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肿瘤电场治疗仪的电极片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37871发布日期:2024-03-06 17:0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肿瘤电场治疗仪的电极片组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具体涉肿瘤电场治疗相关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肿瘤电场治疗仪的电极片组合,更便于在皮肤上的贴附使用,保证治疗效果。


背景技术:

1、利用肿瘤治疗电场(“ttfield疗法”)治疗癌症是目前研发前沿之一,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通过便携式、无创的医疗器械实施的疗法,其原理是将特定频率的电场作用于增殖癌细胞的微管蛋白,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使受影响的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生长。

2、目前现有的肿瘤电场治疗仪主要包括电场发生器以及与电场发生器电性连接的电极片(即电极原件的阵列,也称换能器阵列),电极片能够传递交变电场。将电极片放置在身体的相对侧,其中电极和患者的皮肤之间紧密接触,并且以预确定频率在相对的阵列之间施加交流电压以生成所需的电场。

3、ttfield疗法通常持续许多个月甚至数年,因此电极片需要尽可能长的时间与人体皮肤贴附佩戴,且需要贴附紧密,然而长时间的佩戴会对人体皮肤产生较大的影响,会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例如局部红肿、溃疡、过敏等,只能通过定期更换贴附位置来使受影响的皮肤部位得到轮换恢复。另外,因为电极片产品有使用寿命,也需要定期对贴附的电极片本身进行更换。

4、cn102389618a公开了用于长时间对活体施加电场的电极,电极由覆盖有薄介电材料的导电衬底形成,并且多个开放空间通过电极,当电极与患者身体接触时,这些开放空间的分布及尺寸可容许位于电极下面的湿气通过开放空间逸出,可使辐射和对皮肤的损伤减小到最小。但是该电极片仍需要每2-4天周期性更换贴附位置。

5、但更换贴附位置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若贴附的位置不当则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肿瘤电场治疗设备的治疗效果,若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则需频繁前往指定地点联系专业人员更换,极大的影响了使用便利性也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即使是专业人员,也不能保证每一次的贴附都是准确无误的,尤其是每次由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时。

6、综上所述,若不能定期更换贴附位置则会对使用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若定期更换贴附位置或更换贴附的电极片则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非专业人员的操作不能保证准确的贴附位置会导致治疗效果的下降或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极片组合,包含至少2个电极片,其中第一电极片上设有定位槽,第二电极片上设有与定位槽具有互补形状的定位部,定位部能够嵌入所述定位槽中,通过定位槽和定位部的对接可以确定所述电极片的贴附位置;所述电极片组合中的每个电极片之间不连接,相互独立。

2、本技术所述电极贴片可以与电场发生器连接,作为肿瘤治疗电场(“ttfield疗法”)治疗癌症,根据实际需求,电极片组合中的每个电极片可独立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可将分别设有定位槽和定位部的两个电极片组合使用,或者将电极片组合中的多个电极片组合使用。

3、本技术所述电极片组合,组合使用时,先贴附第一电极片,后续根据已贴附的第一电极片位置,贴附上第二电极片,再将第一电极片取下;任选地,当再次需要更换贴附的电极片或更换贴附位置时,可重复以上操作。

4、优选地,两个电极片的形状相同或相似。

5、本技术所述电极片组合中的每个电极片,包括柔性电路板总成,所述柔性电路板总成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柔性电路板面向皮肤的一侧的电极元件,柔性电路板背向皮肤的一侧安装覆盖层。所述覆盖层上设有1个或多个所述定位槽和/或定位部,可以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或更多个所述定位槽和/或定位部。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述电极片组合中的第一电极片的覆盖层边缘形成定位槽,第二电极片的覆盖层边缘形成与定位槽具有互补形状的定位部。

7、进一步地,其中第一电极片的覆盖层的一侧边缘形成1个或多个所述定位槽,可以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或更多个所述定位槽;第二电极片的覆盖层的一侧边缘形成与1个或多个所述定位槽具有互补形状的1个或多个所述定位部,可以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或更多个所述定位部。

8、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和定位部为相互啮合的梳状结构或楔状结构。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述电极片组合中的第一电极片的覆盖层和柔性电路板的形状相同或相近,并且覆盖层完全覆盖柔性电路板;第二电极片的覆盖层和柔性电路板的形状相同或相近,并且覆盖层完全覆盖柔性电路板。

10、更加具体地来说,形状相同或相近是指,柔性电路板包括主干部分和多个分支部分,覆盖层也包括主干部分和多个分支部分;柔性电路板和覆盖层的主干部分的形状相同或相近;柔性电路板和覆盖层的分支部分的形状相同或相近,分支部分在主干部分上的位置、分支部分和主干部分的夹角都相同或相近;以使覆盖层完全覆盖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上的分支部分可以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或更多个。

