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膜粘附药剂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558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膜粘附药剂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当前,治疗人类疾病时的给药途径不外乎内服、注射、外敷、透入和粘膜吸收等全身性给药和局部给药。现就其与本发明有关的局部粘膜给药论述如下粘膜给药也分为全身性治疗和局部治疗,前者是将药物经粘膜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以治疗疾病,后者是将药物通过一种赋型剂牢牢地粘附在粘膜上,以治疗粘膜局部的病灶,它的好处是,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患处,见效快,再者是由于赋型剂的作用,可以将药物紧帖在粘膜上不易脱落,而且还可以使药物缓慢地释放,使其适量持久地起作用,目前国内还没有这种剂型,国外虽有但其原料价格高,不适于国内生产,为了对比国内外相似产品的异同,我们请中国专利局审查部门检索服务处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0篇相关文件,我们对其全部进行了翻译,绝大部分与本发明无关,其中,US-4680323公开了一种可控长效口服药的配制方法,它与本发明相似点是都可以将药物缓释,其配方可以制成生物粘附剂;不同点是二者的配方成分截然不同,已公开的药物制剂其结构也不是双层单向给药。
根据以上原因,本发明旨在用国产原料,配制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粘膜吸附,局部单向给药且有缓释作用的药物剂型。
本发明是这样完成的,该药物剂型为双层结构,一层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纳作为基质,加入药物,为含药的亲粘膜层,这一层可以紧紧吸附在人体所有可触及的粘膜表面(如口腔、食道、肠和阴道等的粘膜)。且具有缓慢将药物释放出来的作用,这一层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纳作为基质,其二者的配比(重量百分比)为1∶1~1.1∶1,二者配合好后占整个制剂重量的60~90%,加入其中的药物占总重量的1~40%;另一层为阻止药物反向扩散层,即它的作用只允许药物向被吸附的粘膜扩散,而不能向其对面扩散,这就保证了药物有效地、缓慢地定位发挥作用,这一层为一乙烯-醋酸乙烯脂共聚物或乙基纤维素涂成的薄膜。
基质与药物的比例,前者越大其吸附能力越强,因此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纳与药物的重量百分比在65~99%∶1~35%范围较优。
在保证其药力的作用下,为增强其吸附作用,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纳与药物的重量百分比在85~99%∶1~15%范围最佳。
该药剂的制备工艺是,将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纳与药物按一定比例分别粉碎后加以混合,压制成片状或半栓状,再在片子的一面或半栓状的底面和弧面加涂一层极薄的乙烯-醋酸乙烯脂共聚物或乙基纤维素,涂此层是为防止药物扩散,即非吸附面。
制成的片剂可以是多种形状,一般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压制成的栓剂可以是半锥状、半柱状或其他半立方体,制成半立方体的目的是让其断面吸附在粘膜上。
制成的片剂厚度在1.0~3.0mm,直径在5~20mm;半栓状体的高度5~20mm,直径5~10mm。
涂在药剂一面的乙烯-醋酸乙烯脂共聚物或乙基纤维素薄膜厚度在0.03~0.07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药剂分为两层,主要的一层既可以吸附在粘膜上,又可以同时向粘膜的病灶部位缓慢地给药,这样就保证了给药定位、准确集中、持久;另一层为防止药物扩散层,保证了药剂不会无效地释放。另一个主要的优点,是该发明全部采用了国产原料,价廉易得,容易制造推广;第三,该制剂同时具有缓释作用,保证了给药的持久、充分和有效。
实施例1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0g,羧甲基纤维素纳9g,口腔溃疡散6.7g,混合均匀,机械压制成直径10mm,厚0.5mm,重0.1g的片子,在片子的一面加涂乙烯-醋酸乙烯脂共聚物膜(厚0.05mm),密封包装。用时将含药的一面帖于患处即可。
实施例2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1g,羧甲基纤维素纳10g,消瘤芥(AT-1258)1g,混合均匀,机械压制成底直径10mm,高15mm,重2g的半锥形栓。在栓的底面与弧面加涂0.05mm厚的乙基纤维素,密封包装。用法同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膜粘附药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它分为两层,一层为含药的亲粘膜层,另一层为阻止药物扩散层,含药的亲粘膜层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纳作为基质,其二者的配比(重量百分比)为1∶1~1·1∶1,二者配合好后占整个制剂重量的60~99%,加入其制剂中的药物占总重量的1~40%,另一层为乙烯-醋酸乙烯脂共聚物或乙基纤维素涂成的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膜粘附药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纳与药物的重量百分比在65~99%∶1~35%范围较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膜粘附药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纳与药物的重量百分比在85~99%∶1~15%范围最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膜粘附药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纳与药物按一定比例分别粉碎后加以混合压制成片状或半栓状,再在片子的一面或半栓状的底面和弧面加涂一层极薄的乙烯-醋酸乙烯脂共聚物或乙基纤维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膜粘附药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压制成的片剂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压制的栓剂可以是半锥状,半柱状或其他半立方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膜粘附药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压制的片子厚度在1.0~3.0mm、直径在5~20mm;半栓状体高5~20mm,直径为5~10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膜粘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涂的乙烯-醋酸乙烯脂共聚物或乙基纤维素层厚度在0.03~0.07mm。
全文摘要
一种生物膜粘附药剂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是一种药物制剂,它提供了一种能够贴附于人体粘膜部位、具有定位、定向缓释给药,用于治疗局部病灶的药物新剂型;它的配方采用国产原料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基纤维素,来源广、价格低。
文档编号A61K9/24GK1052604SQ91106320
公开日1991年7月3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28日
发明者田景振 申请人:山东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