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胸外心脏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68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胸外心脏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人工急救装置,涉及一种人工呼吸用的便携式胸外心脏按摩器。
对休克的人进行急救时,一般要进行人工呼吸。操作时要占用人的两只手,工作强度大,也不能同时进行其它抢救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CN87206988及CN86201425提供了杠杆式按摩器,但只解放了人的一只手,而且需把杠杆支架的支点固定,调节高度,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放人的双手,不需在地面或其它器具上固定,无需根据人体的胖瘦进行调节的胸外心脏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包括按摩头和往复运动机构的便携式胸外心脏按摩器,它由按摩头、活动支架、固定板、固定带、外面套有弹簧管的钢丝绳及往复机构组成,按摩头装在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由2块平行板和连接2块板的立柱组成。固定板上装有导向套筒,活动支架的立柱可以在导向套筒中滑动,固定板用固定带系在人体上,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活动支架底板上的中心孔后固定在固定板中心另一端连接往复机构,弹簧管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支架底板上另一端予以定位。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按摩头(1)用柔软材料制成固定在活动支架(2)的顶板(3)上,顶板(3)和底板(4)均用钢板制成中间用4根金属立柱(5)连为一体。固定板(6)用钢板制成用布制固定带(7)系在人体上,固定板(6)上焊有4个金属套筒(8)套在立柱(5)上。钢丝绳(9)和弹簧管(10)选用自行车的闸线。钢丝绳(9)上端用螺钉固定在固定板(6)中心,弹簧管(10)的上端装在底板(4)底部。往复机构由L形钢板(11)和活动钢踏板(12)铰接组成,中间有弹簧(13)和限位螺丝(14)。钢丝绳(9)的下端穿过L形板(11)固定在踏板(12)端部,弹簧管(10)的下端装在L形板(1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往复机构可以用电机带动偏心机构实现,钢丝绳(9)可接在偏心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用布带(7)将固定板(6)系在人体上,按摩头(1)顶住人体所需按摩(压)部位。用脚蹬动踏板(12),由于固定板(6)是固定的,拉动钢丝绳(9),弹簧管(10)即将活动支架压向人体,松动脚踏板(12)按摩头(1)即可复位。反复踏动踏板(12)即可完成人工呼吸所需的胸外心脏按摩。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无需调节,按摩过程中完全不用双手,人的双手可解放出来对病人采取其他急救措施,而且每次按摩的力量均匀一致。结构简单,生产容易。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按摩头2——活动支架3——顶板4——底板5——立柱6——固定板7——固定布带8——金属套筒9——钢丝绳10——弹簧管11——L形钢板12——活动钢踏板13——弹簧14——限位螺丝。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按摩头和往复运动机构的便携式胸外心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按摩头、活动支架、固定板、固定带、外面套有弹簧管的钢丝绳及往复机构组成,按摩头装在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由2块平行板和连接2块板的立柱组成,固定板上装有导向套管,活动支架的立柱可以在导向套筒中滑动,固定板用固定带系在人体上,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活动支架底板上的中心孔后固定在固定板中心另一端连接往复机构,弹簧管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支架底板上另一端予以定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胸外心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活动支架(2)的顶板(3)和底板(4)均由钢板制成中间用4根金属立住连为一体,固定板(6)用钢板制成上面焊有4个金属套筒(8),钢丝绳(9)和弹簧管(10)选用自行车的闸线,往复机构由L形钢板(11)和活动钢踏板(12)铰接组成,中间有弹簧(13)和限位螺丝(14)。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胸外心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往复机构可以用电机带动偏心机构实现,钢丝绳(9)可接在偏心机构上。
专利摘要一种由按摩头、活动支架、固定板、固定带、外面套有弹簧管的钢丝绳及往复机构组成的便携式胸外心脏按摩器。按摩头装在活动支架上,固定板用固定带系在人体上,钢丝绳的一端穿出活动底板上的中心孔后固定在固定板中心,另一端连接往复机构。牵动钢丝绳时弹簧管推动活动支架带动按摩头往复运动。不需在地面或其他器具上固定,用固定带系在人体上无需根据人体的胖瘦进行调节,可以解放人的双手以对病人采取其他抢救措施。
文档编号A61H31/00GK2080399SQ90223188
公开日1991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9日
发明者杨双桥 申请人:杨双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