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1型多功能单向呼吸复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55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Xf-1型多功能单向呼吸复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急救的多功能单向呼吸复苏的医疗器械。
长期以来,消除气道梗阻,及时有效地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主要手段是施以人工呼吸。目前,常用的办法仍然是采用口对口来实施人工呼吸。由于直接口对口呼吸很可能将病人呼出的气吸入实施复苏者肺内,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有一定的不良刺激作用。同时又由于心脏骤停的病人后舌和悬雍垂后坠以及口腔分泌物或异物,可造成气道梗阻,靠简单的口对口吹气法难以凑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出现的心脏骤停时实施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要点是通过单向瓣膜形成单向气流,从而可以避免交叉感染,通过一个口咽气道,可以避免气道梗阻。本实用新型是由口器(1)、立体进气道(2)、立体出气道(3)、单向瓣膜(4)、出气孔(5)、面罩(6)和口咽气道(7)组成。将立体进气道(2)插入口器(1)的出气孔,立体出气道(3)的远端插入面罩(6)的进气孔或口咽气道(7)的近端。即组成XF-1型多功能单向呼吸复苏器。本实用新型的口器上安有咬合体。单向瓣膜安置在立体进气道(2)与立体出气道(3)之间。当由(2)进气时,单向瓣膜张开,当由(3)出气时,单向瓣膜关闭。口咽气道是由旁边带孔固定板(7a)与小面罩(7b)及适用于口咽部的弧形管(7c)组成。固定板孔中可接绳线将放置好的口咽气道固定好。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口咽气道固定好后,用牙齿咬住口器上的咬合体,吹入气流通过(2)并冲开(4)进入气道(3),然后通过(6)或(7)进入病人气道内,病人呼出气首先通过(6)或(7)进入(3),此时(4)即闭,气流通(4)周围间隙由出气孔(5)进入大气。本实用新型可经过严格消毒后,用一次性使用的口器即可立即实施“口对口”呼吸。同时,在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或转运途中,可将口器迅速换成简易呼吸器(皮球)。到达医院后,又可将麻醉机或呼吸机立即接到口咽气道上,或视情况将口咽气道换成面罩。(本实用新型口咽气道为标准型)。在病人牙关紧闭,又无法利用器械时,还可将口咽气道改为鼻咽气道。应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得人工或机械通气更加有效‘迅速,并为呼吸机应用、吸痰、气管内给药奠定了基础。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性保障了现场,转运医院抢救各环节的迅速接替,为复苏工作争取了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气流单向性完全避免了交叉感染。产品的多功能性保证了临床的急救需要。


附图1XF-1型多功能单向呼吸复苏器示意图1口器;2立体进气道;3立体出气道;4单向瓣膜;5出气孔;6面罩;7口咽气道附图2口咽气道 示意图7a固定板;7b小面罩;7c弧形管附图3XF-1型多功能单向呼吸复苏器外观图实施例1、立体进气道插入口器的出气孔,立体进气道和立体出气道之间安有单向瓣膜,立体出气道远端插入面罩的进气孔即成单向呼吸复苏器。
2、立体进气道插入口器的出气孔,立体进气道和立体出气道之间要有单向瓣膜,立体出气道远端插入口咽气道 的近端即成单向呼吸复苏器。
权利要求1.一种由口器,立体进气道、立体出气道、单向瓣膜、出气孔、面罩、口咽气道组成的单向呼吸复苏器,其特征在于立体进气道插入口器的出气孔,立体出气道的远端插入面罩的进气孔或口咽气道的近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呼吸复苏器,其特征在于在立体进气道和立体出气道装有单向瓣膜可保证气流的单向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呼吸复苏器,其特征在于口咽气道由旁边带孔的固定板与小面罩及适用于口咽部的弧形管组成,且尺寸为标准型,可直接与麻醉机、呼吸机等联接使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口器、立体进气道、立体出气道、单向瓣膜、出气孔、面罩和口咽道组成的多功能单向呼吸器,它是由立体进气道,插入口器的出气孔,立体出气道的远端插入面罩的进气孔或口咽气道的近端连接形成,可用于心脏骤停病人的紧急抢救。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变了传统的口对口直接呼吸,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时该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性,保证了临床的各种需要。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78174SQ90202858
公开日1991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16日
发明者肖锋 申请人:肖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