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乳腺癌术后气囊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48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乳腺癌术后气囊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无毒的橡胶和海绵作为乳腺癌术后的新型医护包扎材料技术。
女性人体乳腺分布,上起第二肋骨,下至第六肋骨,内侧止于胸骨缘,外侧达于腋中线;另外,还有几部分分别附着于肤直肌前上端部、肤外斜肌腱膜部和外上方呈伪足型凸起伸向腋窝的部位等。因此,乳腺癌切除手术的创面一般都很大,致使病人胸部骨外不存肌肉,只剩一张皮。面对这样大面积的手术创面,我国截止目前仍然沿用纱团和绷带为包扎材料,而这种材料不仅包扎程序复杂、包扎时间很长,更重要的是因创面渗液或渗血使沙团干涩失去弹性,容易造成皮肤受压缺血坏死;或因纱团和绷带压迫不均,吸收渗液或渗血的性能差,使皮下容易淤积并形成岛屿状瘀血块,轻则需要再次切开引流,重则合并感染,延长治疗时间;另外,每次换药时都要耗费大量纱团和绷带,包扎后欲随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也非常不便。为此,乳腺癌术后的医护包扎材料的更新已成为我国医疗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并列为重点课题在进行研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乳腺癌术后提供一种新型的医护包扎材料;以解决原包扎材料在医护中的各种弊端,增强乳腺癌术后的医护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要求是(1)气囊压垫分单坎肩式和双坎肩式两种,并根据人体胸部外形模压成大、中、小等不同型号;(2)气囊压垫的制作以无毒橡胶、无毒海棉、尼龙打扣半成品和棉纤维布等为主要原料;(3)密封气囊(包括充气嘴)用无毒橡胶热压成形;(4)单坎肩式的尼龙打扣与密封气囊的衔接用强力胶粘合,尼龙打扣与棉纤维布的衔接用针线缝合;(5)双坎肩式的密封气囊与棉纤维布的衔接用强力胶粘合,尼龙打扣与棉纤维布的衔接用针线缝合;(6)无毒海棉可针对具体病人乳腺癌术后创面的大小裁剪成形。
本实用新型与我国现行的乳腺癌术后医护包扎材料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气囊压垫仿人体胸部形状模压而成,故有效高的吻合性,充气后富有弹性,对创面压迫力分布均匀,因而既能起到止血作用,又不影响创面的血液循环。(2)由于气囊压垫与创面广泛均匀地亲合,伤口组织的渗液或渗血自然减少,少量渗液或血可由加层的无毒海绵吸收。(海绵经再次消毒敷药后可重新使用),因而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即比原来正常情况下的六天愈合期缩短为二至三天。(3)本实用新型因减少纱团和绷带的包扎程序,毋须多次搬动病人,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能随时打开气囊压垫观察伤口,经临床31例乳腺癌术后应用,未发生一例淤血、积液或感染,均收到满意效果。


图1中的①为密封气囊,②为充气嘴,③为尼龙打扣;图2中的①为棉纤维紧带;图3中的①为密封气囊,②为充气嘴;图4中的①为棉纤维紧带,②为尼龙打扣;图5中的①为海绵加层,②为海绵厚度(5mm-10mm);图6中的①为海绵加层,②为海绵厚度(5mm-10mm)。
以下结合附图简要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囊压垫的细节及工作情况针对单乳腺切除或双乳腺切除的病人,可分别使用单坎肩式(图1、图2)和双坎肩式(图3、图4)气囊压垫,即在手术后将气囊压垫穿于病人身上,单坎肩式在乳腺切除一侧为密封气囊(图1-①),在密封气囊与创面之间放置敷药的无毒海绵(图5)后,将末切除一侧的尼龙打扣(图1-③)紧固,再通过充气嘴(图1-②)充气,充气量以病人体感适宜为止;双坎肩式在乳腺切除两侧为密封气囊(图2-①),在密封气囊与创面之间放置敷药的无毒海绵(图6)后,将气囊压垫背部的尼龙打扣(图4-②)紧固,再通过充气嘴(图3-②)充入适量的气即可。对病人伤口换药或观察时,其损伤方法同上。
权利要求1.一种乳腺癌术后气囊压垫,其特征在于由密封气囊及其上的充气嘴组成,并有紧固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压垫,其特征在于压垫与术后创面间有一无毒海绵加层,加层厚度为5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压垫,其特征在于可作为单坎肩式和双坎肩式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压垫,其特征在于密封气囊是用无毒橡胶热压成形,并可压出大、中、小不同型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模压和医护保健技术,主要用于乳腺癌术后,它由密封气囊及其上的充气嘴组成,并有紧固带,压垫与术后创面间有一无毒海绵加层,加层厚度为5mm-10mm,其优点可减轻病人痛苦,增强乳腺癌术后的医护效果,制作简单,造价低廉。
文档编号A61F5/01GK2100879SQ90201280
公开日1992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0年2月6日 优先权日1990年2月6日
发明者任应波, 陈华 申请人:任应波, 陈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