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小肛门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485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小肛门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具体地说是一种张开人体管道视野的器械。
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分外痔和内痔,又以内痔为多。内痔的注射疗法,以其安全简便,痛苦小等优点而广为盛行。注射疗法基本上分为“枯痔法”和“硬化法”两种,但无论用哪一种治疗方法,肛门镜的应用在临床上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肛门镜,分为分页式、筒形和喇叭形三种。分页式肛门镜为盲头无闭孔器肛门镜,插入肛门后,通过挤压手柄使两页张开,显露术野。但两页张开后,突起的内痔核已被拉平,不易观察和进行治疗。且张开两页,扩张肛门,也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筒形肛门镜是一种显露直肠视野的器械,由于其镜筒长,注射器不易配合,不能进行内痔的注射治疗。喇叭形肛门镜的外口直径大,在进行内痔的注射治疗时,必须进行麻醉,待肛门括约肌松开后。才能插入肛门镜进行操作。CN88203700号专利即为一种喇叭形的肛门镜。该镜由镜套、套芯及手柄构成,手柄上还装有照明装置,用以观察,扩肛和理疗之用。由于存在上述问题,该镜对内痔的注射治疗也不十分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需麻醉即可进行观察和治疗内痔的多功能肛门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肛门镜由镜筒、闭孔器、手柄及调节环组成,在镜筒的外面有一通过滑动定位机构与镜筒相连接的套筒。转动调节环,镜筒及套筒可随同转动。镜筒及套筒的直径略小于成年人的肛径,在不打麻药、不扩肛的情况下,可顺利插入肛门。镜筒及套筒的长度较痔上动脉与肛缘的距离略长,插入肛门后,肛门镜前端正好触着内痔,便于视诊和注射治疗。拉伸套筒,即加长了肛门镜,此时即可进行直肠的观察。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能伸能缩,可随意转向,一次插入肛内,可进行多个内痔的注射治疗,避免了反复插取的麻烦以及病员的痛苦。不需麻醉直接插入肛内,省去了麻醉注射的步骤,节约了药物及开支。本实用新型操作灵活、简便,可理想地显露术野,并可在镜筒内直接视诊下注射药物,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本多功能小肛门镜既可做直肠观察之用,又是内痔注射疗法的理想器械。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镜筒的外观图。
如图所示,调节环4拧紧在镜筒1的后端,套在镜筒1后端的手柄3被调节环4限位,手柄3可环绕镜筒转动。闭孔器2插入镜筒之中,当把肛门镜插入肛门时,闭孔器可使肛门镜顺利插入,同时还可保护肛管上皮及直肠粘膜。取出闭孔器,即可显露术野。在镜筒1的外面是套筒5,套筒5与镜筒1通过滑动定位机构相连接。滑动定位机构由固定在套筒5上的销钉6和镜筒1上的E形槽7组成。也可将销钉固定在镜筒上,在套筒上开出E形槽。E形槽的竖直槽供销钉滑动之用,三个横臂槽使销钉定位。横臂槽也可改成两个或多个。套筒5与镜筒1紧密配合,以防在肛管内插入、抽出或拉伸时,损伤肛管上皮。镜筒及套筒的直径略小于成年人的肛径,故套筒的外径可为2.3-2.8厘米,以2.5厘米较佳,镜筒及套筒的长度较痔上动脉与肛缘的距离略长,故套筒的长度可为3.5-5厘米,以4.5厘米左右较佳。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小肛门镜,由镜筒1、闭孔器2、手柄3及调节环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镜筒1的外面有一通过滑动定位机构与镜筒相连接的套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肛门镜,其特征在于滑动定位机构由固定在套筒5上的销钉6和镜筒1上的E形槽7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肛门镜,其特征在于套筒5与镜筒1为紧密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扩开肛门、直肠显露视野、进行治疗的专用器械。由镜筒1、套筒5、闭孔器2、手柄3及调节环4组成,具有注射治疗和直肠检查的双重功能。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能伸能缩,可随意转向,一次插入肛门内,可进行多个痔的注射治疗;不需麻醉即可直接插入肛门内,省去了麻醉注射的步骤。本器械可理想地显露视野,并可在镜筒直接视诊下注射药物,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A61M29/00GK2066306SQ9020130
公开日1990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199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2月9日
发明者芮恒祥, 芮洪顺, 芮冬 申请人:芮恒祥, 芮洪顺, 芮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