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诊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900阅读:3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穴诊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医疗器具,它涉及到一种将中国传统的穴位疗法与现化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电子诊疗仪,特别涉及到一种耳穴诊疗仪。
根据我国传统医学关于耳与内脏有密切联系的学说,可说耳穴是人体各个器官的窗口,人体内腔器官疾病都在耳廓上有所反映。在研究人体信息的过程中,也发现人的耳廓信息是最集中的地方,应具有反应人体全部信息的功能。据此,人们利用现代化电子技术制成各种耳穴诊疗仪器,有的是用于诊断,有的是用于治疗,有的既可诊断又可治疗。目前已有的耳穴诊断仪,如“耳穴诊治法”(中医古藉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十月出版)中第六六页至七十页中介绍的一种耳穴探测仪,是使用一个振荡电路从耳穴处探测人体相关部位上阻抗的变化来进行诊断的,诊断结果通过一发声部件,例如扬声器或蜂鸣器来通知外界的。这种用声音报警来诊断人体是否有病虽然方便,但没有数量的概念。而现有的具有治疗功能的耳穴治疗仪,如多功能疾病探测治疗器(中国专利87209767),其治疗方法是依靠振荡器和变压器升压电路将直流电压升高后来刺激穴位实行治疗的,治疗时输出的电流大小是凭患者所直接感受到的电麻刺激程度来决定,也没有数字显示。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不论是耳穴探测仪还是具有治疗功能的探测治疗仪,其探测和治疗一定程度上都是定性的,不是定量的,难以建立病卡档案。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探测诊断和治疗都可定量的、可数字显示的一种耳穴诊疗仪。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探测诊断部分和治疗部分,其特征在于探测诊断部分和治疗部分与数字显示部分相连,其诊断治疗结果由数字显示部分显示;探测诊断部分包括以一个单电源集成块为核心的不平衡桥式电路构成的诊断电路;治疗部分包括以方波发生器为前导的直流倍压电路构成的治疗电路;数字显示部分包括由液晶显示电路构成的显示电路。
由于本发明在探测诊断部分和治疗部分均与数字显示电路相接,因此,诊断和治疗都通过数字显示,是定量的,有数量的概念,不仅直观,而且还可将这些数字记录下来,进行定期比较,从而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提供了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源接线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器线路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探测诊断部分Ⅰ和治疗部分Ⅱ。其特征在于探测诊断部分Ⅰ和治疗部分Ⅱ均与数字显示部分Ⅲ相连,其诊断治疗信号由数字显示部分显示;探测诊断部分Ⅰ包括以一个单电源集成块1为核心的不平衡桥式电路2构成的诊断电路;治疗部分Ⅱ包括以方波发生器3为前导的直流倍压电路4构成的治疗电路;数字显示部分Ⅲ包括液晶显示电路5构成的显示电路。
诊断电路中的单电源集成块1可以是8FC7,也可以是 1/2 F158;不平衡桥式电路可使用并联电阻式电路。
治疗电路中的方波发生器3可以是晶体管电路,也可以是集成块电路。集成块电路中的集成块可以采用NE555;倍压电路4由二极整流管和电解电容构成;二极整流管可以使用2CZ82及其类似产品,也可使用性能相近似的其他二极管;电解电容的电容量在10μF~22μF之间;倍压级数在2~10级之间,以7~8级为常用级数,也可使用选择开关控制级数的使用。
液晶显示电路,一般来说使用3 1/2 的液晶显示就可以了,诊断的显示值可以设在0.5~1.9之间,以1.00~1.06较为适宜;治疗电路的显示值可设在0.1~0.5之间,以0.3为宜。为了让诊断电路和治疗电路可以独立工作,使用3×2式开关,例如KBG3×2型或其他型号。
诊断电路的人体信号是输入信号,治疗电路的治疗信号是输出信号。输出信号与输出信号通过一长一短的两个电极棒传递,长电极具有负地位,短电极具有正电位,两个信号不能同时工作,使用选择开关控制。
图2示意了诊断电路、治疗电路、显示电路与电源之间的接线关系。
作为一个举例,图3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在图2和图3中各元件位置处代之以下列具体元件,就可制成一个实用的耳穴诊断治疗仪。它体积小,可以随身携带R1=10KΩ,R2=W530,22KΩ,R3=R4=10KΩ,R5=R7=1MΩ,R6=R8=470KΩ,R9=200KΩ,R10=46KΩ,R11=1KΩ,R12=R13=10KΩ,R14=200Ω,R15=9.1KΩ,R16=1MΩ,R17=510Ω,C1=C2=C3=0.22μF,C4=0.1μF,C5=0.01μFC6=10μF(电解),D1=2CZ82E[K1,K2]=KBG3×2,LCD=MBB-06型3 1/2 显示屏,