11、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主干部分和多个分支部分;所述多个分支部分一端与所述主干部分的同一侧连接;所述分支部分与所述主干部分之间的夹角为20°~90°;多个所述分支部分沿所述主干部分的长度方向排列,与所述主干部分共同组成梳状结构;所述覆盖层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延伸方向覆盖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主干部分和多个分支部分;所述电极片组合中的第一电极片的相邻两所述分支部分之间形成与所述分支部分形状对应的所述定位槽,第二电极片的一个分支部分为所述定位部,使所述电极片组合中的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形成相互啮合的梳状结构。在主干部分的一端连接供电线缆。优选地,两个电极片的结构和形状相同或相似。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组合中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均包括平行排列的两所述主干部分;每一主干部分的第一侧均设有多个所述分支部分;第一主干部分的一端与供电线缆连接,第一主干部分通过其末端分支部分的延伸端与第二主干部分的末端连接;第一主干部分上连接的所述分支部分与第二主干部分上连接的所述分支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电极片的第一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与第二电极片的第二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形成相互啮合的梳状结构,第一电极片的第二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与第二电极片的第一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形成相互啮合的梳状结构。

13、或者

14、所述电极片组合中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均包括平行排列的三个所述主干部分;每一所述主干部分的第一侧均设有多个所述分支部分;第一主干部分的一端与供电线缆连接,第一主干部分通过其末端分支部分的延伸端与第二主干部分的末端连接,第二主干部分通过其末端分支部分的延伸端与第三主干部分的末端连接;第一主干部分上连接的所述分支部分、第二主干部分上连接的所述分支部分与第三主干部分上连接的所述分支部分的延伸方向均相同;第一电极片的第一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与第二电极片的第三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形成相互啮合的梳状结构,第一电极片的第二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与第二电极片的第二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形成相互啮合的梳状结构;第一电极片的第三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与第二电极片的第一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形成相互啮合的梳状结构。

15、或者

16、所述电极片组合中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均包括平行排列的两所述主干部分;每一所述主干部分的第一侧均设有多个所述分支部分;第一主干部分的一端与供电线缆连接,第一主干部分通过其末端分支部分与第二主干部分的前端连接;第一主干部分上连接的所述分支部分与第二主干部分上连接的所述分支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同或相反;第一电极片的第一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与第二电极片的第二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形成相互啮合的梳状结构,第一电极片的第二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与第二电极片的第一主干部分和其上链接的分支部分形成相互啮合的梳状结构;优选的,第一主干部分通过其末端分支部分的延伸端或中间与第二主干部分的前端连接。

17、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元件安装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主干部分和分支部分。

18、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组合中任意一个电极片包括按照6行4列排布的24个电极单元。

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述的电极片组合,在电极片的覆盖层背离皮肤的一侧的边缘,沿所述覆盖层的边缘粘贴一圈油性纸,覆盖层优选为无纺布。

20、本技术所述的电极片组合,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之间无间距。

21、本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电极片组合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先贴附第一电极片,后续通过相互啮合的梳状结构将第二电极片贴附到预定位置,贴附好第二电极片后再取下第一电极片;任选地,当再次需要更换电极片或更换贴附位置时,可重复以上操作。

22、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每一电极片上第一主干部分上连接的所述分支部分与第二主干部分上连接的所述分支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反时;

23、组合使用时,先贴附第一电极片,后续根据第一电极片的第一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的位置贴附第二电极片的第二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取下第一电极片的第一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再根据第一电极片的第二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的位置贴附第二电极片的第一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然后取下第一电极片的第二主干部分和其上连接的分支部分;任选地,当再次需要更换电极片或更换贴附位置时,可重复以上操作。

2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肿瘤电场治疗设备,包括:电场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交变电流信号;电极片组合,所述电极片组合为前文所述的电极片组合,所述肿瘤电场治疗设备至少包括1组所述电极片组合;所述电极片组合中的任意电极片可以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肿瘤电场治疗设备至少包括2组所述电极片组合。

25、本技术所述的电极片组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其中任意一个电极片可以根据现有的另一片电极片的位置来进行匹配定位,降低贴附的操作难度和成本,以保证准确的贴附位置和治疗效果。

27、2、通过电极片相互之间无间距的互补结构,如梳状结构,将电极片更换时的位置变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保证治疗效果。

28、3、电极片的分支部分与主干部分形成梳状结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柔性电路板形成的梳状结构相互啮合,相互之间无间距,在保证定期更换电极片或贴附位置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对病灶区域长时间的电场治疗。

29、4、在覆盖层背面边缘设置油性纸,避免电极片更换时第二电极片和第一电极片相互粘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