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弱视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78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儿童弱视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仪器领域。
目前治疗弱视儿童的治疗仪较多,但多数是患儿单纯地在标准阅读距离内用闪烁赤光背景来锻炼视力,存在着视力增强治疗速度慢,而且大多数不能在家庭用,使用不方便,治疗效果不理想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着上述的情况研制了一种外形美观携带方便,在闪烁赤光背景中伴随着音乐进行描绘训练。使视觉、听觉、触觉器官三者并用综合治疗从而加快治疗弱视的速度,巩固治疗效果的一种新型的弱视治疗仪。本治疗仪是这样实现的,首先治疗仪的外壳要制做成一种工艺美术品,平时不用时可以做为家庭的摆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将本治疗仪治成苹果形状。打开壳体盖,机壳内表面装有描板、指示灯、电源开关、耳机插孔、闪烁调频、描笔插孔。本仪器的电路设计成双二次输出电路使该治疗仪器能够使患儿在产生在波长为500~1000hm的闪烁赤光背景的条件下在标准的阅读距离内伴随着音乐进行描绘训练,从而达到患儿在不断按图线描绘听觉中枢的感受再加上在闪烁赤光的背景中强化中心注视,使视神经细胞功能旺胜,逐步地达到锻炼弱视眼,使其恢复正常。
说明书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型示意图,图2是耳机组合图,图3是描笔组合图,图4是本实施例去掉机壳盖的俯视图,图5是机壳上盖俯视图,图6是弱视仪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机壳体,2电源插头,3耳机组合,4描笔组合、5闪烁板,6机壳上盖,7描板,8耳机插孔,9闪烁调频,10描笔插孔,11指示灯,12电源开关。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将本治疗仪的结构及其原理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治疗仪的下机体平面上装有闪烁板〔5〕,在闪烁板〔5〕上面装有印刷电路图形所组成的描板〔7〕此图形一般要制成孩子们所感兴趣的各种图案。在闪烁板的两侧安装有指灯〔11〕电源开关〔12〕耳机插孔〔8〕,闪烁调频〔9〕描笔插孔〔10〕在壳体内有各种电器原件构成的本实新型的电路(见图6〕,本电路原理是电源双二次输出,第一个二次输出集成块KD1与电阻、电容、电位器形成偶合电路通过三极管BG1放大反应,产生矩波形的闪烁赤光。描板〔7〕由印刷电路板构成的各种图形的线条连接,第二个输出电路,由集成块KD2与电阻偶合通过三极管BG2放大。描笔〔4〕一端通过描笔插孔〔10〕接在发射板上和立体声耳机上形成了整体电路。
在使用中将电源插头〔2〕接通电源,搬开电源开关〔3〕指示灯〔11〕显示,这时闪烁板〔5〕有赤光闪烁,将耳机组合〔3〕插入耳机插孔〔8〕的位置上,将有音乐播出将描组合〔4〕插在描笔插孔〔10〕上,患儿将描笔在描板〔7〕按图形来进行描绘,这时耳机双侧有音乐播出,一但描笔离开闪烁板的印刷图线耳机将有一侧停止放音。该治疗仪可以加强患儿的描绘兴趣,本治疗仪必须认真描绘,描绘就是治疗,尤其是在伴随着立体音乐和闪烁的背景中进行描绘可以从听觉反馈中给视觉、听觉中枢接受信号提高视觉中枢的感受性,从而达到加快治疗患儿弱视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弱视治疗仪由机壳体[1],电源插头[2]、闪烁调频[9]、闪烁板[5]、描笔组合[4]、描板[7]、描笔插孔[10]、耳机摇孔[8]、指示灯[11]其特征在于机壳内的电路是电源双二次输出电路,在该电路中一个二次输出由集成块KD与电阻、电容、电位器形成偶合电路,通过三极管BG放大反应,另一个二次输出是描板[7]上的图形电路和集成块KD与电阻形成偶合电路通过三极管BG2放大,描笔组合[4]通过描笔插孔[10]和三极管BG2的发射极通过耳机插孔[8]与立体声耳机组合[3]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机壳体的形状制成可以做为点缀家庭摆设的工艺美术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儿童弱视治疗仪属医疗仪器领域,本治疗仪改变了以往患儿仅单纯地在标准距离内用闪烁背景来锻炼视力的治疗方法,采取了外形具有工艺美术形状,描板的印刷电路图形制成儿童感兴趣的各种图案,电路原理采取了电源双二次输出电路使患儿能在描绘的情况下在闪烁的背景中,伴随着立体声音乐,从而使听觉中枢接受信号,提高视觉中枢的感受性,从而达到加快治疗患儿弱视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F9/00GK2050749SQ8920145
公开日1990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4日
发明者富魁 申请人:富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