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正屈光不正用的隐形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200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矫正屈光不正用的隐形眼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科医学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矫正屈光不正用的隐形眼镜。
本发明可用于矫正任何形式的屈光不正近视、远视和散光。
已知一种矫正屈光不正用的隐形眼镜,包括光学部分和一些支撑元件,用来放置在眼睛的前房中(参见《Ophtalmology》杂志,1982,8,p.148,模型20,20A)。在这种结构的眼镜中,光学部分是圆盘形的,而支撑元件的形状为曲线弯弓形,由弹性材料制做的。在安置这种已知的隐形眼镜时,其支撑元件支在病人的前房角上,是一种外伤性的安置方法,这是因为眼镜的支撑元件与角膜上皮和眼球前房角的侧索软骨区接触,会导致角膜上皮一内皮萎缩的发生。
已知的还有一种矫正屈光不正用的隐形眼镜,它包括光学部分和一些支撑元件,用来放置在眼睛的后房中,直接放在眼球自然晶状体的前囊中(参见美国专利US-A,4,585,456)。
在这种已知的隐形眼镜中,光学部分是圆盘形的,厚度小于眼球后房的深度,圆盘的一个表面适于同人工晶状体的前表面相互作用;支撑元件由弹性材料制做,做成径向安置的曲线弯弓形的形状。但是,将整个隐形眼镜植人眼球的后房中,将它放在自然晶状体的前表面上,并将支撑元件支在后房角里,在手术后的阶段可能导致隐形眼镜的偏心、褥疮和自然晶状体前囊的开裂。
作为本发明基础提出来的任务,是要完善矫正近视用的隐形眼镜的结构,以便避免在手术后阶段眼镜出现偏心的可能性,同时还要通过降低隐形眼镜对眼球组织的创伤而使手术后阶段并发症的百分率下降。
解决此任务的方法是在包括有光学部分和一些支撑元件的矫正屈光不正用的隐形眼镜中,按照本发明是将光学部分做成圆柱体的形式,在其两端面之一的圆周上有环状的外侧凸边,圆柱体的直径与眼球中心光学区的直径相适应,其高度超过眼球后房的深度;带凸边的端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要从保证矫正眼球屈光不正的条件出发进行选择;其第二个端面同样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与自然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支撑元件要做成两个径向安置的扇形体,凸出在圆柱体第二个端面的球面范围之外并作为此球面的延伸部分。
最适当的作法是将圆柱体带有环状凸边的端面做成包括有一段的曲率半径能够从矫正眼球散光的条件出发进行选择。
最好将光学部分和支撑元件做成统一整体的形式。
限定支撑元件的圆周直径通常为10~10.5毫米;相对于限定支撑元件周边的直径来说,环状的外侧凸边的直径在0.38~0.59的范围之间,其厚度为0.1~0.11;圆柱体的高度在0.03~0.05之间;支撑元件的厚度在0.01~0.05之间;而圆柱体第二个端面的曲率半径为限定支撑元件周边直径的1.0~1.1倍。
按照本发明制成的隐形眼镜,能够避免出现偏心的可能性,因为带有支撑元件的镜片部分是放置在眼球后房中的,而与此同时作为带有环状外侧凸边的端面-工作用的光学表面,是落在眼球瞳孔区中的。这种结构的隐形眼镜,能够避免形成褥疮及使自然晶状体的前囊出现开裂的危险,从而就能保证在手术后阶段使创伤率降低。
随后本发明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和附图加以说明,其中

图1表示本发明所述矫正屈光不正用的隐形眼镜顶视图;
图2与图1相同,为其纵切面剖视图;
图3为已植入本发明所述的矫正屈光不正用的隐形眼镜的眼球简略图。
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用的隐形眼镜,如图1、2荆ü庋Р糠 和支撑元件2,3。光学部分1做成圆柱体4的形式,在其端面之一的周边上有环状的外侧凸边5,其表面6做成球面,而且是隐形眼镜的光学工作表面。工作表面6的曲率半径R,要从保证矫正眼球屈光不正的条件出发进行选择。圆柱体4的直径d,要与眼球中心光学区的直径相适应,而圆柱体4的高度h超过眼球后房的深度。圆柱体4的另一个端面7同样做成球面,其曲率半径R1与自然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相对应。支撑元件2,3做成两个径向安置的扇形体形式,凸出在球面7的范围之外并作为该球面的延伸部分。
限定支撑元件2,3的圆周直径D,是由固定自然晶状体8的a,b两点之间的距离决定的,而且选取D<ab。
支撑元件2,3也可以做成分立另件的形式,然后在制作隐形眼镜的过程中将它们与光学部分1固定在一起。
支撑元件2,3也可以与光学部分1做成统一整体的形式,可由光学透明的生物惰性材料例如聚硅酮来制做。
按照本发明制做的隐形眼镜,相对于圆柱体4的旋转轴是对称的。
球面工作表面6可以是变曲率的球面,其中一部分表面制做的曲率半径是从保证矫正散光的条件出发选择的;而与此同时表面6的剩余部分的曲率半径,是从保证矫正眼球近视或远视的条件出发选择的。
限定支撑元件2,3的圆周直径D通常选为10~10.5毫米。这时凸边5的外径d1处于(0.38~0.59)D的范围之间,凸边5的厚度在(0.1~0.11)D之间;圆柱体4的高度h处于(0.03~0.05)之间;支撑元件2,3的厚度在(0.01*~0.05)D之间,而表面7的曲率半径R1处于(1.0~1.1)D范围内。
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把隐形眼镜的参数选得比本发明中所列范围的低值还要低的话,就有可能在隐形眼镜植入眼球后脱位。
如果把隐形眼镜的参数选得比本发明中所列范围的高值还要高的话,就有可能在隐形眼镜四周的眼球组织引起创伤的危险。
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可按下列方式植入眼球中。
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角膜缘处的切口将隐形眼镜放入眼球中,以使支撑元件2,3能穿过瞳孔安置在自然晶状体8(图3)的前表面上,而带有凸边5的光学工作表面6则留在眼球前房的瞳孔区中。
然后将切口缝合2到3针。由于圆柱体4的直径d是和眼球中心光学区的直径相适应的,而凸边5的外径比眼球中心光学区的直径要大一些,而且圆柱体4的高度h超过眼球后房的深度,故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能安置在与眼球的光轴同轴,这时可避免使其出现偏心的可能性。由于端面7做成球面,其曲率半径R1与自然晶状体8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相适应,而直径D<ab,故隐形眼镜的安置是柔性的,*,原文为0.1,疑为0.01之误-校注。
从而就能避免支撑元件2,3使自然晶状体前表面组织及其固定处出现创伤的可能性。
下面是植入本发明的隐形眼镜的具体例子例1.
