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髋人字石膏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564阅读:3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髋人字石膏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供髋部手术患者术后作单侧或双侧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时使用的固定器,用于支承和固定患者的臀部,属于骨科医疗辅助设备。
人体发生股骨干骨折、骰骨颈骨折、大粗隆和小粗隆骨折以及髋臼骨折后,或因创伤性、先天性髋脱位和髋部其他疾患而作手术后,都需采用单侧或双侧髋人字石膏进行外固定。儿童的先天性髋脱位虽不宜手术治疗,但首选治疗方案也是蛙式石膏外固定。因此,髋部石膏外固定手术使用十分普遍。为方便这种手术,国外研制了一种手术床,这种手术床经临床使用证明有如下缺点(1)床体十分笨重,结构也很复杂,占地面积很大,使用十分不便;(2)这种手术床对于术后昏迷患者和噪动患者无法使用;(3)这种手术床价格十分昂贵,难以普及。
目前,尚无适合于作髋人字石膏手术的辅助设备,因此,给医生带来困难,给病人带来痛苦,也影响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供医生进行髋人字石膏手术时使用的固定器,用于支承和固定患者的臀部,以方便医生手术,减轻病人痛苦并提高医疗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取用一根可伸缩立柱,在离可伸缩立柱的顶部约20公分处固定一块托座板,将患者的臀部安放在托座板上,并使会阴紧靠立柱。可伸缩立柱的下部与一个底盘相固定,底盘下面装有三个车轮两个前轮,一个后轮。后轮上装有刹车装置。因此,非工作时,整个固定器可以推动,工作时,利用刹车装置使整个固定器停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为做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手术的医生提供方便,从而提高手术质量;(2)减轻患者在上石膏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在大小医院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多功能髋人字石膏外固定器的总体结构图;图2为成人用托座板结构图;图3为儿童用托座板结构图;图4为可伸缩立柱结构图;图5为底座结构图;图6为刹车装置结构图。
参看
图1,由图可知,整个固定器由底盘(1)、与底盘(1)用螺纹连接的可伸缩立柱(2)以及套在可伸缩立柱(2)的上部、与可伸缩立柱(2)成可拆式连接的托座板(3)组成。为了使患者的臀部牢牢地固定于托座板(3)上,应使立柱(2)的顶端伸出托座板(3)的工作面,伸出长度约为20公分。为此目的,在可伸缩立柱(2)上固定两个销钉(4),相互成180°。在托座板(3)的下面的导套(5)上,开有两个一端为豁口的导槽(6),导槽(6)与销钉(4)为滑动配合,其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托座板(3)与立柱(2)之间轴向定位,确保立柱(2)的顶端高出托座板(3)的工作面约20公分;另一个是防止托座板(3)绕立柱(2)转动。从而使两者相互间能在轴向和径向都得到定位。
参看图2,由图可知,托座板(3)由面板(7)和导套(5)组成,面板(7)和导套(5)之间用螺纹连接或焊接,两者成固定连接。导套(5)上开有两个导槽(6),相互间相距180°,面板(7)上开有面板槽(8)。这种托座板主要用于成人。
参看图3,图中所示为儿童用的托座板,它与成人用的托座板(7)之间的差别,只是面板的形式不同,成人用面板(7)开有面板槽(8),儿童用面板(9)因儿童臂部小,不需开槽。
参看图4,由图可知,可伸缩立柱(2)由立柱(10)和套筒(11)组成。立柱(10)的外径与套筒(11)的内径为滑动配合,使立柱(10)能在套筒(11)内作伸缩运动。为防止立柱(10)在套筒(11)内旋转,在立柱(10)上固定有一个销子(13),在套筒(11)上开有一个导槽(12),固定于立柱(10)上的销子(13)只能沿着导槽(12)作上下移动,从而,使立柱(10)在套筒(11)内既能完成伸缩动作,又能防止立柱(10)在套筒(11)内旋转。另外,在立柱(10)上,还钻有几个等距的孔(14),在套筒(11)上开有一个孔(15),孔(14)和孔(15)的直径相等,开口销(16)可从孔(15)的一侧穿入,经孔(14)后,从孔(15)的另一侧穿出,从而达到立柱(10)与套筒(11)之间的轴向定位的目的。由于孔(14)有多个,所以,更换不同的孔(14)时,可改变立柱(10)的高度,从而改变托座板(3)的高度。套筒(11)的下部攻有外螺纹,用于连接到底盘(1)上。
参看图5,由图可知,底盘(1)由一个盘架(17)、一根立轴座(18)、两个前轮(19)、一个后轮(20)、一根后轮轴(21)和一个刹车装置(22)组成。盘架(17)是用几根型钢焊接而成的,表面蒙以面板。立轴座(18)用焊接或粘结的方法与盘架(17)连成一体。立轴座(18)为一管型钢材,内部攻有螺纹,与套筒(11)下部的外螺纹相配合,使可伸缩立柱(2)与底盘(1)连成一体。两个前轮(19)为万向轮结构,以方便转弯。一个后轮(20)安装于后轮轴(21)上,并有一个刹车装置(22),控制后轮(20),使整个固定器能够停住或推动。