IC1=8FC7B,IC2=NE555,IC3=CH7106图3中各元件之间相互连接关系,对本专业人员是不难实施的,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再将电路工作原理作一简要说明1、开关功能说明本电路有二种开关,一种为KBG3×2开关,一种为AN42×2开关a)开关KBG3×2负责电源的接通和断开当按下K3键时,诊断电路接通电源,处于工作状态;显示电路也与电源相通。此时K4键处于断开状态,治疗电路中无电源。
当按下K4键时,K3键跳开,治疗电路通电,诊断电路断电,显示电路仍旧有电。
平时,K3、K4键都保持开状态,全部电路不通电源。
b)开关AN42×2是一种按钮开关,负责治疗通电用。
平时,按钮处于放松状态,即K2键接通,C-6两点处于导通状态,而K1键处于断开状态,7-a两点处于断开状态,亦即测试极设有接入治疗电路中,当倍压电路上有电压时,通过R14、R15、R16放电漏掉,当将按钮压下时,K1键合上,7-a两点导通,测试极处于和治疗电路接通状态。
此时K2键断开,C-6两点断开,造成了在两测试棒端有电压,此电压是由倍压电路在接通电源时产生的。
2、诊断和治疗通过测试棒(两根)实现,它们分别接于电路中的a、b两个端点上。
3)工作程序将KBG开关拨向诊断挡,即拨动K3键,此时仪器处于诊断状态,而治疗电路处于休息状态。
由于诊断线路中有电流,它在R10电阻上有压降,所以,此时显示屏上有数字显示,此数字在0.5~1.9之间,本样品为便于诊断判断,选调了一个“1.000”左右的数字。
a、b两点为人体生物电信号的输入端,当将探测极置于人体穴位上(长极握于手心、短极点在耳穴上)时,输入的生物电改变了电阻R10上的电压降,从而也改变了显示屏上的数值大小。
当将开关KBG上的K4键拨向治疗档时,诊断电路断开电源,治疗电路接通电源,显示电路同样有电处于工作状态。这时,显示值反映了治疗电压的水平,治疗电压由NE555、R12、R13、C5、C4、C6、D1组成的倍压电路产生,在启用开关AN4之前,这个电压经由R17、6-C、R16、R15、R14、8形成的回路消耗掉。设计电压在60~70伏的水平上。由于此电压值太大,显示器不能负担,所以用R15将电压分压后送入显示电路,分压值可在0.0~1.9之间,为了避免与诊断值0.5~1.9的范围相撞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分压值调选在0~0.5之间,鉴于治疗电压随电源的电压值而变化,为了便于识别这变化,本样品选调了0.3值。
在未按动开关AN4之前,由于K2键接通C-6两点,而K1键处于断开状态,所以探测极上没有电压,当按下AN4的K1键时,K1键断开,这时倍压电路的输出端C点接通探测棒的正极a湍,另一倍压电路输出端b通过接地线与另一探测棒始终接通,所以,此时,在两探测棒端上有电压存在,当将两棒端分别按在穴位上时,就有电击感,仪器就发挥治疗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耳穴诊疗仪包括探测诊断部分和治疗部分,其特征在于探测诊断部分和治疗部分与数字显示部分相连,其诊断、治疗信号由数字显示部分显示;探测诊断部分包括以一个单电源集成块为核心和不平衡桥式电路构成的诊断电路;治疗部分包括以方波发生器为前导的直流倍压电路构成的治疗电路;数字显示部分包括由液晶显示电路构成的显示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疗仪,其特征在于诊断电路中的不平衡桥式电路为电阻并联式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疗仪,其特征在于治疗电路中的倍压电路由二极整流管和电解电容构成;倍压级数在2~10级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疗仪,其特征在于显示电路中的液晶显示电路由3 1/2 的液晶显示。
全文摘要
一种耳穴诊疗仪是将中国传统的耳穴疗法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电子诊疗仪。它包括探测诊断部分和治疗部分,其诊断和治疗信号均由数字显示部分显示。探测诊断部分包括一个单电源集成块为核心的不平衡桥式电路构成的诊断电路,治疗部分包括以方波发生器为前导的直流倍压电路构成的治疗电路。数字显示部分包括液晶显示电路。因数字显示,使用方便直观,而且还可将这些数字记录下来,进行定期比较,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提供了方便。
文档编号A61N1/20GK1075412SQ92108330
公开日1993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21日
发明者张保栋 申请人: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