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贴膏的制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682阅读:9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药贴膏的制取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贴膏的生产方法。
众所周知,由我厂独家研制的“辽宁省药品标准”的红药的片剂剂型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该药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通络生新之功效,特别适用于跌打损伤、筋骨肿痛以及远近瘀患、风湿麻木等症。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并畅销国内外。但是,该口服片剂剂型的红药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当损伤较重、而且患处较远时,仅仅按普通剂量用药,治疗时间会相对增长,因此会使患者产生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影响治疗效果,若加大用药量,还会增大肝肾的负担,甚至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红药的治疗效果而提供一种配合红药片剂剂型使用或单独使用的红药贴膏的制取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1)、将三七、白芷、土鳖虫、川芎、当归、红花以4.0-4.5∶1∶1∶1∶1∶1的重量比破碎混合后,用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三次加乙醇3倍量,各提取1小时,然后经静置、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制成相对密度为1.3-1.4(40℃)、占投药总量(重)15-25%的浸膏。
(2)、将上述的浸膏及冰片、樟脑、冬青油、薄荷脑、颠茄流浸膏、硫酸软骨素、盐酸苯海拉明、二甲基亚砜、香精、胭脂红以38.2-50.7%∶4.37-5.48%∶4.37-5.48%∶6.37-7.99%∶9.98-12.52%∶9.98-12.52%∶1.25-1.57%∶1.50-1.88%∶9.98-12.52%∶1.50-1.88%∶0-0.50%的重量百分比再与其总量3.1-4.1倍量的基质充分搅拌混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盖封、切片、包装即得。
本发明的红药贴膏具有以下特点使用方便,起效快,疗程短,对重症患者可与原片剂配合使用,轻患者可局部敷贴,疗效更见奇效,透皮给药不经肝肾吸收,可最大限度降低毒副反应,用药安全,提高药物利用度。另外在原片剂基础上加入了透皮吸收促进剂,抗过敏药物、清凉、消炎止痛作用的药物,这样就增强了抗过敏、消炎止痛作用,经辽宁省药物研究所药理、病理实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填补了红药外用剂型的空白。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及配方为(1)、将三七750克、白芷175克、土鳖虫175克、川芎175克、当归175克、红花175克经破碎后混合,用90%的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三次加乙醇3倍量,各提取1小时,然后经静置、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制成相对密度为1.3-1.4(40℃)的浸膏,浸膏的重量占投药总量的最佳范围是19-22%的浸膏。
(2)、将由橡胶720克、氧化锌928克、松香744克、凡士林128克、羊毛脂80克、液体石蜡20克溶解在汽油中混合而制成的基质,加入上述的浸膏及冰片35克、樟脑35克、冬青油51克、薄荷脑80克、颠茄流浸膏80克、硫酸软骨素10克、盐酸苯海拉明12克、二甲基亚砜80克、香精12克、胭脂红适量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盖衬、切片、包装即为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药贴膏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1)、将三七、白芷、土鳖虫、川芎、当归、红花以4.0-4.5∶1∶1∶1∶1∶1的重量比破碎混合后,用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三次加乙醇3倍量,各提取1小时,然后经静置、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制成相对密度为1.3-1.4(40℃)、占投药总量(重)15-25%的浸膏;(2)、将上述的浸膏及冰片、樟脑、冬青油、薄荷脑、颠茄流浸膏、硫酸软骨素、盐酸苯海拉明、二甲基亚砜、香精、胭脂红以38.2-50.7%∶4.37-5.48%∶4.37-5.48%∶6.37-7.99%∶9.98-12.52%∶9.98-12.52%∶1.25-1.57%∶1.50-1.88%∶9.98-12.52%∶1.50-1.88%∶0-0.50%的重量百分比再与其总量3.1-4.1倍量的基质充分搅拌混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盖封、切片、包装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药贴膏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三七、白芷、土鳖虫、川芎、当归、红花的最佳重量比为30∶7∶7∶7∶7∶7;浸膏与冰片、樟脑、冬青油、薄荷脑、颠茄流浸膏、硫酸软骨素、盐酸苯海拉明、二甲基亚砜、香精、胭脂红的最佳重量百分比为45.14∶4.86∶4.86∶7.08∶11.11∶11.11∶1.39∶1.67∶11.11∶1.39∶0.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药贴膏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浸膏的重量占投药总量的最佳范围是19-2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红药贴膏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将一定量的三七、白芷、土鳖虫、川芎、当归、红花加乙醇回流提取制成浸膏,再将浸膏与一定量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抗过敏药物、清凉、消炎止痛作用的药物及基质搅拌混匀,而制成红药贴膏。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疗程短,对重症患者可与原片剂配合使用,轻患者可局部敷贴,疗效更见奇效等特点。透皮给药不经肝肾吸收,可最大限度降低毒副反应,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A61K9/70GK1060787SQ9111095
公开日1992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29日
发明者刘风书, 滕跃, 李韵竹 申请人:沈阳市中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