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电热消毒餐具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078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线电热消毒餐具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消毒和烘干餐具的厨房电热用具。
目前一般电热消毒餐具柜,均采用自下而上的热扩散传热,上下温差比较大,不利于餐具的彻底消毒,CN88206578.5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电热消毒餐具柜,将发热元件设置在柜体的底部和侧壁,部分地改善了柜内上下的温差,但上部的温度仍然低于下部,从而不利放置在柜上部的餐具的消毒效果。同时,由于其柜体和柜门之间采用橡胶门封条密封,橡胶老化常常影响使用寿命,此外,该消毒柜采用一般的带触点的继电器和双金属片控温元件,其触点容易损坏而影响控温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传热更为合理,更有利于餐具彻底消毒,控温可靠而耐用的红外线电热消毒餐具柜的新设计。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柜体、柜门、电热元件和温度控制器、柜体和柜门构成一个金属密封柜;柜体和柜门由铝合金板、不锈钢板或薄钢板制成并具有夹层;夹层内填充保温材料;柜内设置有数个承物架;发热元件采用红外线电热管,分别设置在柜体的底部和顶部,顶部设置的红外线电热管带有红外线辐射罩;温度传感元件安装在柜内壁中部或其偏上部位;柜体和柜门之间不用门封条而采用直接平面贴合的方式密封,并具有相互扣合或磁吸合装置;在柜体的底部设有隔空疏水孔作为排水装置。
为有利于柜内各方向均匀受热,最好使柜体底部的红外线电热管与柜体顶部的红外线电热管的设置方向互相垂直。
上述位于柜体顶部的红外线电热管的红外线辐射罩可采用由抛光不锈钢薄板制造而成的反射腔。
本实用新型的控温装置可采用由包括半导体传感元件(如半导体热敏电阻元件)集成电路开关固体继电器的电脑控温电路,电脑时控电路和可控硅调压电路组成的电脑无触点控温装置,集成电路开关固体继电器(可采用TWH8751集成块)与半导体热敏电阻元件和其它相应元件构成功率无触点开关,可把其形成全密封状态,以保证控温的稳定和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可形成多个柜体组合,以适应大小家庭、餐厅不同场合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红外线加热,红外线电热管设置于柜体的底部和顶部,且顶部的红外线电热管带有红外线辐射罩,热量在柜体内上下相互辐射对流,可使红外线均匀地直射到柜体内的每个角落,并使整个框体空间有均匀的温度分布,柜体上下的温度梯度大大减少,从而有利于柜内餐具的彻底消毒,柜体和柜门之间采用直接平面贴合密封,避免了使用橡胶门封条的老化易损问题,又更符合卫生要求,采用扣合或磁吸合装置,使柜门和柜体之间密封可靠、造型美观。本实新型采用的电脑无触点控温装置,其控温的精度和可靠性远较由双金属控温元件和普通继电器(有触点)组成的控温装置高。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图面说明


图1为一种座式或挂式红外线消毒餐具柜的侧剖面图;图2为组合挂式红外线消毒餐具柜的正剖面图;图3为一种柜门弹力紧扣合装置结构(柜门处于打开状态)示意图4为图3柜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柜门磁吸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控温装置电路原理图;图7为柜体下部的隔空疏水孔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细节实施例一如
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双层不锈钢薄板制成的柜体(1)、柜门(2),柜体和柜门的夹层内填充有由岩棉制品或玻璃纤维材料构成的保温材料(5),柜体内设置有数个活动式承物架(3),柜体的底部设置有两根垂直于柜门的红外线电热管(6a),柜体的顶部设置一根平行于柜门的红外线电热管(6b),所说的红外线电热管可以直接用红外线粉涂覆在电热丝上,经高温烧结而成。红外线电热管(6b)的上部罩有一个由抛光不锈钢薄板制成的反射腔(7)(红外线辐射罩)。其柜门和柜体之间采用平面紧贴合方式密封,可采用弹簧紧扣装置(4a,4a′)关合柜门,按键推杆机构(4a″)自动开门(如图3、图4所示),其中(4a)是装在柜门上的门扣,该门扣受弹簧(4a′)牵引控制,在门框的相应部位有门扣(4a)的插入斜槽;在门框内斜槽附近有一推杆(4a″),该推杆受设置在消毒柜下部或上部的一个琴键开关作用可顶起插入门框中的门扣,关门时,把柜门合向门框,门扣从门框的斜槽插入并钩住门框,开门时,按下琴键开关,使推杆顶起门扣,门扣即可从门框斜槽退出,从而自动开门。消毒柜也可采用由内藏于柜体门框中的马蹄形磁铁(4b)和内藏于柜门的吸合铁片(4b′)组成的马蹄形磁吸合装置关合柜门,暗门拉手(4b″)开门机构(如图5所示)。本餐具消毒柜的电脑控温装置安置在柜体上部的夹层中,其半导体感温元件(8),即Rt(半导体热敏元件)通过引线安置在柜体内后壁中部偏上部位。电脑控温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该电脑控温装置包括电脑时控电路Ⅰ,可控硅电源调压电路Ⅱ和电脑控温电路Ⅲ等。