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皮质激素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38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用皮质激素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外用的皮质激素复方制剂。
目前应用的外用皮质激素复方制剂,一般是将皮质激素溶解在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中,或者与软膏基质如凡士林等混匀,有时在制备中加入抗生素和抗真菌药,使复方制剂具有抗炎作用之外还具有抗菌、抗真菌作用,但由于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使该类制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受到影响,因而到达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减少,故此类外用皮质激素透皮生物利用度低,临床疗效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皮吸收率高、疗效高的外用皮质激素复方制剂。
本发明同时含有外用皮质激素、透皮促进剂和去角质剂,外用皮质激素可以是醋酸氢化可的松(0.5~1%),醋酸氢化泼尼松(0.05~0.2%),醋酸地塞米松(0.05~0.3%),地塞米松特戊酸酯(0.03~0.2%),醋酸倍他美松(0.03~0.2%),倍他米松戊酸酯(0.03~0.2%)醋酸曲安奈德(0.025~0.2%),醋酸氟轻松(0.01~0.2%),哈西奈德(0.025~0.1%),醋酸去炎松(0.05~0.2%),丙酸倍氯他索(0.03~0.1%),醋酸氟氢可的松(0.05~0.25%);透皮促进剂可以是氮杂环-2-酮类(如月桂氮酮0.3~15%),2-吡咯烷酮类(如N-甲基-2-吡咯烷酮0.3~15%),二甲亚砜15~50%,脲3~15%,丙二醇15~50%,油酸1~10%,萜烯类(如冰片0.3~10%);去角质剂是水杨酸(0.3~6%),通过加入不同的有机溶剂、基质及辅料制成溶液剂、乳剂、软膏剂(油包水软膏、水包油软膏)、气雾剂、凝胶剂、脂质体。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醋酸氢化可的松10g、水杨酸30g、月桂氮酮20ml、软膏基质加至1000g,充分研磨、混匀即成。
实施例二醋酸曲安奈德1g、水杨酸20g、月桂氮酮20ml,丙二醇300ml、乙醇加至1000ml,溶解即成。
实施例三醋酸曲安奈德1g,水杨酸30g、月桂氮酮50ml,软膏基质加至1000g,研磨混匀即成。
实施例四哈西奈德1g、水杨酸10g、月桂氮酮10ml,软膏基质加至1000ml,研磨混匀即成。
实施例五哈西奈德1g、水杨酸30g、二甲亚砜500ml,乙醇加至1000ml即成。
实施例六丙酸氯倍他索0.5g、水杨酸30g、冰片20g,软膏基质加至1000g,充分研磨混匀即成。
本产品因含有透皮促进剂,提高了外用皮质激素、水杨酸、抗生素的透皮吸收率(表1、2、3),由于含有水杨酸,使该产品具有去角质作用(表4),水杨酸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增强了外用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表5),从而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成本。表1.月桂氮酮增加醋酸曲安奈德对正常人前臂内侧皮肤血管的收缩作用
*与1×10-5醋酸曲安奈德乙醇液比较P<0.05
表2.月桂氮酮在裸鼠离体皮肤对水杨酸透皮吸收率的影响
*与2%水杨酸醇溶液比较P<0.01表3.月桂氮酮在裸鼠离体皮肤对利福平透皮吸收率的影响
*与0.5%利福平醇溶液比较P<0.01表4.水杨酸在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中对正常人前臂内侧皮肤的去角质作用
*与缺水杨酸的“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比较P<0.01表5.水杨酸与醋酸曲安奈德协同抗U.V.红斑作用
*与0.1%醋酸曲安奈德醇溶液比较P<0.05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用皮质激素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同时含有外用皮质激素、透皮促进剂和去角质剂,外用皮质激素可以是醋酸氢化可的松(0.5~1%),醋酸氢化泼尼松(0.05~0.2%),醋酸地塞米松(0.05~0.3%),地塞米松特戊酸酯(0.03~0.2%),醋酸倍他美松(0.03~0.2%),倍他米松戊酸酯(0.03~0.2%),醋酸曲安奈德(0.025~0.2%),醋酸氟轻松(0.01~0.2%),哈西奈德(0.025~0.1%),醋酸去炎松(0.05~0.2%),丙酸倍氯他索(0.03~0.1%),醋酸氟氢可的松(0.05~0.25%);透皮促进剂为月桂氮酮(0.3~15%),N-甲基-2-吡咯烷酮(0.3~15%),二甲亚砜15~50%,脲3~15%,丙二醇15~50%,油酸1~10%,萜烯类;去角质剂是水杨酸(0.3~6%),通过加入不同的有机溶剂、基质及辅料制成溶液剂、乳剂、软膏剂、气雾剂、凝胶剂、脂质体。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外用皮质激素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萜烯类可为冰片0.3~10%。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外用皮质激素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膏剂可为油包水软膏、水包油软膏。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外用的皮质激素复方制剂。它含有外用皮质激素、透皮促进剂和去角质剂,外用皮质激素可以是醋酸氢化可的松(0.5~1%)、醋酸曲安奈德(0.025~0.2%)等,透皮促进剂可以是氮杂环-2-酮类(如月桂氮酮0.3~15%)、二甲亚砜15~50%、丙二醇15~50%等,去角质剂是水杨酸(0.3~6%);通过加入不同的有机溶剂、基质及辅料制成溶液剂、乳剂、软膏剂、气雾剂、凝胶剂、脂质体。该产品提高了透皮吸收率与增强了抗炎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A61K31/60GKCN1042896SQ93120481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6日
发明者王宗锐 申请人:广东医学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