茚并吲哚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67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茚并吲哚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茚并吲哚化合物,它们是疏水的抗氧化剂,并对还原(即骤冷)在脂类及脂类双相中的自由基非常有效,因此能终止脂类的过氧化作用过程,避免由这种及有关过程引起的疾病。本发明还涉及组合物,尤其是成分中包含至少一种发明化合物或其盐,尤其是其治疗中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进一步说,本发明涉及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活性化合物在医学治疗和预防以及在非医学方面的应用。在非医学领域中特别重要的应用是控制或终止自由基的中介过程。
一些生物过程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稳定的中间物,这些中间物内含有未成对电子,它们或者提供出去,或者与周围其它电子配对。这样的中间物称为自由基。它们可能是各种酶催化反应或非酶催化反应的产物,其中一些对身体机能(例如为合成DNA还原核苷二磷酸,在前列腺素合酶反应中生成前列腺素)非常重要。后者对细胞破坏后的发炎以及其它几个机能是必需的。其它基团的反应包括能杀死细菌和其它入侵粒子的嗜中性白血球和巨噬细胞中的髓过氧化物酶反应及在线粒体呼吸链上电子的转移。大多数有机体内含有化学抗氧化剂,如α-生育酚(维生素E),抗坏血酸,其它基和过氧化钝化酶如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各种类型的自由基与许多疾病有着日益广泛的联系,这些疾病如局部缺血损份,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栓塞,过敏性/发炎性老化如支气管哮喘、类风湿关节炎、与早老性痴呆有关的疾病、帕金森氏病和衰老、白内障、糖尿病、肿瘤、抗肿瘤药物中毒、免疫抑制剂中毒、化学物质中毒等。对这些疾病的一种可能的尚未知的解释是抵抗基破坏的内生保护剂的活性不足以保护组织抵抗基的破坏。在上述疾病中,由基的过量产生引起的脂类过氧化可能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破坏途径。另外,服用能抑制基反应(如脂类过氧化)的抗氧化剂可预防和治愈上述疾病。本发明描述了茚并吲哚类的新的抗氧化剂,它们既能满足膜中积累的需要即它们有足够的疏水性,又是脂类过氧化作用的有效抑制剂。这些新的抗氧化剂可以很好地与其它抗氧化剂如α-维生素E比较。本发明化合物也可在非医学方面用于稳定对氧化变质敏感的化合物,如护肤品,食品防腐,食品添加剂及其它物品的保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四氢茚并吲哚和所得的稳定物合物进行稳定化的方法。
我们以前的专利申请PCT/GB 90/00949(在1990年12月27日的国际专利说明书(International Specification)wo 90/15800上发表)是关于一组四氢茚并吲哚类化合物,它们是脂类过氧化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抑制剂,并可用作抗氧化剂。
根据本发明,它提供了通式Ⅰ的顺式稠合化合物,对映体及其盐。
Ⅰ其中R是甲氧基或乙氧基,当R是甲氧基时,R1是甲基且R2和R3都是氢或都是甲基;当R是乙氧基时,R1是氢且R2和R3都是甲基。
已发现,具有通式Ⅰ的四氢茚并吲哚结构的顺式融熔化合物是脂类过氧化过程的高效抑制剂,也是一种有用的抗氧化剂。具有通式Ⅰ的化合物可以是一种外消旋混合物,纯对映体或其混合。
本发明化合物可特别用作医疗中的抗氧化剂。
本发明的吲哚结构环中编号如下
