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部上药装置

文档序号:37411961发布日期:2024-03-25 19:0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腔部上药装置

本发明涉及鼻腔上药,具体涉及一种鼻腔部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1、鼻作为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器官,容易受到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疾病的影响而发生炎症性病变,导致鼻炎、鼻窦炎,主要病理变化是鼻腔和鼻窦黏膜充血、肿胀、增生、萎缩、上皮化生等,出现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喷嚏等症状,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随着医学科学对鼻腔组织结构和治疗机理的研究深入及对中医药治疗鼻腔和鼻窦疾病的临床实践,发现通过鼻腔途径给药在治疗鼻炎、鼻窦炎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和很好的依从性,同时,因解剖相关,因此,鼻腔给药还可有效治疗腺样体肥大、osahs、扁桃体炎、中耳炎,甚至如高血压等全身疾病。是重要的疾病外治方法,目前,鼻腔给药已经开发出很多剂型,其中历史最长的是滴鼻剂。

2、例如公开号为cn219050072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一种鼻咽癌患者鼻腔缓释给药装置,该组件属于鼻腔给药装置技术领域,现有的大多数鼻腔缓释给药装置无法满足鼻腔深部近距离稳定给药、缓释给药注射喷洒器在针对鼻腔深部进行给药时容易把持不稳和不容易控制注射均匀性的问题,通过在注射喷洒器的药剂筒上转动安装有定位件,便于控制给药角度,定位件的转动安装位置可沿药剂筒轴向调节,便于控制给药深度;定位件扩张支撑在鼻孔入口收缩处;药剂筒远离喷头端的一端侧壁上对称内凹设有夹持槽,手指经过夹持槽还可以辅助稳定注射推进件的推进速度,通过以上结构实现针对鼻腔深部近距离灵活、稳定的缓释给药的功能,但是该方案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患者无法自己将上药的管道送入到鼻腔的中鼻道内,对鼻腔的中鼻道内进行上药,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鼻腔部上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腔部上药装置,解决了患者无法自己将上药的管道送入到鼻腔的中鼻道内,对鼻腔的中鼻道内进行上药的问题。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鼻腔部上药装置,包括:放药箱,所述放药箱的顶面设置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内圆壁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格挡块,所述格挡块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环的外部,所述放药箱的顶面开设有通孔;观察组件,所述观察组件设置在所述格挡块的顶面,用于观察鼻腔内部;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部,用于对所述引导管进行定位,所述观察组件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格挡块的顶面,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摄像头,所述格挡块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照明槽,所述照明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灯珠,所述放药箱的顶面设置有显示件,用于显示所述微型摄像头拍摄的画面。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观察组件,患者通过观察组件可以观察到鼻腔的中鼻道内,从而便于后期将引导管送入鼻腔的中鼻道内,对鼻腔的中鼻道内进行上药。

5、较佳的,所述显示件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设置在所述放药箱的顶面,所述放置板的底面开设有放置槽;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所述微型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显示件,显示件可以显示微型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观察鼻腔内部的画面。

7、较佳的,所述引导管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上药孔,所述上药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放药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药箱,当患者将药液放入放药箱的内部后,再开启微型摄像头与灯珠,使得患者自己将引导管鼻腔内部时,此时微型摄像头可以拍摄引导管在鼻腔内部位置的画面,使得患者可以通过显示屏观看到微型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从而便于患者自己进行上药。

9、较佳的,所述定位块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定位槽活动套设在一起,所述定位槽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放置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棒,所述转动棒与所述转动孔转动安装在一起。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棒,由于转动棒转动安装在转动孔的内部,使得显示屏可以在放药箱的顶面进行转动,便于调节显示屏的角度。

11、较佳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固定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内部,所述定位管的顶面螺纹连接有安装环;软管,所述软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环的内部,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一端与所述引导管固定连接在一起;送药件,所述送药件设置在所述放药箱的内部,用于将药水送入所述引导管的内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喷头,当引导管移动到鼻腔内部的中鼻道位置后,再将药液送入引导管的内部,使得引导管内部的药液可以通过喷头喷出,从而便于患者自己对鼻腔内部的中鼻道位置进行上药。

13、较佳的,所述送药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所述放药箱内部的底面,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送药管,所述送药管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管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密封垫,两个所述密封垫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环内部的顶面与所述格挡块内部的顶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环,当安装环与定位管螺纹连接在一起后,再开启第一阀门,使得水泵通过送药管可以将放药箱内部的药液送入到引导管的内部,同时便于后期对使用后的引导管进行清洗消毒。

15、较佳的,所述放药箱的一侧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明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明板,使用者通过透明板可以观察到放药箱内部药液使用量。

17、较佳的,所述放药箱的顶面开设有加药孔,所述加药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塞,所述放药箱的一侧开设有清洗孔,所述清洗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阀门,当第二阀门再开启后,使得放药箱内部的液体可以流出,从而便于使用者后期对放药箱进行清洗。

19、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通过设置放药箱,当患者将药液放入放药箱的内部后,再开启微型摄像头与灯珠,使得患者自己将引导管鼻腔内部时,此时微型摄像头可以拍摄引导管在鼻腔内部位置的画面,使得患者可以通过显示屏观看到微型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从而便于患者自己进行上药,通过设置转动棒,由于转动棒转动安装在转动孔的内部,使得显示屏可以在放药箱的顶面进行转动,便于调节显示屏的角度,通过设置喷头,当引导管移动到鼻腔内部的中鼻道位置后,再将药液送入引导管的内部,使得引导管内部的药液可以通过喷头喷出,从而便于患者自己对鼻腔内部的中鼻道位置进行上药;

21、通过设置安装环,当安装环与定位管螺纹连接在一起后,再开启第一阀门,使得水泵通过送药管可以将放药箱内部的药液送入到引导管的内部,同时便于后期对使用后的引导管进行清洗消毒,通过设置透明板,使用者通过透明板可以观察到放药箱内部药液使用量,通过设置第二阀门,当第二阀门再开启后,使得放药箱内部的液体可以流出,从而便于使用者后期对放药箱进行清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