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肤烧烫药物的制造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55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润肤烧烫药物的制造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制剂的炮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外用的润肤烧烫伤油膏的炮制方法。
“烧烫伤”在临床中是常见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已有技术的治疗方法,西医通常用清创、消毒、敷药、包扎、甚至手术治疗。所用西药,主要是抗感染、收敛……,由于引流不畅、药物渗透性差、药敏性、耐药性等原因,造成创伤面浸渍、感染,因而其共同的缺陷是,疗程长、愈合慢、有疤痕或需植皮、费用高。
且纱布等敷料粘连在创面上,每次换药,给病人造成痛苦。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近期有不少关于中药治疗烧烫伤软膏的改进报导,例如,CN 86 1 08951提供了一个《低熔点软膏剂型及湿润烧伤膏的制作工艺》,为在开放条件下实施暴露疗法、半暴露疗法,提供了可能。据悉,是已有中药烧烫伤油膏中的较好者。
经过临床验证,其治疗效果虽然比西药好,但是仍不理想,病人中还有创面感染、发烧……等症状,其主要不足仍然是,疗程长、愈合慢、费用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一种疗程短、愈合快、价格低、炮制工艺简便、使用方便、适于推广应用的烧烫伤油膏的改进工艺。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属于软膏剂范畴的润肤烧烫伤油膏的制法,该润肤烧烫伤油膏由基质和药物配伍制成,本发明的特征是(1)所述的基质是植物油和腊(蜡)质组成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植物油∶腊(蜡)质=1∶0.03~0.12,(2)所述的植物油可以是从蓖麻油、花生油、芝麻油或茶油等中间选择,(3)所述的腊(蜡)质可以是从石腊、黄蜡或鲸蜡等中间选择,(4)所述的药物,可以是药物和/或其提取物,分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份是从丹皮、当归、地榆、白芷和紫草中任选2~3种,第二组份是从鸡血藤、黄柏、黄连和大黄中任选2~3种,第三组份是从乳香、没药和血竭中任选1~2种,第四组份是从麝香、龙脑、琥珀和寒水石中任选1~2种,其重量比为,基质∶第一组份∶第二组份∶第三组份∶第四组份=1∶0.01~0.06∶0.01~0.06∶0.01~0.06∶0.01~0.06。
上述的润肤烧烫伤油膏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5~4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12~48h后,浸提液备用。
上述的润肤烧烫伤油膏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先于100~20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5~20min后,继续升温,再于150~300℃保持5~20min,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上述的润肤烧烫伤油膏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150~300℃下,和蜡(腊)质一起加入于配量的植物油中,待熔化后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上述的润肤烧烫伤油膏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于30~70℃下,向加入第一至第三组份药物的基质中,加入第四组份的药物,搅拌均匀。
上述的润肤烧烫伤油膏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中,寒水石需先经600~800℃锻烧后,研为细粉。
上述的润肤烧烫伤油膏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中,琥珀,需要先研为细粉。
本发明是依据祖国医学理论的指导,溶合各种治疗烧烫伤药物之长,它不完全着眼于抗感染,也不拘于清热解毒一法,而是从整体观点出发,使用包括凉血、止血、解毒、祛腐、生肌等治疗方法,使各种外因诱发的,潜伏于肌内的热毒,由深而浅的清出。
经三年多的临床实践证明,按照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烧烫伤油膏,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消炎镇痛,滋润皮肤,治疗中病人无痛苦,治愈快而不留疤痕等效果。
治愈率高达98.9%,满意地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按照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烧烫伤油膏,商品名称《润肤烧烫安》,其特点是①快;即治疗周期短。
②简;炮制工艺简便。
③省;由于疗程短,医疗费用省。
经临床126例验证,对烧烫伤Ⅰ、Ⅱ患者,大部分在两天内停止渗出,三天后结痂,五~七天痂皮由边缘向中央脱落,痂皮脱尽后,新生皮肤滋润光滑,不留疤痕。创伤面全愈时间,根据创伤深度不同,最短的五天(甚至三天,Ⅰ度),最长的十六天(Ⅲ度)。对Ⅲ度烧烫伤创伤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减换药次数,疗效亦满意。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制得的《润肤烧烫安》,还有两大特色,即(1)使用时,仅作一般的清创处理,不要求无菌消毒,临床中无一例继发感染;
(2)用药过程中,在创伤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抗感染基质),既阻滞了细菌入侵引发感染之通道,又促进了创伤面的血液循环,增强了药物的渗透性,加速了肉芽组织和新生皮肤的生长,缩短了治愈时间。这是由于本剂型系半透明软膏剂,在治疗中,只需在创伤面上涂敷一薄层药物,即能均匀地覆盖在在整个创伤面上,单向透气性强,渗透力足,使药物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由于采用暴露疗法,不使用纱布等敷料覆盖,免除了“敷料粘连”给病人造成的痛苦。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制得的《润肤烧烫安》,曾经临床用于水火烧烫伤(热水、热油、蒸汽、爆竹、灼铁……)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烧烫伤,患者年龄最大56岁,最小9个月,烧烫伤面积最小3%,最大26%,烧烫伤深度涉及过Ⅰ、Ⅱ、Ⅲ度,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实施例一基质是蓖麻油和石腊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
蓖麻油∶腊质=1∶0.03,药物和/或提取物分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份是丹皮和紫草;
第二组份是鸡血藤和大黄;
第三组份是乳香;
第四组份是龙脑和琥珀;其重量比为,基质∶第一组份∶第二组份∶第三组份∶第四组份=1∶0.01∶0.06∶0.06∶0.01。
所述的第一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5~1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48h后,浸提液备用。
所述的第二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先于100~15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20min后,继续升温,再于250~300℃保持5min,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所述的第三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250~300℃下,和腊质一起加入于配量的植物油中,待熔化后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于50~70℃下,向加入第一至第三组份药物的基质中,加入第四组份的药物,搅拌均匀。
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中,琥珀需先行研为细粉。贮藏于密闭、荫凉处,备用。使用时,按常规外科清创后,即可涂敷《润肤烧烫安》。