顺式-4b,5,9b,10-四氢茚并[1,2-b]吲哚(THII)包含在本发明中的具有通式Ⅰ的四氢茚并吲哚如下顺式-4b,5,9b,10-四氢-4b,6,7,9,9b-五甲基-8-甲氧基-茚并[1,2-b]吲哚顺式-4b,5,9b,10-四氢-8-乙氧基-4b,7,9,9b-四甲基-茚并[1,2-b]吲哚顺式-4b,5,9b,10-四氢-8-甲氧基-6,7,9-三甲基-茚并[1,2-b]吲哚根据本发明,通式Ⅰ的顺式稠合化合物以其游离碱或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毒酸加成盐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制剂或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通常通过口、直肠、皮肤或注射给药,其酸加成盐的例子有盐酸盐、氢溴酸盐、乳酸盐、乙酸盐、磷酸盐、硫酸盐、氨基磺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盐、草酸盐等。其制剂可以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剂型可以是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制剂。通常活性物质将占制剂重量的0.1至99%。具体地说,注射时,活性物质占制剂重量的0.5至22%,口服时,活性物质占制剂重量的0.2至50%。皮肤给药服用时,通常活性成份占制剂重量的0.1至5%,并使用适宜的载体。
欲配制口服用的含发明化合物剂量单位形式的药物制剂,可先将所选择的化合物与一种固体赋形剂,一种粘合剂以及一种润滑剂混合,然后压成片剂,所用的赋形剂如乳糖、蔗糖、山梨醇、甘露糖醇、淀粉如土豆淀粉、玉米淀粉或支链淀粉、纤维素衍生物;粘合剂如明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润滑剂如硬脂酸镁、硬脂酸钙、聚乙二醇、蜡、石蜡等。如果需涂渍片剂,可将上述方法制取的芯涂敷浓糖溶液,糖液可含涂胶、明胶、滑石、二氧化肽以及同类物。另外,片剂亦可涂敷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易溶于挥发性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混合物的聚合物。涂层中可添加颜料以便于区分活性物质不同的片剂和活性化合物含量不同的片剂。
对于软胶囊制剂,活性物质可与如植物油或聚乙二醇混和。硬胶囊可含活性物质颗粒并使用上述片剂中使用的任一种赋形剂如乳糖、蔗糖、山梨醇、甘露糖醇、淀粉如土豆淀粉、玉米淀粉或支链淀粉、纤维素衍生物或凝胶。液体或半固态药品亦可放入硬胶囊中。
用于直肠给药的剂量单位可以是溶液、悬浮液、也可以制成将活性物质与中性脂肪碱混合的栓剂形式或将活性物质与植物油或石蜡油混和的直肠胶囊。
用于口服的制剂可以是浆液或悬浮液,如含约0.2%到20%(重量百分比)的活性物质,余下物质是糖和乙醇、水、甘油和丙二醇混合物的溶液。这些液体制剂可含着色剂,加味剂,糖精和羧甲基纤维素增稠剂或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赋形剂。
用于非肠道注射的溶液可用活性物质的药学上可接受的水溶性盐的水溶液来制备,伏选浓度约为0.5%至10%(重量百分比)。这些溶液还可以含有稳定剂和/或缓冲剂并可方便地盛在各种剂量单位的安瓿中。
本发明化合物用于人体治疗时适宜的日剂量约为每次口服用药约0.01-100mg/kg体重,非肠道用药,0.001-100mg/kg体重。
本发明化合物可按以下方法制备,但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方法,这些化合物可用已知技术描述的方法制备。
a.R2和R3都是氢的4b,5,9b,10-四氢茚并[1,2-b]吲哚(ⅠA)可通过还原相应的5,10-二氢茚并[1,2-b]吲哚(DHII)制备。
其中R和R1如通式Ⅰ定义。
