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组合瘫痪病人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131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组合瘫痪病人床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床垫,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瘫痪病人、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用床垫。现有的病人用床功能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采用金属框架式支承的医用床,其主要功能为坐、卧两种,病人用这种床经常受到尿便的污染,而且病人的翻身是靠人工完成,护理工作量比较大,不能解决预防病人出现褥疮这一临床护理工作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瘫痪病人用的床垫,而能解决现有护理病床存在的不足,而且能防止病人出现坠积性肺炎、褥疮和尿便污染被褥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不透气材料做成的分块气室A、B、C、D、E、F及相应的进、排气嘴所组成,在上述气室F和E中间,设置有马蹄形气室G,在该气室G中的凹处(2)配置有排污孔(1),在上述分块气室的表面设置有排污槽(4)、(5)、(8),在该床垫的底部配置有使病人侧翻身的气室H和J,以及使病人坐位的气室I及抬高腿脚的气室K。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床垫,可使病人躺在比较柔软的气垫上,病人的排泄物可经过排污孔流出,不污染行李,而且当H气室或J气室充气时可使病人两边侧卧或翻身,当I气室或K气室充气时可使病人坐位翻身或抬高下肢,大大减少了病人出现褥疮的可能性,同时也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的被动运动方式,预防长期卧床易患的坠积性肺炎。该床垫成本低,携带方便,可根据病人的体重不同充气量不同来调节该床垫的柔软程度。
下面对附图做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即床垫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X方向的放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当J气室充气时使病人侧翻身时支承起来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二W-W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床垫的主体结构原理采用充气游泳垫的结构,A、B、C、D、四个气室各采用三条柱状小气室组成,E、F气室各采用二个小气室组成,并在图示中(6)、(6)为侧卧或翻身的折线,(5)为病人坐位时的折线,这些折线同时也是排污槽,在气室E、F的中间采用一个马蹄形气室G,图示中(3)为凸起部分,(2)为马蹄形气室G所围出的凹穴,用于收集病人排出的污物,在凹穴中部设有一个排污孔(1),污物可通过排污孔(1)流入床下的容器中,病人的臀部平时位于马蹄形气室(G)上,空气流通,减少污染,同时在气室G的内边缘配置有两条绕性的宽带子(7)、(7),可用于固定病人的臀部及阴部,使排尿时方向集中又有防止病人坠床之功能。
如图2、图3、图4所示,当病人侧卧或翻身、坐位或抬高下肢时,床垫下的四个气室I、H、J、K、,当H、J或I、K气室充气时,由于气室为半扇型外边折叠式形状,这样,气室的外边折叠部分充气凸起(如图3所示)即把床垫外缘撑起,达到侧翻身或坐位的目的。侧翻身或坐位是通过把床垫的一边支撑起并保持住支撑后的形状而实现的,这方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多种解决办法,如几个柱状或片状气室,或采用杆状支撑装置都能达到此项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瘫痪病人气垫床垫,由不透气材料制做成分块气室A、B、C、D、E、F及相应的进气、排气嘴所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气室E和F中间设置有马蹄形气室G,在该气室G的凹(2)处配置有排污孔(1),在上述各气室表面设置有排污槽(8)、(4)、(5),在该床垫的底部配置有使卧床病人侧翻身气室H和J及使病人坐位的气室I及抬高腿脚的气室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床垫,其特征是上述气室H、J、I、K是半扇型外边折叠式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床垫,其特征是在上述马蹄形气室G上配有两个长带子(7)及(7′)用以固定病人下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专供瘫痪病人使用的床垫,也可用于临床上不宜主动翻身、活动的病人,它是由不透气材料组成的气垫床垫,在该床垫上设有排污槽及排污孔,病人的尿便可从上述孔中流出,该床垫柔软舒适,有坐位和侧翻身的气垫支撑装置,可有效地防止瘫痪病人易产生褥疮及坠积性肺炎这一护理难题,又可使瘫痪病人肢体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而且该床垫成本低,可靠性强,是一种多功能组合气垫床垫,适于医院、家庭的病人护理使用。
文档编号A61G7/057GK2096351SQ9120953
公开日1992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14日
发明者李荣奇 申请人:李荣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