电脑时控电路Ⅰ在预先调整好的时间内提供一个振荡电压给可控硅电源调压电路Ⅱ中的触发电路,输入220V交流电源经电阻R5、R4和电容C4降压后经二极管D整流及稳压管ZD稳压产生12V直流电压加到电脑时控电路Ⅰ的集成电路IC1(型号555),IC1的第3脚输出振荡电压加到可控硅电源调压电路Ⅱ的晶体三极管Q1放大,向双向可控硅SCR1提供触发电流,从而使SCR1导通。SCR1导通的时间控制由电脑时控电路Ⅰ中由可变电阻Rt′,电阻R1和电容C2组成的串联电路构成的时间环节确定,其中电阻R1和电容C2的连结点接到IC1的第6脚和第2脚,当时间环节中的C2充电电流趋于零时,IC1555停止振荡,SCR1无触发电流而截止,使通往负载(红外线电热管)的电路被切断,负载停止工作,从而红外线电热消毒餐具柜停止工作。时间环节是事先调整好的[根据消毒柜内温度上升曲线并在柜内保持足够的恒温(恒温温度通常设计在120-125℃之间)消毒时间而定]。电脑控温电路Ⅲ主要由集成电路IC2(型号TWH8751)和半导体热敏元件Rt构成,IC2TWH8751包括稳压系统和集成开关功率器件等电路,组成固体温度继电器,电阻R7、半导体热敏元件Rt和电阻R6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在可控硅输出电压的两端,R7和Rt的连接点连到IC2的第5脚和第1脚,Rt和R6的连接点连到IC2的第2脚,负载RL接在IC2的第4脚。当柜内温度较低时,Rt阻值较大,IC2的第2脚电位低于阀值电位,IC2TWH8751导通,第4脚处于低电位,加热电流通过RL负载进行加热,温度上升,当温度高于控制温度时,由于Rt的阻值降低到使IC2的2脚电压高于其阀值电位,4脚输出高电位,切断Rt的加热电流,停止加热,从而实现温度恒温控制。由于IC22脚在阀值电压附近的工作电流很小,Rt半导体热敏元件对温度十分敏感,能保证测温和控温的准确和稳定性,此种电脑固体继电器无触点,开关速度快、耐潮、寿命长、开关次数无限制、工作可靠、体积小,整个电脑控温装置一经调定,即能全自动工作,使用十分方便。本控温装置的开关(9)和LED指示灯(10)装置于消毒柜的上部或下部。在消毒柜的底部具有隔空疏水孔(11,11′)(如图7所示)。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组合挂式红外线消毒餐具柜(如图2所示),每个消毒柜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这种组合柜适合较大的餐厅或饭店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消毒餐具柜,由柜体、柜门、电热元件和温度控制器组成,柜体和柜门由铝合金板、不锈钢板或薄钢板制成并具有夹层,夹层内填充保温材料,柜内设置有数个承物架,其特征在于a、发热元件是红外线电热管(6a,6b),分别设置在柜体的底部和顶部,顶部的红外线电热管带有红外线辐射罩(7)。b、温度传感元件(8)安装在柜内壁中部或其偏上部位;c、柜体(1)和柜门(2)之间采用直接平面贴合的方式密封,并具有扣合或磁吸合装置;d、柜体(1)的底部设有隔空疏水孔(11、1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消毒餐具柜,其特征在于柜体底部的红外线电热管与柜体顶部的红外线电热管的设置方向互相垂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消毒餐具柜,其特征在于柜体底部设置两条垂直于柜门方向的红外线电热管,在柜体顶部设置一条平行于柜门方向的红外线电热管。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消毒餐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红外线辐射罩(1)是用抛光不锈钢薄板制成的反射腔。
5.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热消毒餐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红外线电热管是直接用红外线粉涂覆在电热丝上,经高温烧结而成。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消毒餐具柜,其特征在于柜体(1)和柜门(2)之间的扣合装置采用弹簧紧扣(4a,4a′),按键推杆(4a″)自动开门机构。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消毒餐具柜,其特征在于柜体(1)和柜门(2)之间的磁吸装置采用马蹄形磁吸装置(4b,4b′),暗拉手(4b″)开门机构。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消毒餐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温度控制器是由包括半导体传感元件(8),集成电路开关固体继电器的电脑控温电路、电脑时控电路和可控硅调压电路组成的电脑无触点控温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红外线电热消毒餐具柜,包括柜体、柜门和承物架,其红外线电热管分别设置在柜体的底部和顶部,顶部的红外线电热管带有红外线辐射罩,柜体和柜门采用直接平面贴合,控温装置采用电脑无触点控温装置。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传热合理,控温可靠而耐用,有利于餐具的彻底消毒的红外线电热消毒餐具柜新设计。
文档编号A61L2/08GK2105282SQ9122475
公开日1992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7日
发明者曾宪富 申请人:顺德县伦教镇羊额经济发展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