DHII原料通过与硼基还原剂如氰基硼氢钠在一种溶剂通常是乙酸中反应或与四氢呋喃中的BH3反应而被还原。在有强酸如盐酸存在的情况下可使用在溶剂通常是四氢呋喃或二恶烷中的吗啉代甲硼烷。此外,还可用三烷基硅烷。反应结束时,通过用水稀释反应混合物,中和及过滤或溶液萃取的方法分离出产物。也可以通过在催化剂如钯作用下的氢化来完成反应。在这种情况下DHII化合物溶于适当的溶剂如乙醇、乙酸或乙酸乙酯中。上述情况中,通过去掉催化剂,减压状态下蒸发溶剂分离出产品。
THII化合物可通过从适当的溶剂中结晶来提纯或用硅胶柱层析法提纯。
b 4b,9b-二甲基-4b,5,9b,10-四氢茚并[1,2-b]吲哚(ⅠB)可直接通过将通式为Ⅲ的假吲哚与甲基锂(CH3Li)在对质子隋性的溶剂如无水四氢呋喃中反应加以制备。
c 4b,9b-二甲基-4b,5,9b,10-四氢茚并[1,2-b]吲哚(ⅠB)还可由相应的4b-未取代的类似物通过一系列金属取代,如使用丁基锂,用二氧化碳碳化,再用丁基锂直接进行金属取代及用甲基卤或硫酸甲酯进行烷基取代,最后将所得的N-羧化中间物水解制得。
通式Ⅱ的DHII原料可由通式为Ⅳ的苯肼与通式Ⅴ的1-2,3-二氢-1-茚酮(R4为氢)进行费歇尔吲哚合成反应制得。
通式为Ⅲ的假吲哚原料可由通式为Ⅳ的苯肼与通式为Ⅴ的2-甲基-2,3-二氢-1-茚酮-(R4为甲基)反应制备。
其中R和R1定义如通式Ⅰ,R4分别为氢或甲基。
通式为Ⅴ的1-或2-甲基-2,3-二氢-1-茚酮可与通式为Ⅳ的苯肼反应该苯肼既可以是游离碱,也可以是盐,通常是盐酸盐。通常反应物溶解于溶剂中,优选醇溶剂如乙醇或丙醇。在某些情况下不需加热,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必须给反应混合物加热1小时或1小时以上使其回流。
通式为Ⅴ的化合物与通式为Ⅳ的苯肼反应通过通式为Ⅵ的苯腙中间体形成通式为Ⅱ或Ⅲ的化合物。
Ⅵ其中R和R1定义如通式Ⅰ,R4是氢或甲基。
苯腙中间体有时可以通过用水稀释反应混合物并过滤分离出来或用适当溶剂用萃取的方法分离出来。进一步的提纯可通过结晶或层析法。最后,用硅胶柱层析并用一系列洗脱溶剂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苯腙环化成通式为Ⅱ的DHII或通式为Ⅲ的假吲哚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将它们重新溶解于一种适当的溶剂中,最好是一种醇如乙醇或丙醇,用一种酸如盐酸、乙酸或三氟乙酸处理溶液。可能需加热也可能不需加热。其它的环化试剂包括路易斯酸如氯化锌或含有磷原子的试剂如三氯化磷、三氯氧化磷、多磷酸或多磷酸盐。
在与2,3-二氢-1-茚酮进行的反应中,应该用苯肼盐代替苯肼,中间物苯腙环化成DHII或假吲哚的反应可自然发生。
式为ⅠB的化合物的4b-未被取代的类似物,即通式为Ⅶ的化合物可由通式为Ⅳ的苯肼和通式为Ⅴ的2-甲基-2,3-二氢-1-茚酮(R4为甲基)进行费歇尔吲哚合成反应继而将通式Ⅲ的中间物假吲哚还原制得。
Ⅶ通式为Ⅲ的假吲哚还原成在C-9b位被取代的衍生物的反应可以用标准还原剂如溶于适宜溶剂(如乙醇)中的硼氢化钠完成。然后产物用通常方法分离和提纯。
诸如5,10-二氢茚并[1,2-b]吲哚(DHII)和含官能团的类似物这样的原料的制备方法在我们的申请EP-A-0404536中描述。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适用性,然而并不限于此。给出的温度是摄氏度。
实施例1顺式-4b,5,9b,10-四氢-4b,6,7,9,9b-五甲基-8-甲氧基茚并[1,2-b]吲哚ⅰ)2,3,6-三甲基苯甲醚将在500ml乙腈中的50克(0.367mol)2,3,6-三甲基苯酚、55克(0.4mol)碳酸钾和36ml(0.38mol)硫酸二甲酯的混合物加热回流过夜。再加入35ml浓氨水,混合物回流1小时。过滤并蒸发后,残余物溶于乙醚,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两次,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两次。干燥(MgSO4)并蒸发得50.8克产物(92%)。
