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99237发布日期:2024-03-13 20:4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精华液,又称精华素,是护肤品中的一种,主要通过涂抹的方式作用在皮肤角质层(即皮肤最外层);因其具有较好的补水保湿、美白祛斑、屏障修复等功能,已成为广大消费者不可或缺的日常护肤品。

2、由于环境、饮食和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人们的皮肤可能会出现过敏和发炎问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内部器官与组织的第一道屏障。一旦皮肤屏障受损,就无法抵御外部环境的侵害,导致炎症加重,进而引发一些列皮肤问题,如:干燥脱屑、泛红敏感、肿、热、痛、痒等症状。这时,用户常用具有屏障修复功能的精华液对皮肤进行抗敏修复。

3、目前,市场上采用植物提取物作为抗敏修复功效成分的产品,由于其提取工艺简单、提取的产品成分复杂具有不确定性,且提取使用的溶剂多数为甲醇、乙醇、丙酮等,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近年来,采用蛋白类功效物的精华液越来越受到欢迎。但由于采用多种蛋白容易导致凝絮失活、沉淀析出等问题,故市面上大多采用的是单一的蛋白功效物,其产品存在功效单一、起效时间长、作用时间短等缺点。且传统旧技术提取的蛋白还存在提取难度大成本高,操作复杂、批次稳定性差、有疾病因子隐患、提取目的蛋白含有杂质,生物活性一般,长期使用对人体有排异、致敏等问题,故采用单一传统蛋白的产品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4、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多蛋白容易出现凝絮失活及沉淀析出的问题,使得具有功效功能的蛋白的单位浓度远高于现有产品,进而使得整个产品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稳定性高,对皮肤具有较好的增厚、抗敏和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多蛋白容易出现凝絮失活及沉淀析出的问题,使得具有功效功能的蛋白的单位浓度远高于现有产品,进而使得整个产品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稳定性高,对皮肤具有较好的增厚、抗敏和修复效果。

2、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按重量分数计包括:a相61~66份、a1相18~25份、a2相3~5份、b相1.5~3.5份、c相3~6份,d相0.3~0.6份、e相4~8份和f相0.001~0.04份;

3、所述a相包括:去离子水、甘油、羟乙基纤维素组合物,所述羟乙基纤维素组合物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和peg-3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

4、所述a1相包括:去离子水和卡波姆;

5、所述a2相包括:丁二醇和透明质酸钠;

6、所述b相包括:丁二醇、对羟基苯乙酮和1,2-己二醇;

7、所述c相包括:复合植物抗敏组合物、番红花提取组合物、甜菜碱、β-葡聚糖组合物,所述番红花提取组合物包括番红花提取物和1,3-丙二醇,所述β-葡聚糖组合物包括β-葡聚糖、甘油、糖类水解物、苯氧乙醇和乙基己基甘油;

8、所述d相包括:ph调节剂;

9、所述e相包括:纤连蛋白组合物、贻贝粘蛋白组合物和血清蛋白组合物;所述纤连蛋白组合物包括纤连蛋白、去离子水、甘油、氯化钠、己二醇和柠檬酸钠,所述贻贝粘蛋白组合物包括贻贝粘蛋白、去离子水、甘油、丙二醇、辛酰羟肟酸和乙基己基甘油;所述血清蛋白组合物包括血清蛋白、甘露糖醇、海藻糖和去离子水;

10、所述f相包括:peg-40氢化蓖麻油和香精。

11、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按重量分数计:

12、所述a相包括:去离子水55~60份,甘油5.5~6.5份,羟乙基纤维素组合物0.01~0.05份;

13、所述a1相包括:去离子水18~25份,卡波姆0.2~0.3份;

14、所述a2相包括:丁二醇3~5份,透明质酸钠0.01~0.1份;

15、所述b相包括:丁二醇1~2份,对羟基苯乙酮0.3~0.6份、1,2-己二醇0.5~1份;

16、所述c相包括:复合植物抗敏组合物0.3~1份,番红花提取组合物0.3~1份,甜菜碱1~2份,β-葡聚糖组合物1~2份;

