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手术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23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阑尾手术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特别是阑尾手术时所用的器械。
目前,医生在进行阑尾手术时,须有两名助手用拉钩将切口撑开,以保证医生完成手术,其所需协助人员多,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阑尾手术撑开器,医生用它就可将切口撑开,无需协助人员。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两对称的活动撑开臂,它们在中间铰接,铰接点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卡在两括动撑开臂的后部直杆上,在两活动撑开臂后部直杆的尾端各有一相对应的横向多级锁齿牙,其特点是在两活动撑开臂的前端头向下各固有一翼板,两翼板为板状结构,且两翼板下端边均向外弯曲。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侧视图;图3是
图1前端部件的A向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医生握住两活动撑开臂1后端的两园形手握圈,将两活动撑开臂1前端头的两翼板2插入病人切口内,然后对两活动撑开臂1后端的两园形手握圈向内加力,则两活动撑开臂1前端头的两翼板2向外张开,将切口撑开,同时再将两活动撑开臂1后部直杆尾端的两横向多级锁齿牙3相吻合,本实用新型即将切口固定在所选定的开度上,医生即可进行手术,而无需助手来帮助将切口撑开。两翼板2下端边均向外弯曲(如图3),是用来防止两翼板2在手术时从切口中自行滑出,造成事故,两翼板2为板状结构,可保护切口及腹膜组织不受切除物的污染,以避免造成因污染而引起的切口感染。本实用新型的两翼板2所在的垂直面与两活动撑开臂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应为8°-10°,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安置在人体腹部时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中,两活动撑开臂的铰接点与其前端头两翼板2之间的一段两活动撑开臂连接杆最好均向外成弧形,以保证手术中当两翼板2张开时医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手术完成后,医生只需松开两活动撑开臂后部直杆尾端的两横向多级锁齿牙3,两活动撑开臂就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带动前端两翼板2收合,并从切口中取出,再将切口缝合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无需辅助人员用拉钩将手术切口拉开并加以固定,节省了协助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更便于手术的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阑尾手术撑开器,它包括有两对称的活动撑开臂,它们在中间铰接,铰接点装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两端分别卡在两活动撑开臂的后部直杆上,在两活动撑开臂1后部直杆的尾端各有一相对应的横向多级锁齿牙3,其特征是在两活动撑开臂1的前端头向下各固有一翼板2,两翼板2为板状结构,且两翼板2下端边均向外弯同。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阑尾手术撑开器,其特征是两活动撑开臂所在的平面与其两翼板2所在的垂直面之间的夹角α应为8°-10°。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阑尾撑开器,其特征是两活动撑开臂1的铰接点与其前端头两翼板2之间的一段两活动撑开臂连接杆最好均向外成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阑尾手术时所用的医疗手术器械,它是在活动撑开臂的前端头固有垂向的翼板,两翼板为板状结构,其下端边均向外弯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无需辅助人员用拉钩将手术切口拉开并加以固定,节省了协助人员,且便于手术的操作。
文档编号A61B17/02GK2069264SQ9021443
公开日1991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11日
发明者吉明清, 葛毅, 李忠, 施金荣 申请人:江苏省医疗器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