ⅱ)4-硝基-2,3,6-三甲基苯甲醚向搅拌并加热(70-80℃)的在200ml乙酸中的20.3克(0.135mol)2,3,6-三甲基苯甲醚溶液中滴入9.65ml在20ml乙酸中的浓HNO3水溶液。添加后将混合物倒入冰中,所得的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将有机相蒸发以去除乙酸和二氯甲烷;残余物溶于乙醚中并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两次,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两次。干燥(MgSO4)并蒸发后可得19.0克(72%)产物。产物在下一步中不经提纯即可使用。
ⅲ)4-氨基-2,3,6-三甲基苯甲醚将在200ml乙醇中的19.0克(0.097mol)4-硝基-2,3,6-三甲基苯甲醚和两小勺pd/c(5%)的混合物在帕尔装置中氢化4小时。过滤除去催化剂并蒸发溶剂。残余物溶于乙醚中并用盐酸水溶液(2M)萃取。
混合水相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碱化到PH值为14。所得的碱溶液用乙醚萃取。干燥(MgSo4)后,加入Hcl(克)的乙醚溶液,产物以其Hcl盐析出。过滤后得10.1克(63%)产物。
ⅳ)4-肼基-2,3,6-三甲基苯甲醚将5.17克(0.0256mol)4-氨基-2,3,6-三甲基苯甲醚盐酸化物在30ml浓盐酸水溶液和35ml水的悬浮液加热(80℃)直至盐酸化物溶解。冷却至-5℃,盐酸化物细小晶体再次析出。将在15ml水中的1.77克(0.0256mol)NaNo2在30分钟内加入搅拌的混合物中,同时反应温度保持在-5℃至0℃。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15分钟后,将14.46克(0.064mol)Sncl2X2H2O在12ml浓Hcl水溶液中的溶液在15分钟内滴入,同时温度保持在零度。然后,慢慢让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达到室温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混合物碱化至PH值为14。将所得混合物用乙醚萃取,干燥(MgSo4)后,加入Hcl(克)的乙醚溶液,产物以其盐酸化物析出。过滤后可得3.8克(69%)产物。
ⅴ)9b,10-二氢-6,7,9,9b-四甲基-8-甲氧基茚并[1,2-b]吲哚将2.2克(0.012mol)4-肼基-2,3,6-三甲基苯甲醚,1.9克(0.013mol)2-甲基-2,3-二氢-1-茚酮和2ml浓Hcl水溶液在20ml乙醇中的混合物在氩气下回流1小时。冷却后蒸发除去溶剂,将残余物分配在水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中。在水相中加入NaHCo3水溶液中和并将各相分离。干燥(MgSo4)并蒸发有机相后,剩余的粗产品用硅胶层析提纯并用二氯甲烷作洗脱剂。由此可得1.1克31%的产品,下一步可直接使用。
ⅵ)顺式-4b,5,9b,10-四氢-4b,6,7,9,9b-五甲基-8-甲氧基茚并[1,2-b]吲哚氩气氛下,向冷却(-80℃)的1.1克(0.0038mol)9b,10-二氢-6,7,9,9b-四甲基-8-甲氧基茚并[1,2-b]吲哚的20ml无水THF溶液中加入4ml在乙醚中的1.6M的甲基锂。混合物在-78℃下搅拌1小时,-20℃下搅拌1小时。温度达到0℃后加入NH4Cl水溶液和乙醚。将各相分离,有机相用水洗涤一次,干燥(MgSo4)并蒸发。所得粗产品用硅胶层析提纯,并用乙酸乙酯/异辛烷(2/10)作洗脱剂。由此可得0.3克(25%)的希望制备的产品。
1HNMR(CDCl3)1.41(3H,S);1.43(3H,S);1.96(3H,S);2.07(3H,S);2.35(3H,S);3.0(1H,d);3.55(3H,S);3.65(1H,d);7.1(3H,m);7.25(1H,m)。
