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396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活检针,系一种用于对人体脏器病变的经皮穿刺诊断与治疗用的套管式穿刺针,人A61B17/34。
目前国内外用于人体脏器病变经皮穿刺用的Tru-Cut活检针由针鞘和针蕊3二部分组成,而针鞘是由针体1和针柄2组成,针蕊从针柄处插入针体内,距针尖5mm处的针蕊上制有针槽4,如


图1所示。针鞘(即针体)的端部制成45°斜面,有刀刃状切缘,如
图1所示。这种Tru-Cut活检针的使用方法是当针尖抵达活检目标前缘时,将针蕊继续推进,使其针槽部分进入活检目标区,此时被检组织即嵌入槽内,然后再推上针鞘,依靠其尖端的切缘割取嵌入针蕊槽内的组织,最后拨出整套活检针,取出组织块。这种切割式取组织进行活检的方法,能得到较大的组织蕊,且组织形态保持良好,活检成功率高,这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方法,但其致使的弱点是1、活检后并发症如腹腔内出血等发生率较高,给病人带来痛苦,给治疗带来麻烦;2、如果被活检的组织是恶性肿瘤,则易造成癌细胞扩散,对病人极为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对人体脏器病变经皮穿刺切取组织进行活检的目的,又能用于治疗的安全可靠的多功能活检针。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活检针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多功能活检针是在国内外已有的Tru-Cut活检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基本结构也是由针鞘、针蕊组成,针鞘由针体、针柄组成,这与现有Tru-Cut活检针结构相同。本发明是在针鞘(亦即针体)的尾端部分装有注射器接座,在针体前端部分5-20mm范围内的空心园柱体上开有0-10个小孔,作成多孔针体,连同针柄一起构成多孔针鞘,并增加一根注射用针蕊,该针蕊是一根园柱形实心针,需要时可插入针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活检针与现有的活检针相比,除保留原有功能外,还具有如下优点1、当切取活检用的组织后,通过注射器接座,在退出穿刺针前或退针过程中可注入凝血剂,以栓塞针道使之闭合,预防术后腹腔内出血;2、对恶性肿瘤活检,为预防恶性细胞沿针道扩散,可在拔出活检针前或过程中沿针道推注抗癌剂杀灭恶性细胞,减少其种植机会;3、由于针体端部有多个小孔,尾部有注射器接座,当活检目标内含有液性标本时,可进行抽吸诊疗术及局部注药治疗。
总之,多功能活检针不但适用于实性目标的穿刺检查,也适用于液性目标的穿刺检查,不仅适用于检查目的,也可适用于治疗目的,安全可靠,一针多用。
本实用新型可参照如下方式实施
图1现有Tru-Cut活检针总装示意图图2多功能活检针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多功能活检针有多孔针体1、针柄2构成针鞘,在针体1的尾部装有标准注射器接座3、活检用针蕊4及注射用针蕊5组成。使用时按Tru-Cut活检针的常规操作方法在体内截取组织后,先将带槽活检用的针蕊取出,而针鞘继续保持在体内,在针鞘内插入注射用针蕊,阻止血液等沿针鞘外溢或在针鞘内形成凝血块造成针腔栓塞,然后检查活检针蕊上组织块外观质量,若未能达到活检要求则重新插入活检用针蕊,再次重复活检操作。当所得组织块质量符合活检要求时,则在拔出针鞘前,除去注射用针蕊,通过注射器接座,将止血剂注入针道,一边退针,一边注射,直至活检针离体。如果活检针蕊取出的标本为液性如稠厚脓液等,则可通过多孔针鞘上的注射器接座与抽吸器联接进行抽吸检查与治疗。对恶性肿瘤活检后,可立即利用多孔针鞘进行局部注药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由针体1、针柄2、针蕊4组成的多功能活检针,其特征在于针体1的尾部装有注射器接座3,在针体1的前端5-20mm范围内的空心园柱体上开有0-10个小孔作成多孔针体,注射用针蕊5可插入针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多孔针鞘是由多孔针体1及针柄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注射用针蕊5为一根园柱形实心针。
专利摘要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人体脏器病变经皮穿刺用的Tru-cut活检针,术后如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较多,给病人带来痛苦及治疗带来麻烦,尤其是当活检组织是恶性肿瘤时,术后易造成癌细胞扩散。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活检针,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缺陷,广泛应用于人体脏器实性目标或液性目标的穿刺检查,并可进行适当治疗,从而实现了一针多用、安全可靠,是经皮穿刺诊断与治疗的好帮手。
文档编号A61B17/34GK2108524SQ9123106
公开日1992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1日
发明者沈理 申请人:沈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