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换药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215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换药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
目前临床上对于无菌创口和感染创口换药的方法和过程仍是采用供应室灭菌的纱布、自制的碘酒、酒精棉球和其它换药器械;纱布虽经高压灭菌,但用过的纱布往往不再回收,造成很大浪费,既便回收,洗涤、消毒也极为费时费力;换药器械分放在不同储槽内,拿取过程中难免污染,遇有耐药菌感染伤口,换药后处理极为不便,而且现行的分散的临时挟取器械的换药方式,不适合于野外、家庭及伤后现场使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换药方式的不足,设计一种灭菌严格,功能齐全,取用方便,安全可靠,且换药后能起到消炎止痛、祛腐生肌作用的一次性换药包。


附图1-3中,1为底盒、2为上盖、3为镊子、4为棉球、5为敷料、6为小室,7为透明胶,8为敷料槽,9为无纺布,10为填料,11为塑料膜,12为纱条,13为粘合胶。
一种一次性换药包,为塑料密封包装。它由底盒1、上盖2、镊子3、棉球4、敷料5五部分组成。底合1与上盖2紧密嵌合,开启分离简便,上盖2在换药时可用于盛放脏敷料及脏棉球等,底盒1由敷料槽8和完全隔离的四个小室6两部分组成,敷料槽8内放有敷料5和两把镊子3,四个小室6分别用于盛放酒精棉球(粉红色),碘酒棉球(驼色),盐水棉球(无色),干棉球(白色),每个小室顶部由透明胶布7粘合密封。
敷料5由无纺布9和填料10组成,无纺布9为一种通透性、抗张力、吸附力强且耐湿的软质纸料,填料10为数层软质卫生纸,填料10与无纺布9外层之间有塑料膜11相隔,以防外层无纺布浸湿;无纺布9内层外表面边缘部位涂有医用粘合胶13,具有粘合力强和不易干枯的特点;药物纱条12为中药浸泡阴干后粘合在无纺布9内层外面中心,它具有消炎止痛、祛腐生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换药包,备有各种型号,可根据伤口大小选用,底盒1、上盖2、镊子3均以塑料为原料,镊子也可为木质。
本实用新型先经环氧乙烷灭菌,无菌期可达两年以上;全部材料均为可燃性,便于换药后焚烧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造价低廉,使用方便,适合于各类医疗单位、家庭、野外、战时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换药包,它由底盒1、上盖2、镊子3、棉球4、敷料5五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底盒1由敷料槽8和完全隔离的4个小室6两部分组成,各小室顶部由透明胶布7粘合密封,底合1与上盖2紧密嵌合,且分离简便,敷料5由无纺布9和填料10组成,填料10与无纺布9外层之间有塑料膜11相隔离,无纺布9内层外面中心粘合有纱条1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换药包,其特征在于敷料5的无纺布9内层的外表面边缘部位涂有医用粘合胶13。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换药包,其特征在于纱条12含有消炎、止痛、祛腐、生肌中药。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换药包,其特征在于换药包有各种型号,底盒1、上盖2、镊子3均可以软、硬质塑料为原料,镊子也可为木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换药包,它由底盒、上盖、镊子、棉球、敷料、药物纱条等组成,主要材料为塑料和无纺布等组成,造价低廉,并便于换药后焚烧处理。该包经环氧乙烷灭菌,保持无菌期两年以上,备有各种型号供选用,可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并能消炎止痛,祛腐生肌,促进伤口愈合,适合于各类医疗单位、家庭、野外和战时使用。
文档编号A61F15/00GK2049124SQ8920913
公开日1989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1日
发明者赵文汝, 吴启秋, 苗耀东 申请人:赵文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