实施例2顺式-4b,5,9b,10-四氢-8-乙氧基-4b,7,9,9b-四甲基茚并[1,2-b]吲哚ⅰ)4-硝基-2,6-二甲基-1-乙氧基苯将10克(0.0598mol)4-硝基-2,6-二甲基苯酚、16.5克(0.1196mol)K2CO3和18.6克(0.1196mol)乙基碘在100ml乙腈中的混合物回流2.5小时。固体物质通过热过滤除去,然后用热乙腈洗涤。将合并的有机相蒸发,所得残余物溶于乙醚。乙醚相用水洗涤,干燥(Na2SO4)并蒸发后可得11.4克(98%)的产品,M.P.56℃。
ⅱ)3,5-二甲基-4-乙氧基苯胺将11.4克(0.058mol)4-硝基-2,6-二甲基-1-乙氧基苯的115ml乙醇(95%)溶液用pd/c催化剂氢化过夜。过滤去除催化剂,蒸发掉溶剂可得9.2克(96%)产品,M.P.74℃。
ⅲ)3,5-二甲基-4-乙氧基苯肼在30分钟内向冷却的(+5℃)搅拌的9.2克(0.0557mol)3,5-二甲基-4-乙氧基苯胺在50ml6NHCl(溶液)的悬浮液中加入在15ml水中的3.8克(0.0557mol)NaNo2。在+5℃下进一步搅拌30分钟后,将所得混合物在氩气氛并搅拌下加入溶于150ml水的29.1克(0.167mol)连二硫酸钠中。+5℃下搅拌20分钟后,加入250ml乙醚,然后用10N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混合物碱化至PH为9。分离有机相并用氯化钠溶液洗涤。干燥(Na2So4)后加入HCl(克)/乙醚(到PH值为3)。产品以盐酸化物的形式沉淀出。过滤并用乙醚洗涤后可得9.4克(78%)的产品。
ⅳ)9b,10-二氢-8-乙氧基-7,9,9b-三甲基茚并[1,2-b]吲哚将2.16克(0.01ml)3.5-二甲基-4-乙氧基苯肼的盐酸化物和1.46克(0.01mol)2-甲基-2,3-二氢-1-茚酮的20ml乙酸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然后回流三小时。用水稀释混合物,然后用10N的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并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的有机相用水洗涤,干燥(Na2So4)后蒸发可得2.8克粗产品,用石油醚/乙酸乙酯(5/1)重结晶,可得2.1克产物(72%)。M.P.164℃。
ⅴ)顺式-4b,5,9b,10-四氢-8-乙氧基-4b,7,9,9b-四甲基茚并[1,2-b]吲哚在氩气氛并搅拌下向2.0克(0.0063mol)9b,10-二氢-8-乙氧基-7,9,9b-三甲基茚并[1,2-b]吲哚的20ml无水四氢呋喃的冷(-78℃)溶液中滴加10ml甲基锂(1.6N)乙醚溶液。添加完成后在-20℃下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再搅拌1小时。加入20ml饱和氯化铵溶液使反应混合物骤冷。加入100ml乙醚后,将有机相分离,并用氯化铵溶液洗涤反应混合物两次,干燥(Na2So4)并蒸发可得2.0克(96%)产品。1HNMR(CDCl3)1.35(3H,t);1.4(6H,d);2.1(3H,S);2.35(3H,S);2.95-3.05(1H,d);3.55-3.75(3H,m);6.1(1H,S);7.0-7.3(4H,m)。
实施例3顺式-4b,5,9b,10-四氢-8-甲氧基-6,7,9-三甲基茚并[1,2-b]吲哚ⅰ)5,10-二氢-8-甲氧基-6,7,9-三甲基茚并[1,2-b]吲哚将在20ml乙醇中的1.95克(0.009mol)4-肼基-2,3,6-三甲基苯甲醚的盐酸化物(其制备见实施例1)和1.06克(0.008mol)1-2,3-二氢-1-茚酮溶液和2ml浓盐酸的混合物回流1小时。蒸发去掉溶剂,剩余物分配在乙醚和水之间。水相用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分出有机相并用水洗涤。干燥(Na2So4)并蒸发可得粗产品,将其用色谱法提纯,用二氯甲烷/石油醚(20/80)作洗脱剂。最后重结晶可得1.08克(49%)产品。