17、所述d相包括:精氨酸0.3~0.6份;

18、所述e相包括:纤连蛋白组合物3~5份,血清蛋白组合物0.1~0.5份,贻贝粘蛋白组合物1~3份;

19、所述f相包括:peg-40氢化蓖麻油0.005~0.01份;香精0.001~0.03份。

20、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按重量分数计:

21、所述a相包括:去离子水58份,甘油6份,羟乙基纤维素组合物0.03份;

22、所述a1相包括:去离子水21份,卡波姆0.25份;

23、所述a2相包括:丁二醇4份,透明质酸钠0.05份;

24、所述b相包括:丁二醇1.5份,对羟基苯乙酮0.5份、1,2-己二醇0.8份;

25、所述c相包括:复合植物抗敏剂0.7份,番红花提取组合物0.7份,甜菜碱1.5份,β-葡聚糖组合物1.5份;

26、所述d相包括:精氨酸0.45份;

27、所述e相包括:纤连蛋白组合物4份,血清蛋白组合物0.3份,贻贝粘蛋白组合物2份;

28、所述f相包括:peg-40氢化蓖麻油0.006份;香精0.15份。

29、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合植物抗敏组合物包括:牡丹根提取物、枇杷叶提取物、卷柏提取物、侧柏叶提取物、去离子水和丁二醇。

30、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ph调节剂包括:精氨酸。

31、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2、将a相和a1相混合搅拌,在90~95℃的温度下维持8~12min,均质后降温,在75~80℃的温度下加入a2相,均质后得第一预混物;

33、将所述第一预混物降温,在43~45℃的温度下,加入b相、c相和d相,混合搅拌,调节ph为6.71~7.39,得第二预混物;

34、将所述第二预混物降温,在36~42℃的温度下,加入e相和f相,混合搅拌,过滤后即得所述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

35、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入b相之前,还包括:

36、将所述b相加热溶解,加热温度为45~55℃。

37、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38~40℃的温度下,加入e相。

38、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调节ph为6.8~7.3。

39、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90~95℃的温度下,所述均质的条件包括:均质变频为40~45r/min,搅拌变频为25r/min,均质时间1-3min;在75~80℃的温度下,所述均质的条件包括:均质变频为45~50r/min,搅拌变频为25r/min,均质时间1-2min。

40、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1、(1)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采用纤连蛋白组合物、血清蛋白组合物和贻贝粘蛋白组合物等多种蛋白功效物,并通过加入作为ph调节剂的精氨酸,使得其ph的范围能够保持在6.71~7.39之间,不仅能够避免因ph过低或过高导致多蛋白出现失活的问题,而且,还能有效解决多蛋白间因等电点等原因造成的蛋白凝絮、沉淀析出等问题,有效提高了蛋白结构因子的性能稳定性和均匀性。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产品,本发明提供的精华液功效多,且有功效功能的蛋白的单位浓度远高于现有产品,进而使得整个产品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稳定性高,对皮肤具有较好的增厚、抗敏和修复效果。

42、(2)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通过加入羟乙基纤维素和卡波姆进行协同增效,能够有效降低氯化钠、柠檬酸钠中钠离子对产品粘稠体系的影响,从而能够制备粘度体系适中的精华液,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触感。

43、(3)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可通过采用生物基因工程来源的血清蛋白、纤连蛋白和贻贝粘蛋白等多种蛋白为原材料,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能够有效消除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单一蛋白存在的疾病因子和杂质隐患。除此之外,通过基因工程提取蛋白的难度小,操作简单,稳定性强,且提取的多蛋白纯净,进而使得生物活性较高,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适用于长期使用。

44、(4)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抗敏修复精华液的制备方法,通过均质和搅拌,能够将多蛋白充分混合,使得整个产品体系较稳定,且通过严格控制每个成分加入的ph环境和温度环境,能够保障各成分的活性,使得通过各组分能够协同增效,进而能实现较好的抗敏和修复效果。

4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