参看图6,由图可知,刹车装置(22)由脚踏板(23)、与脚踏板(23)连成一体的凸轮(24)、刹车板(31)、凸轮轴(26)、安装凸轮轴(26)的支架(25)、复位弹簧(27)、弹簧导柱(28)、刹车板支承轴(29)和刹车板轴承架(30)组成。支架(25)、刹车板轴承架(30)和弹簧导柱(28)均固定在盘架(17)上,凸轮(24)绕凸轮轴(26)转动,凸轮轴(26)安装在支架(25)上。刹车板(31)安放在刹车板支承轴(29)上,可绕其转动,刹车板支承轴(29)安放在刹车板轴承架(30)上,刹车板(31)的左端(图示)有一孔,空套在弹簧导柱(28)上,孔的上方装有一个复位弹簧(27),复位弹簧(27)空套在弹簧导柱(28)上,当踩下脚踏板(23)时,凸轮(24)绕凸轮轴(26)转动,使凸轮(24)的大直径部分卡住后轮(20),使后轮(20)停住,达到刹车目的。抬起脚踏板(23)时,凸轮(24)转动,其小直径部分与刹车板(22)接触,使刹车板(31)在复位弹簧(27)的弹力作用下,脱开后轮,后轮便可行走。
权利要求1.一种髋人字石膏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底盘(1)、可伸缩立柱(2)和托座板(3)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可伸缩立柱(2)下部的外螺纹与底盘(1)上的立轴座(18)上的内螺纹组成螺纹连接;托座板(3)上固定有导套(5),导套(5)套在可伸缩立柱(2)的上部,两者间为滑动配合,可伸缩立柱(2)上固定有两个销钉(4),与导套(5)上的两个导槽(6)相互配合,使可伸缩立柱的顶端高出托座板(3)的工作面约20公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托座板(3)由面板(7)和导套(5)组成,面板(7)与导套(5)之间用螺纹连接、铆接或粘结,固定成一体,导套(5)的内径与可伸缩立柱(2)的外径为滑动配合,导套(5)上开有两个导槽(6),两者间相距180°,它们与固定在可伸缩立柱(2)上的两个销钉(4)成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面板(7)可制成两种形式成人用面板(7)和儿童用面板(9),成人用面板(7)上开有面板槽(8)。
4.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可伸缩立柱(2)由套筒(11)、安放在套筒(11)内并可在套筒(11)内作外缩运动的立柱(10)、沿着套筒(11)上的导槽(12)运动且固定于立柱上的销子(13)、穿过套筒(11)上的孔(15)和立柱(10)上的孔(14)的开口销(16)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立柱(10)上的孔(14)制有多个,套筒(11)上开有一个孔(15)和一个导槽(12),套筒(11)下部的外径上制有螺纹。
6.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底盘(1)由盘架(17)、立轴座(18)、两个前轮(19)、一个后轮(20)以及一个刹车装置(22)组成,立轴座(18)用焊接或粘结的方法,与盘架(17)连成一体,两个前轮(19)和一个后轮(20)的支架都安装于盘架(17)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说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刹车装置(22)由脚踏板(23)、与脚踏板(23)固定成一体的凸轮(24)、安装凸轮(24)的凸轮轴(26)、安放凸轮轴(26)的支架(25)、刹车板(31)、安放刹车板(31)的并可绕其转动的刹车板支承轴(29)、安放刹车板支承轴(29)的刹车板轴承架(30)、安放在刹车板(31)左端孔内的弹簧导柱(28)和空套在弹簧导柱(28)上并放在刹车板(31)的左端孔的上方的复位弹簧(27)组成,支架(25)、刹车板轴承架(29)、弹簧导柱(28)固定在盘架(1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髋人字石膏外固定器,适用于成人或儿童上髋人字石膏时使用,属于骨科医疗辅助设备。本实用新型由底盘、安装于底盘上的可伸缩立柱和安装于可伸缩立柱上部的托座板组成。底盘上装有轮子和刹车装置,既可停住,又可推走。使用时,将患者臀部安放在托座板上,会阴紧靠可伸缩立柱(其顶部高出托座板工作面约20公分),即可进行石膏手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宜于在大小医疗部门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96339SQ9121701
公开日1992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2日
发明者袁存华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