显的减肥效果,但这往往是水分和肌肉的流失,而非真正的脂肪减少。一旦停止使用减肥产品,很多人会出现反弹现象,重新恢复到原来的体重甚至超过。

3、较为有效的减肥方法是饮食控制、运动等,但这些方法需要长期坚持,且效果不稳定。饮食控制在减肥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但也面临诸多难度,饥饿感、心理压力、环境因素以及食物选择都会直接影响饮食控制的程度。尤其是对于食物爱好者,饮食控制的难度非常大。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功能性产品,以有效减小饮食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饮食控制的胃部支撑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饮食控制的胃部支撑装置,其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胃部支撑剂;

4、胃部支撑剂为若干首尾相连的条状物形成的支撑结构,条状物包括吸水芯体以及包裹在吸水芯体外侧的柔性微孔膜;

5、吸水芯体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阿魏酸和水混合所得;柔性微孔膜是通过聚己内酯与二氯甲烷混合后流延在平整板体上成膜制得。

6、在这种胃部支撑装置中,吸水芯体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阿魏酸之间交联形成的凝胶片。该凝胶片含有丰富的网状结构,遇到水后会吸水进一步膨胀,体积变大。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纤维素的羧甲基化衍生物,其常作为增稠剂用于食品中,其独立存在时,不具有吸水特性。阿魏酸是当归、川芎、升麻、酸枣仁等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辐射和抗氧化功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当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阿魏酸进行交联后,通过分子间的枝接交联形成丰富的网状结构,吸水性能极佳,具有高膨胀性,且均为食品级原料,安全无副作用。

7、在这种胃部支撑装置中,柔性微孔膜为可食用的外封膜,其是通过将聚己内酯溶解后延展成膜制得。聚己内酯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可在其基架上正常生长,并容易被降解成co2和h2o。在本技术方案中,柔性微孔膜用于包裹吸水芯体,以形成支撑结构。

8、该胃部支撑装置的核心为位于壳体内的胃部支撑剂。当人体服用该胃部支撑装置后,壳体(例如胶囊)在胃液中被分解,释放内部的胃部支撑剂,该胃部支撑剂在接触到胃液后,内部的吸水芯体通过柔性微孔膜上的小孔,吸水膨胀,形成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取决于胃部支撑剂中条状物的数量。该支撑结构的几个顶点在膨胀后会接触到胃壁,使人产生饱腹感,便于进行饮食控制,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9、进一步地,上述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阿魏酸的质量比为900-1200:1。

10、进一步地,上述阿魏酸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9-1.1g:20000ml。

1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阿魏酸之间的质量比,以及阿魏酸与水的质量体积比,能够得到结构丰富的空间网状结构,提高吸水性,使得该胃部支撑装置在胃液中能形成吸水膨大,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阿魏酸的比例过小或过多,难以与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其中,更为优选地,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阿魏酸以及水的添加量比例为1000g:1g:20000ml。

12、进一步地,上述聚己内酯与二氯甲烷的质量体积比为25-60g:1000ml。

13、聚己内酯,难溶于水,在二氯甲烷中溶解性高,通过控制聚己内酯与二氯甲烷的质量体积比,能够控制聚己内酯的浓度,最后延展形成厚度适当的柔性微孔膜,厚度约为5-15μm。

14、进一步地,上述每个支撑结构中条状物的数量为3-6个,条状物中吸水芯体为两片间隔距离1.5-2.5cm的凝胶片。

15、当每个每个支撑结构中条状物的数量为3-6个时,经过收尾相连,并吸水后,能够形成三维立体的支撑结构,例如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使胃壁得到更多的支撑,从而形成更强的饱腹感,使得饮食控制更易实现。

16、优选地,上述支撑结构中条状物的数量为3个,支撑结构为三角形,每个条状物在吸水后的长度为6-8cm。

17、在该技术方案中,三角形的支撑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有利于形成持续的饱腹感。且为了使的其对胃壁的支撑作用更强,每个条状物在吸水后的长度为6-8cm,优选为7cm。

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用于饮食控制的胃部支撑装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9、(1)将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阿魏酸和水混合,干燥后,置于120-180℃下交联2-5h,形成吸水芯体;

20、(2)将聚己内酯与二氯甲烷混合后,流延至平整板体上进行成膜,形成柔性微孔膜;

21、(3)用柔性微孔膜封装吸水芯体,形成条状物,将若干条状物首尾相连进行热合后,形成环状的胃部支撑剂;

22、(4)再将胃部支撑剂折叠后放入壳体内,即得。

23、进一步地,上述热合的工艺参数为:热合温度50-80℃,热合时间0.5-10s。

24、在热合过程,需要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避免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导致的柔性多孔膜融化。较为优选地,热合温度为60-70℃,热合时间为4-8s。

25、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柔性微孔膜的步骤包括:

26、将聚己内酯与二氯甲烷混合,流延至室温下的平整板体上成膜后,采用微针压孔,得到柔性微孔膜;

27、或,将聚己内酯与二氯甲烷混合,流延至温度为90-105℃的平整板体上成膜后,得到柔性微孔膜。

28、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备柔性微孔膜上的微孔可以通过物理造孔法,即在聚己内酯成膜后,使用微针进行压孔;也可以采用化学造孔法,即在聚己内酯成膜过程中,将聚己内酯的二氯甲烷溶液流延至温度为90-105℃的平整板体,由于二氯甲烷的挥发性大,在接触热的平整板体后,会形成气泡并破裂成孔。当然,也可通过在成膜过程中加入化学造孔剂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平整板体仅起到支撑作用,例如可以是四氟乙烯板。

29、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述用于饮食控制的胃部支撑装置在减肥产品中的应用。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饮食控制的胃部支撑装置,当人体服用该胃部支撑装置后,壳体(例如胶囊)在胃液中被分解,释放内部的胃部支撑剂,该胃部支撑剂在接触到胃液后,内部的吸水芯体通过柔性微孔膜上的小孔,吸水膨胀,形成支撑结构,能够在人体内形成膨胀支架,使人达到饱腹感,便于进行饮食控制,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降低饮食控制的难度。

32、2、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饮食控制的胃部支撑装置,均采用食品级原料,且成分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

33、3、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用于饮食控制的胃部支撑装置,降解周期可达1-2周,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类似产品一般在6-7h内即被降解。由此说明,这种胃部支撑装置能够发挥长效的饱腹感,更加有利于对饮食进行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