病人K,32岁,入院时右眼诊断为高度近视。视力为OD=0.01;戴镜Cφ.-17,视力为OD=0.4;视网膜视力为0.8~1.0。进行手术植入适合本具体病人情况的相应屈光度的本发明隐形眼镜,其参数如下直径D=10.5毫米;直径d1=0.38D;凸边厚度等于0.1D,高度h=0.03D;支撑元件2,3的厚度为0.01D,而曲率半径R1=D。
术后并未出现并发症。
出院后第三天,未加矫正的视力为OD=0.7,第七天为0.8~1.0。眼球平静,眼镜片位置正确,自然晶状体透明。一年后不加矫正的视力为OD=0.8~1.0。
例2.
病人B,41岁,诊断为高度远视,视力为OD=0.06,戴镜Cφ,+9后视力为OD=0.3,视网膜视力为0.5~0.63进行手术植入适于本病人屈光度的本发明的隐形眼镜,其镜片参数为直径D=10.5毫米;d1=0.45D;凸边5厚度为0.06D;高度h=0.04D;支撑元件2,3的厚度为0.03D,而半径R1=1.1D。术后阶段未出现并发症。出院时未加矫正视图OD=0.3。观察8个月后不加矫正的视力为OD=0.5~0.6,眼球平静,眼镜片位置正确,自然晶状体透明。
例3病人H,29岁,诊断为高度近视,近视性散光。手术前视力为OS=0.01,戴镜Cφ.-14,OD柱面。-4,0,轴5°后,视力OD=0.3,视网膜视力为0.63。
进行手术植入相应屈光度的本发明的隐形眼镜,其镜片参数为直径D=10毫米;直径d1=0.45D;凸边厚度为0.06D;h=0.04D;支撑元件2,3的厚度为0.03D,而半径R1=1.1D。术后阶段未出现并发症。出院时未加矫正的视力为OD=0.4~0.5。观察8个月后未加矫正的视力为OD=0.69。眼球平稳,镜片位置正确,自然晶状体透明。
在植入隐形眼镜的30个实例中,从未在镜片两边及其周围组织观察到并发症。
权利要求
1.一种矫正屈光不正用的隐形眼镜,包括光学部分(1)和支撑元件(2,3),其特征在于光学部分(1)做成圆柱体(4)的形式,在其端面之一的周边上有环状的外侧凸边(5),圆柱体(4)的直径与眼球中心光学区的直径相适应,而圆柱体(4)的高度超过眼球后房的深度;带凸边(5)的端面(6)为球面,其曲率半径要从保证矫正眼球屈光不正的条件出发进行选择;其第二个端面(7)同样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与自然晶状体(8)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相适应;这时支撑元件(2,3)做成两个径向安置的扇形体形式,凸出在圆柱体(4)的第二个端面的球面(7)范围之外并作为该球面(7)的延伸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圆柱体(4)带有凸边(5)的端面(6)的一部分,其曲率半径是从矫正眼球散光的条件出发进行选择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光学部分(1)和支撑元件(2,3)是做成统一整体的形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限定支撑元件(2,3)的圆周直径(D)为10~10.5毫米;环状外侧凸边(5)的直径(d1)处于(0.38~0.59)D之间;其厚度在(0.1~0.11)D之间;圆柱体(4)的高度(h)在(0.03~0.05)D之间;支撑元件(2,3)的厚度在(0.01~0.05)D之间,而圆柱体(4)第二个端面的表面(7)的曲率半径(R1),处在限定支撑元件(2,3)的圆周直径(D)的(1.0~1.1)倍范围内。
全文摘要
一种隐形眼镜,它包括光学部分(1)和支撑元件(2,3)。光学部分(1)做成圆柱体(4)的形式,其直径与眼球中心光学区的直径相适应,并带有外侧凸边(5)。圆柱体(4)的两个端面(6,7)为球面。支撑元件(2,3)做成两个径向安置的扇形体形式,并且是球面(7)的延伸部分。
文档编号A61F2/14GK1032460SQ88107280
公开日1989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87年9月15日
发明者苏亚托斯洛夫·尼古拉维奇·菲多洛夫, 维克多·库斯坦丁洛维奇·卓娅, 伊莱洛里·罗列多夫娜·图麦尼娜, 弗拉基米尔·葛里高里维奇·卡施莱夫 申请人:“显微外科眼”跨部门的科学技术综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