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55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部生物电信号记录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
目前国内使用的角膜接触式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在国内有几种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在角膜接触镜的凹面镶嵌有一环形金属丝(常用金丝、铂丝等),并有导线将其引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仅有一个角膜接触镜,接触面积较小,在使用中容易松脱,(2)无开睑器装置,故瞬目动作会影响测试效果,(3)金属环对角膜损伤较大,且浪费贵重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电学接触性、记录效果稳定,减少测试过程中对眼部组织损伤的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角膜接触镜的外周边增加了一个巩膜接触镜,在角膜接触镜的凹面上镀一周金属膜代替金属丝作为金属环,在角膜接触镜的凸面上固定装有由四个立柱构成的开睑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增加了角膜接触镜在眼球上的附着力,减少在测试过程中对眼部组织的损伤,并能有效的防止瞬目对记录效果的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论述如附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插头1、导线2、角膜接触镜5、塑料套管3、金属环7等构成,在角膜接触镜5外周边增加了一个巩膜接触镜6,巩膜接触镜6可以和角膜接触镜5做成一体,也可以固定安装在角膜接触镜5的周边,以增加和眼球的接触面积,并能使眼球和角膜接触镜5之间形成负压,可以有效的避免在使用中角膜接触镜5脱落的现象。角膜接触镜5的凹面上镀有一周金属膜作为金属环7,可以镀金,也可以镀铂,金属环7通过套管3和角膜接触镜5凸面上的导线2相连接,导线2的另一端连接有插头1。采用在角膜接触镜5凹面用金属镀膜代替金属丝做为金属环7,减少了对角膜的损伤,并且节省了贵重金属。在角膜接触镜5的凸面上固定装有四个以上的立柱可以是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圆柱体作为开睑器,能够有效地防止瞬目对记录效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经实际应用,证明具有良好的电学接触性,记录效果稳定、可靠,所记录的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可达400-500μV,而且效果稳定、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包括角膜接触镜5和镶嵌在角膜接触镜5上的金属环7、导线2、插头1,其特征在于A在沿角膜接触镜5的周边增加了一个巩膜接触镜6,巩膜接触镜6可以和角膜接触镜5做为一体,也可固定安装在角膜接触镜5的周边,B角膜接触镜5的凹面上镀有一周金属镀膜作为金属环7。C在角膜接触镜5的凸面上固定装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立柱4构成的开睑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构成金属环7的金属镀膜可以采用镀金膜或镀铂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构成开睑器的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立柱4可以采用圆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是在原有的角膜接触镜式电极的周边增加了一个巩膜接触镜部分,以增加接触面积,防止电极的松脱,在角膜接触镜的凸面增设了一组由四个圆柱体构成的开睑装置,避免了瞬目动作对记录效果的影响,在角膜接触镜的凹面用金属镀膜代替了金属丝作为金属环,减少了对角膜的损伤,经临床使用证明,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学接触性,记录的视网膜电图清晰,其b波振幅在400-500μV,而且效果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A61B5/0496GK2075501SQ9022119
公开日1991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超英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