ⅱ)顺式-4b,5,9b,10-四氢-8-甲氧基-6,7,9-三甲基茚并[1,2-b]吲哚向0.65克(0.00234mol)5,10-二氢-8-甲氧基-6,7,9-三甲基茚并[1,2-b]吲哚和0.95克(0.00957mol)吗啉甲硼烷在4ml二恶烷溶液中滴入1ml浓盐酸。将混合物回流3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3ml6N的盐酸。混合物再回流3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将粗混合物分配于乙醚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之间。分出有机相并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水洗涤。干燥(MgSo4)并蒸发后可得粗产品。将其再从乙酸乙酯/石油醚中重结晶即得0.46克(70%)产品。1HNMR(CDCl3)2.0(3H,S);2.14(3H,S);2.28(3H,S);3.17(1H,dd);3.55(1H,dd);3.64(1H,S);4.28(1H,ddd);5.38(1H,d);7.20-7.27(3H,m);7.39(1H,d)。
本发明所涉及的茚并吲哚化合物具有疏水性和稳定的结构,该结构可形成阳离子,稳定的阳离子基或氧化基团。通过测量对体外Fe2+-抗坏血酸盐引起的脂类过氧化作用的抑制可知,它们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其IC50值低至10nm。通式Ⅰ的化合物可有效地防止兔子平滑肌细胞或小鼠腹膜巨噬细胞中的人血浆脂肪蛋白的氧化。它们也可防止局部缺血/再灌注对分离灌注大鼠心脏的损害,并可防止四氯化碳、醋氨酚、甲基烷磺胺,甲萘醌、叔-丁基过氧化氢以及N-甲基-N1-氮-N-氮-Soguanidine所引起的对小鼠肝或分离大鼠肝的损坏。
这些性质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防止或治疗局部缺血或再灌注损伤,特别是脸部和心脏局部缺血或梗塞,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帕金森氏病,衰老,早衰痴呆病,肿瘤,和抗肿瘤药物中毒,免疫抑制剂以及包括如支气管哮喘和风湿性关节炎等过敏或发炎引起的炎症。其它潜在的用途包括防治化学品中毒和放射性损伤。茚并吲哚化合物不易为紫外线激活,从而可以用于制造护肤用品。本发明茚并吲哚化合物的另一项有趣的主要特性是具有膜稳定能力。
本发明化合物最显著的特性是其作为自由基净化剂或抗氧化剂的功效。采用一个测定将脂类过氧化作用抑制50%(IC50)所需通式Ⅰ化合物浓度的分析系统。脂类过氧化作用的测定见下面1中描述,数据见表1。此外巨噬细胞引起的LDL-过氧化作用的抑制试验见下面2中描述,数据见表2。
1、抗坏血酸盐/Fe2+依赖的脂类过氧化作用对于亚铁/抗坏血酸盐脂类过氧化作用系统,6.25ml0.1M磷酸钾缓冲液(KPi)(PH值7.4),加入12.5ml大豆磷酸脂之中。用氩气冲洗两分钟后,将悬浮液用五层Para film密封并经声学处理直至悬浮液透明为止。最终的反应混合物由200μg/ml磷脂,10μmFeNH4(SO4)2或Fe(NH4)2(SO4)2和在0.1mKPi(PH值7.4)中的100μm抗坏血酸及经测试在丙酮或DMSO中的抗氧化物组成。赋形剂的体积不超过总体积的1%。反应由加入抗坏血酸和铁开始,继而在室温下于水浴中继续进行30分钟,然后通过加入10μm在DMSO中的0.5M2,6-二叔丁基对甲酚停止。上述过程和后续的2-硫代巴比土酸一反应性物质的测定在Shertzer,H.G et al,Biochem,Pharmacol.37,333(1988)中描述。表1给出了茚并吲哚和α-维生素E对抗坏血酸盐/Fe2+依赖脂类过氧化作用。