实施例二
基质是花生油和石腊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芝麻油∶腊质=1∶0.05,药物和/或提取物分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份是当归和紫草;
第二组份是黄柏和大黄;
第三组份是没药;
第四组份是龙脑和琥珀;其重量比为,基质∶第一组份∶第二组份∶第三组份∶第四组份=1∶0.06∶0.01∶0.01∶0.06。
所述的第一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10~2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36h后,浸提液备用。
所述的第二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先于150~20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5min后,继续升温,再于200~250℃保持8min,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所述的第三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150~200℃下,和腊质一起加入于配量的植物油中,待熔化后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于30~50℃下,向加入第一至第三组份药物的基质中,加入第四组份的药物,搅拌均匀。
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中,琥珀需先研为细粉。贮藏、使用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基质是芝麻油和黄蜡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芝麻油∶蜡质=1∶0.08,药物和/或提取物分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份是白芷、丹皮和紫草;
第二组份是黄柏、黄连和大黄;
第三组份是血竭;
第四组份是龙脑和寒水石;其重量比为,基质∶第一组份∶第二组份∶第三组份∶第四组份=1∶0.03∶0.02∶0.02∶0.04。
所述的第一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20~3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24h后,浸提液备用。
所述的第二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先于140~18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15min后,继续升温,再于180~250℃保持10~15min,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所述的第三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200~250℃下,和腊质一起加入于配量的植物油中,待熔化后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于40~60℃下,向加入第一至第三组份药物的基质中,加入第四组份的药物,搅拌均匀。
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中,寒水石需先经600~800℃锻烧后,研为细粉。贮藏、使用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基质是茶油和黄蜡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茶油∶蜡质=1∶0.12,药物和/或提取物分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份是当归、地榆和紫草;
第二组份是黄连、黄柏和大黄;
第三组份是血竭;
第四组份是麝香和寒水石;其重量比为,基质∶第一组份∶第二组份∶第三组份∶第四组份=1∶0.05∶0.04∶0.03∶0.05。
所述的第一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30~4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12h后,浸提液备用。
所述的第二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先于140~18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10min后,继续升温,再于180~280℃保持10~15min,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所述的第三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200~280℃下,和蜡质一起加入于配量的植物油中,待熔化后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于30~60℃下,向加入第一至第三组份药物的基质中,加入第四组份的药物,搅拌均匀。
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中,寒水石需先经600~800℃锻烧后,研为细粉。贮藏、使用方法同前。
权利要求
1.一种属于软膏剂范畴的润肤烧烫药物的制造法,该润肤烧烫药物由基质和药物配伍制成,本发明的特征是(1)所述的基质是植物油和腊(蜡)质组成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植物油腊(蜡)质=10.03~0.12,(2)所述的植物油可以是从蓖麻油、花生油、芝麻油或茶油等中间选择,(3)所述的腊(蜡)质可以是从石腊、黄蜡或鲸蜡等中间选择,(4)所述的药物,可以是药物和/或其提取物,分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份是从丹皮、当归、地榆、白芷和紫草中任选2~3种,第二组份是从鸡血藤、黄柏、黄连和大黄中任选2~3种,第三组份是从乳香、没药和血竭中任选1~2种,第四组份是从麝香、龙脑、琥珀和寒水石中任选1~2种,其重量比为,基质∶第一组份∶第二组份∶第三组份∶第四组份=1∶0.01~0.06∶0.01~0.06∶0.01~0.06∶0.01~0.0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肤烧烫药物的制造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5~4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12~48h后,浸提液备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肤烧烫药物的制造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先于100~200℃的配量植物油中,浸泡5~20min后,继续升温,再于150~300℃保持5~20min,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烫伤油膏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药物于150~300℃下,和蜡(腊)质一起加入于配量的植物油中,待熔化后过滤,浸提液备用,药渣弃去。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烫伤油膏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和/或提取物的炮制工艺是于30~70℃下,向加入第一至第三组份药物的基质中,加入第四组份的药物,搅拌均匀。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烫伤油膏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四组份药物中,寒水石需先经600~800℃锻烧后,研为细粉。
全文摘要
一种由基质和药物配伍的烧烫伤膏(《润肤烧烫安》)的制法,基质是植物油和腊(蜡)的混合物,药物是中草药,在一定温度下炮制。炮制工艺简便,适用于各种外因引发的I、II、III度烧烫伤,疗程短,费用省,治疗中无痛苦,愈合后无疤痕。敷药后在创伤面形成一薄层抗感染基质保护膜,疗效独特。经临床三年验证,治愈率98.9%。是一种使用方便,适于推广应用的新型、高疗效的烧烫伤药物。
文档编号A61K9/06GK1055297SQ91106369
公开日1991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28日
发明者许聿祥 申请人:许聿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