表1化合物 PIC50顺式-8-甲氧基-6,7,9-三甲基-THII 8.0顺式-8-乙氧基-4b,7,9,9b-四甲基-THII 7.9顺式-8-甲氧基-4b,6,7,9,9b-五甲基-THII 7.62、巨噬细胞引起的LDL过氧化作用的抑制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在每毫升巨噬细胞培养基中含25μg人体低密度脂蛋白(LDL)的Ham氏F10培养基上培养。本发明化合物溶于乙醇中并加入至最终浓度10-5至10-10M。将三倍量的细胞培养24小时。然后移走细胞培养基。用Steinbrecher et al in Proc.Natl.Acad.Sci.USA,81,3883(1984)中描述的方法通过测定硫代巴比土酸反应性物质(TBARS)的形成来分析过氧化作用。结果在表2中,用浓度的对数形式给出,此浓度是与对照组相比脂类过氧化作用减少50%所必要的浓度(PIC50)。
表2化合物 PIC50顺式-8-甲氧基-4b,6,7,9,9b-五甲基-THII 7.9
顺式-8-乙氧苯-4b,7,9,9b-四甲苯-THII 7.8顺式-8-甲氧基-6,7,9-三甲基-THII 7.9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通式Ⅰ的顺式稠合化合物、对映体或其盐的方法。
Ⅰ这里R为甲氧基或乙氧基,R为甲氧基时,R1为甲基且R2和R3都是氢或都是甲基;R为乙氧基时,R1为氢且R2和R3都是甲基,该方法包括a,5,10-二氢茚并[1,2-b]吲哚(DHII)的还原
其中R和R1的定义见权利要求1。b、用甲基锂(CH3Li)还原通式Ⅲ的假吲哚
c、对于4b,9b-二甲基化合物,可由通式为Ⅶ的相应4b-未被取代类似物通过一系列金属取代,再通过二氧化碳碳化、金属取代和用甲基卤或硫酸甲烷基取代,最后水解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顺式-4b,5,9b,10-四氢-8-乙氧基-4b,7,9,9b-四甲基茚并[1,2-b]吲哚,对映体或其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顺式-4b,5,9b,10-四氢-8-甲氧基-6,7,9-三甲基茚并[1,2-b]吲哚,对映体或其盐。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顺式-4b,5,9b,10-四氢-8-甲氧基-4b,6,7,9,9b-五甲基茚并[1,2-b]吲哚、对映体或其盐。
5.一种制备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将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稀释剂与通式为Ⅰ的顺式稠和化合物、对映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配制在一起。
Ⅰ这里R为甲氧基或乙氧基,当R为甲氧基时,R1为甲基且R2和R3或都是甲基;当R为乙氧基时,R1为氢且R2和R3都是甲基。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通式为Ⅰ的顺式稠合化合物是顺式-4b,5,9b,10-四氢-8-乙氧基-4b,7,9,9b-四甲基茚并[1,2-b]吲哚。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通式为Ⅰ的顺式稠合化合物是顺式-4b,5,9b,10-四氢-8-甲氧基-6,7,9-三甲基茚并[1,2-b]吲哚。
8.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通式为Ⅰ的顺式稠合化合是顺式4b,5,9b,10-四氢-8-甲氧基-4b,6,7,9,9b-五甲基茚并[1,2-b]吲哚。
9.通过用权利要求1-4中定义的任一个化合物或对映体或其盐接触敏感化合物从而稳定对氧化变质敏感的化合物的方法。
全文摘要
通式为I的顺式稠合化合物、对映体及其盐是新的、在医学和非医学领域内都有效的抗氧化剂。这里R为甲氧基或乙氧基,当R为甲氧基时,R
文档编号A61K31/40GK1061962SQ9111083
公开日1992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16日
发明者M·塞恩斯伯里, H·舍特泽 申请人:巴斯大学, 辛辛那提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